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固体内核快速自转的理论证明和实测证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固体内核快速自转的理论证明和实测证实杨学祥陈殿友(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主题词:地球内核地幔地壳差异旋转1地球内核快速自转的发现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宋晓东和理查兹首次利用地震波测量了地球固态内核,发现它的旋转速率比地壳和地幔的旋转速...  相似文献   

2.
对于地球内部剧烈活动的地表现象,我们经历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而且正在观测板块运动。最近,随着地震学方法的发展,地球内部构造更加明确,并有望得到理解其动力学的钥匙。近年来,经常听到一些有关“地球仍然活着”的说法。这对于居住在火山喷发和地震很多的国家的日本人来说,更是深有体会。但是,无论是火山,还是地震,都只不过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发生的现象。众所周知,在地震中有一种深源地震,发生的深度可达地下700公里。  相似文献   

3.
利用卫星重力数据计算地球内部密度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外部重力场是由地球内部物质分布决定的。本文利用RAPP81180阶卫星重力位系数根据异常源埋深与重力位系数阶数的关系和重力场分离方法计算了经度为90°E的地球密度异常剖面,得到了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密度异常结果,并初步作了地球物理解释.计算结果得到的深度为65km处的低密度异常带与地球模型的LID层和C层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M.  D.  Behn  M.  S.  Boettcher  G.  Hirth  陈玉香 《世界地震译丛》2007,(2):40-46
用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海洋转换断层下部的温度结构。我们说明,使用岩石层脆性弱化的流变可以沿着转换断层形成地幔强烈上涌和温度升高的区域;推测邻近转换断层中心部位的岩石层温度最高、厚度最薄。以前采用简化的流变定律模拟岩石层及其下部软流层的行为,推测海洋转换断层底部地幔温度比相邻板内的地幔温度低很多,在其中心处岩石层最厚。由于考虑了更真实的脆性流变,所以本研究计算得到了相对高温的热结构。此温度结构与洋脊-转换断层环境中的大量观测结果相符。这些观测资料包括地震活动的深度、沿洋脊临近部位的地球化学异常以及在板块运动变化过程中长的转换断层有分裂为小的内部扩张中心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地球内部温度和组分的差异驱动着地球内部物质的缓慢运动,这在地表表现为构造板块运动。在矿坑和钻井中可以直接测量地球内部的温度,但仅限于上地壳(最深能达到10km 左右)。上地幔深层(~200 km)的部分地温信息可以由对火山  相似文献   

6.
居里面是地球内部铁磁性物质向顺磁性物质转换的界面,在温度略低于居里点时物质磁化率会快速升高,这被称为Hopkinsin峰.对于地球内部而言Hopkinsin峰是只有几百米至几公里厚的薄层,由于其与居里温度的关系,因此其底界面的深度可以作为居里面深度的估计.传统的居里面深度探测方法包括谱分析方法、等层模型方法和温度-深度剖面法.这些方法是人们研究地球内部热结构和居里面深度的重要手段,但是谱分析和等层模型的结果均有一些固有的缺点,如横向分辨率太低等;而地热方程的结果则受地表因素影响十分严重,并且地球内部的热源分布也不是十分清楚,这导致了其结果是不可靠的.本文提出用MT方法探测居里面深度,通过对几种简单一维模型进行的正反演数值试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MT方法研究居里面性质,不但可以得到居里面深度,还可以得到居里面顶部Hopkinsin峰所对应介质的电学和磁学性质,但必须同时反演岩层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才能获得较为可靠的居里面深度估计.  相似文献   

7.
用径向分层的地球模型和可靠的矩张量解,估计了最近20年中大地震对极移的贡献。和以前仅考虑地球弹性响应引起地震矩释放的分析不同,我们考虑了地幔流变,以及由全球地震活动驱动驱动的与时间相关的震后惯量的改变。我们证明,最近20年中。全球地震活动没有明显改变地球自转的参数。,我们发现对于最新研究震后应力扩散中贩软流层粘度值,即便在地10年尺度上,地幔的滞后驰豫也可把平均极移率增大1.2~1.7倍(取决于软  相似文献   

8.
地球潮汐、重力与大地测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川一郎1.对今后测地学的展望大地测量学这一古老的学科目前正处于大变革的高潮时期。这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惊人发展使测量精度得到划时代的提高。本世纪初,人们将大地测量学定义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及重力场的科...  相似文献   

9.
地球深部研究—地球科学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国际地球深部研究的发展及现状,简要地讨论了地球深部研究与地球科学相关学科的关系,力图说明及时地组织和开展地球深部研究是发展我国地球科学的新机遇,是迎接未来世纪挑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卫星热红外温度异常点是天线附近背景噪声与地球信息随机共振的结果。温度异常点是卫星热红外图像新的信息源,温度异常点在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和研究地球脉搏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卫星热红外温度异常点的发现开拓了随机共振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