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美姑瓦西水晶矿前后经历了两次成岩作用过程,首先是喷发旋回顶部的表面熔岩,即杏仁半玻晶玄武岩;其后是火山喷发作用所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它们为水晶矿的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水晶矿先后经历了3个成矿阶段:第1成矿阶段主要晶出淡紫色水晶及"三色"层水晶并产出在玄武岩的气孔或晶洞中;第2成矿阶段主要晶出浅色、无色水晶与条带状水晶及绿帘石晶体并产出在玄武岩的晶洞或层间滑动的裂隙中;第3成矿阶段的成矿溶液的物质则主要与火山喷发作用有关,并叠加在第1、第2成矿作用之上,主  相似文献   

2.
郯庐深大断裂两侧主要矿产成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涂怀奎 《矿产与地质》1997,11(5):309-313
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构造演化控制着东西两侧主要矿产的产布规律。有其相同的矿种,相似的矿床类型,但在其矿床规模上有所差异,郯庐深大断裂东侧产出大型的招掖型金矿床,大型东海型水晶矿,还有辽南瓦房店金刚石矿和宽甸蓝宝石矿;西侧产有大型的蒙阴型金刚石矿,大型昌乐型蓝宝石矿,也有沂南金矿床和大别山区麻城霍山紫水晶矿的分布。深入研究郯庐断裂构造演化与成矿特征,有望扩大找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化二密矿区爆发角砾岩筒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建军 《吉林地质》1990,9(1):50-56
矿区爆发角砾岩筒是一个含有富铜矿的大型水晶矿床。文章介绍了爆发角砾岩筒的规模、形态、产状、岩相分带、岩石类型以及岩筒内的水晶、铜矿的分布规律及其产出特征;论述了区域构造、矿区石英闪长岩体、次火山花岗斑岩体和爆发角砾岩筒的成因联系;对角砾岩筒的成矿控制条件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11-416
新疆且末县刀峰山一带锑金多金属矿为木孜塔格RM-Fe-Mn-Pb-Zn-Sb-Hg-Au-Cu-Mo-Zn-水晶成矿带之黄羊岭(前陆盆地)Sb-Hg-Au-Cu矿带内新发现的矿化效果好、具较大成矿远景的矿点。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要素等综合分析,确定该矿床成矿类型为低温热液型矿床。经与邻区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对比研究,分析了成矿远景,总结了成矿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质学报》2019,(3):411-416
新疆且末县刀峰山一带锑金多金属矿为木孜塔格RM-Fe-Mn-Pb-Zn-Sb-Hg-Au-Cu-Mo-Zn-水晶成矿带之黄羊岭(前陆盆地)Sb-Hg-Au-Cu矿带内新发现的矿化效果好、具较大成矿远景的矿点。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要素等综合分析,确定该矿床成矿类型为低温热液型矿床。经与邻区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对比研究,分析了成矿远景,总结了成矿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疆且末县刀峰山一带锑金多金属矿为木孜塔格RM-Fe-Mn-Pb-Zn-Sb-Hg-Au-Cu-Mo-Zn-水晶成矿带之黄羊岭(前陆盆地)Sb-Hg-Au-Cu矿带内新发现的矿化效果好、具较大成矿远景的矿点。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要素等综合分析,确定该矿床成矿类型为低温热液型矿床。经与邻区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对比研究,分析了成矿远景,总结了成矿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7.
产出在四川美姑峨眉山玄武岩中的水晶有两种类型,即产出在玄武岩气孔中第一成矿阶段紫色水晶和“三色”层水晶与玄武岩层间滑(错)动裂隙或晶洞中第二成矿阶段的浅色水晶。晶体中铁氧化物包裹体为镜铁矿、赤铁矿、纤铁矿。包裹体的形貌结构有两种类型:其一具三圈层构造球粒(0.15~0.5㎜),它由球核、球壳与表层三部分组成,球核与表层为红棕色,球壳为铁黑色,称“红夹黑”。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表明,球壳由绕球核呈放射状排列的片状镜铁矿组成,表层为红色半透明鳞片状纤铁矿,球核由微晶赤铁矿定向聚合呈圆球形或向外伸出的圆柱形,球粒产出在“三色”层水晶的红棕色间歇层的夹层(0.4~0.7㎜)中;其二具两圈层构造的中空管,管的长轴方向垂直水晶的菱面体单形晶面方向。SEM及EDS测试表明,管中心为空管,内圈为铁黑色片状镜铁矿,外圈为厚度不一的红棕色赤铁矿,管的形貌有滴管状、钟乳状、倒葫芦状,晶出在第二成矿阶段第一世代条带状水晶的条带中。“三色”层及条带状水晶中的包裹体是强酸性氧逸度高、且热动力生长环境条件极不稳定的产物。水晶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拉曼光谱分析研究,水晶矿属低温热液(150~190℃)成矿,成矿流体的盐度较低, 5.7%~13.2%NaCleq,其中紫晶盐度最高(13.2% NaCleq),条带状水晶盐度较低(6% NaCleq)。流体包裹体主要由H2O和SO2及微量CH4组成。这项研究对了解铁氧化物生长机理、生长速率、生长环境热动力条件变化及成矿阶段划分都具重要意义,同时对研究现今表生氧化环境所形成铁氧化物种类、机理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独山半坡锑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半坡锑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典型矿床产出特征,研究了矿田内地层、岩石、断裂构造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配特点及与锑成矿的密切关系,探讨了成矿流体性质、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在某水晶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中,我们利用矿物包裹体对矿床成因,特别是成矿溶液来源、性质、成分、温度、盐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使我们对矿区成矿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石英脉和水晶的形成有了一些认识,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试作某些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叶荣  涂光炽等 《矿床地质》2002,21(3):278-282,303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金主要呈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产出状态。文章根据成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论证了金元素在含矿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活动中析出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受反应动力学条件的制约,形成矿石中金不同产出状态的规律。指出热认矿中普遍存在的包体金为热液成矿早期阶段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成矿流体沸腾,导致快速反应结晶的产物;而裂隙金和晶隙金为成矿晚期金等矿质在流体中残余富集,同时成矿断裂再次发生脉动破裂,即成矿热力学演化与有利的构造动力学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得出金矿物颗粒的产出状态具有成矿动力学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际资料结合已有成果,阐述了贵州大河边一带重晶石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在震旦-下寒武早期在该区存在一水下含矿热水喷流隆起带,其严格控制了重晶石矿的产出与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重晶石矿成矿模式,为区内及区域该类型重晶石等矿的潜力评价与勘查提供了新的认识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厘定了二台子金矿床的主要控矿节理和断裂,运用节理玫瑰花图分析得出矿区在成矿期的主应力方向为NNW-SSE向,矿体主要以柱状矿体的形式产出.通过对控矿断裂的级别、期次划分并与控矿节理相配套,分析了矿床的构造控矿机制与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评价标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山金矿床是中国西天山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矿体产出主要受各种断裂构造控制。在多年勘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填图和大量的勘探线剖面分析,笔者总结出断裂构造活动经历了成矿前、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3期。断裂控矿基本规律是:北西向断裂总体控制矿床的分布位置,南北向断裂晚期活动造成叠加富集成矿,北东向断裂早期伴随中酸性岩脉活动,成矿后活动造成矿体断开和升降,东西向-北西西断裂早期伴随火山喷发活动,成矿后活动切断南北向矿体。同时还总结了矿区的找矿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14.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金矿物颗粒的产出及其成矿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金主要呈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产出状态.文章根据成矿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论证了金元素在含矿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活动中析出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受反应动力学条件的制约,形成矿石中金不同产出状态的规律.指出热液矿床中普遍存在的包体金为热液成矿早期阶段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成矿流体沸腾,导致快速反应结晶的产物;而裂隙金和晶隙金为成矿晚期金等矿质在流体中残余富集,同时成矿断裂再次发生脉动破裂,即成矿热力学演化与有利的构造动力学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得出金矿物颗粒的产出状态具有成矿动力学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龙井街铅锌成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群 《贵州地质》2005,22(4):260-263,259
本文通过区域成矿条件、矿带地层、构造、沉积相等方面,简要阐述了龙井街铅锌成矿带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矿带内铅锌矿的产出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控制。通过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含矿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略阳幅》含矿超基性岩的岩体特征;从矿体产出特征、成矿控制因素方面总结了岩体含矿特征,指出了主要矿产的找矿方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含矿超基性岩的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角度阐述了研究区的金矿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在不同成矿地质环境中产出的主要金矿床类型,代表性金矿床地质特征。从金成矿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结合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的时间演化,总结了金矿成矿地层控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岩浆岩控矿规律和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翟裕生 《地质论评》2002,48(2):140-146
地质构造对矿床的形成、改造和保存有重要作用,本文扼要论述了矿田构造、大型构造和全球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简史。成矿构造研究由单个构造控矿→综合构造控矿→构造成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文中提出:①成矿构造研究与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是探索成矿规律的重要方法;②构造-流体-矿床(体)是一个自然系统;③伸展、挤压、走滑等不同构造体制十产生不同成矿系统;④将构造成矿与构造破矿研究相结合,将矿床的形成、破坏或保存、产出现状等作为一个演化过程加以研究,以便更有成效地指导勘查工作;⑤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对典型矿田的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盲矿识别模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伊犁盆地南缘是典型的可地浸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区,近年来诸多单位对其控矿因素、成矿环境与成矿远景进行了研究。由于此类型矿床产出部位地表覆盖严重、多属盲矿,因此对其识别定位既是找矿工作中的技术关键,亦是难点。受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放实验室资助,笔者以伊犁盆地南缘为研究对象,对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盲矿的识别模式进行了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20.
倒木河金矿为吉林中部矿化集中区中主要矿床,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决定了矿化集中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系列的产出。区域上北东向小城子-口前,双河镇-西阳两条左行剪切断裂和小城子-双河镇北西向断裂为导岩,导矿构造,控制该矿床的产出。两条北东向左行剪切断裂产生的次级裂隙构造控制矿体和矿脉的产出,为矿床的容矿构造,从该区所具有区域构造环境至区域控矿断裂构造到次级容矿裂隙构造,构成了三级控矿系统,控矿断裂和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