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遥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海洋遥感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观测和研究海洋,以海洋及海岸事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具有快速、多波段、周期性、大面积覆盖等观测能力的空间遥感技术,回顾了海洋遥感发展的4个阶段,介绍了海洋遥感在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动态监测以及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海岸带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精确化和定量化研究、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海洋小卫星遥感的应用是未来海洋遥感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海洋高光谱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遥感是20世纪后期海洋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所谓海洋遥感就是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 ,从各种平台观测和研究海洋的一项技术[1]。海洋遥感具有观测周期短 ,时间频率高的优势 ,可实现大面积、实时、同步、连续而密集的海洋探测 ,较好地适应了海洋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特点。随着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遥感传感器的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高光谱遥感(Hyperspectralremotesensing)是当前遥感技术的前沿领域 ,它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得有关数据 […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洋在沿海国家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海洋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海洋遥感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从卫星平台观测和研究海洋海岸带的各种现象,从而获取海岸带信息,分析海岸带变化。文章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获取高分辨率SAR影像并与无人机光学正射影像进行对比研究,获取了海岸带开发利用信息分布状况,分析了两种手段获取结果的差异性原因,为深入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在海洋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的特点,宏观、快速、高效地获取海岸带信息,并实时监测海岸带动态变化,将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治 《海洋科学》1994,18(3):20-22
遥感技术可应用于海洋科学的各个领域,即遥感技术与海洋科学紧密结合,可发展成一门年轻的卫星海洋学。卫星海洋学不是萌生于海洋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所促成。泛称的海洋遥感(O-ceanographicRemote Sensing)是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的遥感,采用光学遥感技术监测海洋中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方法,其内容亦涉及到海洋各个学科,其中海洋遥感地质即是。海洋遥感地质属海洋环境遥感中的一部分,主要对海岸带及其浅海地质地貌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译。党和国家对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克敏 《海洋科学》1978,2(4):19-20
当前,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和海底的地壳结构,是海洋研究中的两个热门课题。遥感技术,从空中用电磁波(红外、激光、微波等)对海面附近进行遥感;声学技术,从海面用声波对海底地层进行遥测,是分别用于研究这两个课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吴克勤 《海洋科学》1978,2(3):47-49
利用人造卫星遥感某些海洋要素是从六十年代的气象卫星开始的,气象卫星的实践证实了利用遥感技术观测海洋的可能性。因此,到七十年代,有人提出海洋卫星的设想,这就是发射专用的海洋卫星观测占地球表面积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洋,如大洋上的风、浪、流、海面温度、盐度、石油污染、水色、海冰等。美国预计在今年发射海洋卫星“Sea-Sat-A,标志着遥感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这里,回顾一下遥感技术的发展进程,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新阶段对海洋调查和海洋科研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遥感技术探查自然资源,在世界上已日趋普遍。该技术不但应用于陆地资源的勘探,而且也应用于海洋要素的探测。我国当前也正在积极开展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此,本文介绍美国遥感技术教育的一些侧面。 遥感技术教育对遥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对遥感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因而也是非  相似文献   

8.
海洋遥感     
利用装载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飞机、气球等工作平台上的传感器,对海洋进行远距离非接触性的观测,摄取海洋景观和海洋要素的图象或数据资料。其基本原理:海洋不断向周围辐射电磁波能量,同时海面也反射(或散射)太阳和人造辐射源(如雷达)照射覆盖在海面上的电磁波能量,经专门设计的传感器接收、记录这些能量,再经过传输、加工和处理,就可以得到海洋的图像或数据资料。按工作平台类别,海洋遥感可分为航天、航空和地面三种遥感方式。按传感器工作方式,海洋遥感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遥感,传感器向海面发射电磁波,然…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地物反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自然界的物体由于其性质及表面状况的不同,它们对电磁波辐射的反射、吸收、透射能力是不同的。并且,同一物体对于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响应特性也不相同。即,各种物体均有自己独特的波谱辐射特性。遥感就是根据电磁波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应用先进的光学、电子技术来探测地球表层物质所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因此,地物波谱研究工作对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也是遥感信息解译与应用的基本依据。地物光谱资料为遥感传感器的设计、改进、最佳波段的选择以及扩大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回顾国内外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欧美等国的卫星海洋遥感技术起步较早,目前的技术也较为成熟。总结我国海洋卫星的发展现状,我国已发射3颗自主海洋遥感卫星,HY-1A、HY-1B和HY-2A,HY-2A卫星数据达到了定量化和精细化,和国外同类卫星的测量精度相当。基于国内外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我国海洋卫星发展规划及自主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关福民 《海洋科学》1989,13(6):57-60
传统的遥感技术,都是利用地物的电磁波谱特征来提取物质的分类、数最或状态信息。由于海水的导电性,电磁波在海水中被强烈吸收,除了极狭窄的可见波段能透入表面几米至几十米外,其余的红外、微波段电磁波只能透入极表层、μm—mm深度。同时,由于海洋表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遥感技术发展迄今已有20多年,已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在“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这支队伍在海洋遥感物理机制基础研究、遥感器及数据处理系统研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海洋遥感深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如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收集到文献资料 ,着重分析了海洋环境要素与鱼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概括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与渔业捕捞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介绍了国际上海洋渔业应用的主要遥感卫星平台及其特征 ,并综述了世界上主要渔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和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及渔情速、预报服务领域中的研究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快速发展的日本海洋遥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金林 《海洋信息》1998,(4):F003-F003
日本是世界海洋大国,海洋探测技术,特别是海洋遥感技术发达。海洋观测已从空间、海面和水下构成了对海洋的立体探测系统。卫星遥感主要探测海面风、海流、海洋水色、光学特性及海冰等。  相似文献   

15.
海洋声学技术在无缆水下机器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电磁波在水中衰减严重,传播距离较短。声波可以在海洋中传播很远的距离,声波是海洋中的主要信息载体。海洋声学技术在海洋中用于探测、通信、导航和定位,它是海洋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迅速发展。 海洋声学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声纳,即探测声纳、导航声纳和水声通信机,详见附表Ⅰ。  相似文献   

16.
海洋渔业卫生遥感的研究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收集到文献资料,着重分析了海洋环境要素与鱼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概括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与渔业捕捞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国际上海洋渔业应用的主要遥感卫星平台及其特征,并综述了世界上主要渔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和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及渔情速、预报服务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在江苏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艳君  张鹰  王进华 《海洋科学》2002,26(10):51-54
以江苏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为例,介绍了遥感影像数据的采集原则,并着重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功能区划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能够高兴,准确地进行功能区地物识别分类,制作出高精度的区划底图,促进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快速,高效,准确地完成。  相似文献   

18.
杜荣华 《海洋与湖沼》1986,17(5):458-458
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隶属的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4月11—14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科委、国家气象局、中国水产科学院、航天工业部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等从事海洋遥感研究的3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4篇,宣读和交流了学术论文54篇。国家海洋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吴克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陆志刚、航天工业部501所姜林山和山东海洋学院关福民先后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海洋遥感技术现状”、“气球遥感”、“卫星海洋遥感方案的设想”和“海洋遥感十年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遥感基础理论的学习,促进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于1984年5月17日至6月7日,在杭州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海洋遥感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海洋局系统、科学院系统等17个单位20名学员。学习班开设了遥感物理基础、信息机理、判读原理、光学图象处理、计算机图象处理、海岸带遥感解译等课程。同时,还进行了悬浮泥沙、叶绿素、微波遥感等专题的学术交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详细了解国外导航卫星反射信号(GNSS-R)新技术在海洋遥感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外文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GNSS-R的反射率和双基雷达两种方法在海洋监测应用的遥感技术原理,介绍了海面风场遥感、海冰遥感和海面测高等方面的的理论模型和方法。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是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在海洋中应用的最大优势。虽然GNSS-R的海洋气象要素反演技术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它已经在海洋天气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力,未来必将成为海洋大气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