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图片新闻     
《国土资源通讯》2007,(24):F0002-F0002,F0003
12月25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广电总局在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开展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会上强调,要站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蔡天新 《地图》2004,(6):85-87
在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中,德语国家的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是,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却是出生在奥地利或是在维也纳成名的,属于前者的包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布鲁克纳、马勒、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属于后者的有贝尔格和勃拉姆斯、倘若注意到奥地利的人口不到德国的1/10,这一点更是让人惊奇。在音乐风格上,奥地利作曲家比之德国作曲家来,  相似文献   

3.
实时动态信息对城市应急疏散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泛在网的发展使得获取城市实时动态信息变成现实.文中在分析城市应急疏散决策与泛在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泛在网信息的城市应急疏散决策,设计基于泛在网的城市应急疏散决策概念模型,模型包含泛在感知层、泛在网络层、数据处理层、应用模型层、决策应用层.  相似文献   

4.
孙果清 《地图》2010,(5):132-133
<正>雍正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位13年中,他对军事、行政管理、城市建设、黄河运河治理、农田水利、陵寝工程等方面的重视,无不反映在不同类别的舆图中。但是,在我国的历史、地理、测绘、地图学类专著中,关于这些舆图的记录始终处于空白状态。究其原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球区域的7个IGS站的观测数据以及GPS和BDS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分析了BDS、GPS和BDS+GPS组合的卫星数量、几何空间分布以及静动态PPP精度。实验结果表明,GPS在全球7个测站的卫星数在10颗左右,卫星分布较均匀;BDS在Alic(大洋洲)、Iisc(亚洲)、Zamb(非洲)的卫星数明显多于GPS,其余测站卫星数量相当。数据表明,GPS+BDS卫星数量和卫星几何空间分布状态明显优于单系统。在静态PPP中,BDS在Maw1(南极洲)和Unsa(南美洲)精度略低于GPS,其余测站精度相当;GPS+BDS在7个测站U、N、E方向基本在1 cm左右,相对BDS、GPS单系统定位精度有一定提升。在动态PPP中,BDS在Nlib(北美洲)、Unsa的定位精度低于GPS,其余测站定位精度则要优于GPS,但BDS和GPS单系统在全球区域定位性能都不够稳定。GPS+BDS在7个测站U、N、E方向定位精度分别优于0.06 m、0.03 m、0.03 m,在动态PPP中相对于BDS和GPS 7个测站的精度均有提升,说明了GPS+BDS组合可以提高PPP精度并且可以极大改善定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电离层产品精度存在差异的问题,对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服务员组织(IGS)、美国喷汽动力实验室(JPL)、欧洲定轨中心(CODE)、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欧空局欧洲空间运行中心(ESOC)分析中心电离层产品进行精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地区CODE和ESOG的中心电离层产品电离层格网数据(GIM)时间序列结果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在欧洲地区CODE、ESOG和IGS中心电离层产品GIM的时间序列结果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JPL中心电离层产品在中国地区、欧洲地区VTEC日平均值均最大;iGMAS中心电离层产品在中国地区、欧洲地区电离层VTEC日平均值均最小。IGS、JPL、CODE、i GMAS、ESOC分析中心电离层产品在中国地区VTEC的互差在3.6 TECU内,在欧洲地区VTEC的互差在3.2 TECU内,IGS、JPL、CODE、iGMAS、ESOC分析中心电离层产品在中国地区VTEC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0,在欧洲地区相关系数均大于0.94,均表现出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在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也在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坚实而清晰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王少勇 《国土资源通讯》2013,(14):F0002-F0002,F0003
<正>7月18日下午,寻明胜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国土资源部机关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听完报告后指出,要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力学习弘扬寻明胜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忠于党、忠于事业、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勤勉务实、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徐德明,部  相似文献   

9.
孙靖国 《地图》2012,(5):130-131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内陆导向的国家,"缺乏海洋视野"常被认为是中国在近代未能成功转型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中国在几千年来从未停止过对周边海域的探索和开发,沿海地区的民众在长期的航海贸易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东亚、东南亚海域的潮汐、洋流、岛屿、礁滩以及沿岸各地的山川、港口、城邑、补给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随着历史的变迁,走海商贾们所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刘燕华副理事长尊敬的柳忠勤副理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好时节,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首次现场考察暨经验交流会在婺源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婺源县委、婺源县人民政府,向莅临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婺源,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因生态环境优美和  相似文献   

11.
林珲  张鸿生 《遥感学报》2021,25(1):276-291
热带与亚热带拥有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其资源、生态、环境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干旱、地震等),威胁着该地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遥感技术对热带与亚热带区域进行全面的监测,对于热带与亚热带区域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热带与亚热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如多云多雨等),遥感监测需要克服特殊的技术挑战。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7594篇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综述了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需求、现状、挑战和机遇,通过共被引文献分析和主题词频率分析,建立共被引文献网络和主题词网络,并通过非监督机器学习进行聚类,分别识别出22个共被引文献聚类和6个主题词聚类。通过对这些共被引文献类别和主题词类别的深入分析,本文总结了:(1)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研究的主要监测对象,包括城市地表、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热带草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灾害;(2)热带与亚热带遥感主要采用的遥感技术,包括:遥感数据的选择和使用、遥感数据分析的方法、多云多雨的问题应对以及多源遥感技术。最后,从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从8个方面讨论热带与亚热带遥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海岸带作为连接海洋和陆地系统的特殊地理地带,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但其自然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给海岸带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遥感技术已成为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海岸带规划、管理和保护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对遥感技术在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典型应用(土地利用/覆盖、土壤质量、植被、海岸线、水色、水深和水下地形及灾害)中的主要数据源、方法、结果和局限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面向"人"地学可视化中的"人".主要从地学可视化系统的使用者(简称"应用人"),从地学可视化要表达的地球表层系统地理环境中的社会人(简称"社会人").以及从作为能地理认知与思维、能表达/传递地理知识及知识创新的"人"(简称"知识人")3个方面定义.从上述3个方面建立了面向"人"的地学可视化概念框架.在面向"应用人"方面,主要介绍了协同可视化以及自我参照可视化;在面向"社会人"方面,主要阐述个体日常行为时空路径可视化、群体行为模拟可视化,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在面向"知识人"方面,主要讨论知识可视化.本文最后从本体框架、信息采集与获取技术、数据组织与表达模型、可视化表达方法、主体概念方面,对于面向"人"GIS以及可视化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业遥感研究应用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得益于中国自主遥感卫星、无人机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中国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在过去20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农业遥感信息获取呈现出天地网一体化的趋势;农业定量遥感在关键参数遥感反演技术方法与应用方面取得进展;作物面积、长势、产量、灾害遥感监测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取得突破,农业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本文从农业遥感信息获取、农业定量遥感、农业灾害遥感、作物遥感识别与制图、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与产量预测、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等方面对中国农业遥感科研与应用进行了总结综述。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小波分析软件WAVELAB的系统构成,分析了该软件的开发环境,研究了利用该软件开发MATLAB小波应用程序的问题,并给出了以Lena图像实例的小波压缩编码程序及其运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WAVELAB开发小波应用软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Maps are explicitly positioned within the realms of power, representation, and epistemology;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explore how these ideas are manifest in the academ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GIScience) literature. We analyze 10 years of literature (2005–2014) from top tier GIScience journals specific to the geoweb and geographic crowdsourcing. We then broaden our search to include three additional journals outside the technical GIScience journals and contrast them to the initial findings. We use this comparison to discuss the apparent technical and social divide present within the literature.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little explicit engagement with topics of social justice, marginalization, and empowerment within our subset of almost 1200 GIScience papers.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nature of participation, mapmaking, and maps necessitates greater reflection on the crea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oweb and geographic crowdsourcing. We argue that the merging of the technical and social has already occurred in practice, and for GIScience to remain relevant for contributors and users of crowdsourced map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must heed two decades of calls for substantial and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geoweb and crowdsourcing as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图信息数据分析与建库已经成为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但地理制图数据与建库数据在存储和表达上存在很多不一致,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操作重复数据冗余的情况,数据维护和更新也较为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建库与制图一体化"思想,首先建立GIS数据库,在ArcGIS软件中处理数据,实现从地理数据转化为制图数据,利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处理,最后进行地图整饰完成制图。这种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实现的数据编辑与更新,将制图与建库工作融合在一起,不但能够提高数据的精度,减少数据冗余,满足数据快速同步的要求,而且提高了数据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地保障了制图数据与建库数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地质调查业务信息化建设一般是先建立数据库,实现大量数据的高效、统一、规范化集成与管理,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建立一个专业的、开放的平台来发布可供利用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本文结合环境地质调查的数据特征与信息技术,论述了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发布平台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数据支撑体系等。利用Map GIS以及数据库、ASP.NET等技术建立起区域内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环境地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集中发布、远程浏览查询、信息共享等功能。表明已有的技术体系和数据体系能够比较完美的实现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为专业机构和社会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Global challenges (such as economy and natural hazards)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s have triggered international leaders and organizations to rethink geosciences and Digital Earth in the new decade. The next generation visions pose grand challenges for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cloud computing as a primary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new capabiliti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This paper reviews research conducted using cloud computing to address geoscience and Digital Earth need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We also introduce the five papers selected through a rigorous review process as exemplar research in using cloud capabilitie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demonstrate that spatial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unprecedented new capabilities to enable Digital Earth and geoscienc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several aspects: (1) virtually unlimited computing power for addressing big data storage, sharing,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ing challenges, (2) elastic, flexible, and easy-to-us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to facilitate the build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geospatial cyberinfrastructure, CyberGIS, CloudGIS, and Digital Earth, (3) seamless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that enables mashing up observation, data, models, problems, and citizens, (4) research opportunities triggered by global challenges that may lead to breakthroughs in relevant fields including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GI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geosciences, and (5) collaboration supported by cloud computing and across science domains, agencies, countries to collectively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from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 engineering, acquisition, and operation aspects.  相似文献   

20.
葛咏  王劲峰  梁怡  王贞松 《遥感学报》2003,7(4):285-291
由于SAR遥感的独特优势,使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SAR图像的不确定性研究也越来越必要和迫切了。针对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该文着重从机理的角度探讨SAR原始像元的不确定性。相位误差、位置误差和灰度误差三者关系、各种误差分类和综合以及这些误差对SAR原始像元不确定性作用等问题往往是困扰从机理角度对SAR图像不确定性研究的主要障碍,该文重点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