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1)
从防洪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防洪工程防洪堤设计气象、水文,防洪设计,防洪堤堤基高程的确定等。通过塔什米里克防洪工程的实施,基本保证该河段及下游居民、耕地及基础设施不受洪水危害,为疏附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0,(4)
洪水灾害是影响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伊犁河伊宁城区段防洪工程存在规划系统性欠缺、已建防洪工程缺乏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防洪工程的防洪效果不足,不能有效发挥洪水防护价值。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伊宁市城市规划区段防洪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出应在洪水灾害常发区域加强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更加注重防洪工程的建设与完善,以此有效防止洪水灾害侵袭,提升城市规划区段实际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3.
3月18日,由黄委设计院完成的黄河下游“十五”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在京顺利通过水利部审查,此次审查会是水利部专家在近十天沿黄现场查勘的基础上进行的。该项可研的通过将确立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在“十五”期间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推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步伐,从而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抗洪能力,为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0,(4)
水面线推算成果是河道防洪工程的关键技术指标,是确定堤顶高程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防洪工程的工程量和投资规模。以月河干流五里镇刘营村段防洪工程为例,论述水面线计算中河道大断面选取、糙率确定、起始断面和水位计算,自下而上按恒定均匀流推算水面线,并对天然水面线、设计水面线合理性分析,为堤防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为背景,系统研究了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有关水文、水力学、工程、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的整体思想,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型。研究中还开发了用于分析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12万km2范围决堤洪水成灾状况的二维非恒定流模型。结合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具体情况,提出了财产状况、洪灾损失率、地形地物数据等减灾效益计算的重要参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对解决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洪水对洪泛区或滞蓄洪区中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方法,包括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洪灾发生时含有有毒物质的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水的污染等影响评价方法.这些方法是洪水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的核心,也是整个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些方法可为制定洪水对洪泛区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指南或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和静县乌浪巴依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是和静县城较大的山洪沟。根据乌浪巴依沟3处拟建防洪工程,将乌浪巴依沟分成3个计算节点进行洪水分析。通过分析乌浪巴依沟概况、防洪工程存在问题和洪水的成因、类型以及特征,采用洪峰流量模比系数地区综合频率曲线法对4条沟的洪水和3处工程点不同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以及河床演变进行探讨,为乌浪巴依沟防洪工程建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6)
塔什米里克渠首下游段防洪应急工程为梢木结构。保护灌溉面积80多万亩,从防洪工程的实际出发,对水文,气象,洪峰,流量分析和计算等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塔什米里克防洪工程的实施,基本保证该河段及下游居民、耕地及基础设施不受洪水危害,为疏附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9.
根据都昌水位站年最高水位资料,分析鄱阳湖洪不位在近100年和近50年内的变化特征,初步分析鄱阳性湖水洪水频率在近50年内的变化状况,为湖区现有防洪工程的评价、拟建防洪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1)
安河为嘉陵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河口镇夫子岭,在凤州镇凤州村汇入嘉陵江,全境均为凤县内。本文在探讨安河凤县全段河道防洪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防洪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具体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合各段河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堤线布置方式和工程治理措施。为安河后续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2)
为推进柳河防洪治理工程的工作进程,针对柳河彰武县段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为确保柳河两岸重要保护目标的防洪安全,应研究防洪工程体系及洪水调度方案,通过对上游的闹德海水库拦蓄削峰、加强柳河县城段堤防保护和沿河两岸的险工控制河势,进一步保护两岸村庄和耕地免受洪水顶冲。以保证河势健康和防洪安全,保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庄迎春 《岩土工程技术》2001,(3):185-186,F003
介绍了连锁板护坡的护坡机理、优点和施工工艺过程,以及在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洞庭湖地区历年钻孔资料的统计整理,将该区地面以上20m内地层岩性归类,并依据其在防洪抗洪中的作用,结合防洪工程基础历年险情特征及野外实地调查考证,对洞庭湖地区防洪工程基础稳定性分区评价。针对各分区险情特点,担子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4)
针对陕西省凤县安河两岸居民聚集、土坡垮塌淤积河道影响行洪等问题,为准确掌握防洪工程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便于采取合理防洪工程建设加固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防洪治理河道的暴雨洪水特性,结合参证站52年逐月降雨资料和洪水数据,对治理河段河道洪水进行水文比拟等方法推算设计洪水。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分析计算成果与历史洪水记录值相一致,计算成果比较合理可靠,为堤防工程优化设计、防汛预警和调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问与答     
问什么是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答警戒水位:汛期江河水位达到某一高程,防洪工程已有可能出现险情时的水位。警戒水位是制定防汛方案的重要依据。当汛期洪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防洪工程就有可能随时发生各种险情。此时防汛部门就要密切注视水情和工情变化,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守准备工作,有关防汛人员要迅速到达工地,做好岗  相似文献   

16.
位于岩溶区的某县城防洪工程GPS控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斌  贺跃光 《中国岩溶》2001,20(4):301-304
针对岩溶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防洪工程的实际需要,采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工程控制网,该网体现了GPS测量的高效率、高精度及低成本等特点,为工程的总体布局及骨干工程的贯通提供了可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06,33(5):62-62
项目名称:阳东县城市防洪工程(广东)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周期:2006~2008年投资总额:6100万元进展阶段:工程设计关键设备:启闭机、闸门、阀门、泵、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内容:加固防洪堤11·64 km项目名称:格尔木河防洪工程(国债项目)(青海)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周期:2006~2007年投资总  相似文献   

18.
钟立君 《地下水》2020,(1):287-289
城市发展对宜居环境和河道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财产和城市安全中河道防洪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合理的设计理念,如何一体化设计城市河道景观和防洪体系,可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以葫芦岛市绥中县六股河防洪工程为例,结合河道治理实际情况,研究城市河道一体化景观与防洪设计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河道防洪能力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而言,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河道防洪,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可为河道景观建设、生态改造及防洪安全提供基础依据,保证绥中县居民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4)
恰克玛克河干流的起点位于新疆乌恰县的托云乡托云村,终点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的阔纳喀尔果勒村及恰克玛克河渠首。通过对该流域洪水成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流域防洪工程进行设计洪水计算,结果可知:恰克马克河是冰雪消融和暴雨补给为主的混合型洪水,该河流大的洪峰流量都是以暴雨补给为主的混合型洪水,主要洪水类型为暴雨型洪水、融雪型洪水和雨雪混合型洪水,恰克马克河暴雨洪水发生的频次较高,且经常与消融洪水遭遇,形成较大的洪峰;计算出的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的成果可以为防洪工程的建设和保证沿河岸人民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季万才 《地下水》2020,(1):164-16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河流防洪治理的措施、方法、理念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将河流综合治理与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已被国家列为重要的生态型社会建设政策提出和实施。河流防洪治理经历了"修堤、堵口、疏浚、裁弯取直"、"蓄滞兼顾、除害兴利结合",以及以"防为主、拦疏结合,由防御洪水向管理及利用洪水转变,提倡人水和谐相处",逐步发展为建设水生态文明社会,水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策。河流防洪治理面临的形势是,由传统的单一防洪工程治理,转变为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既注重防洪又注重水生态环境景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防洪管理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防洪工程由重建设轻管理逐步转变为重管理轻建设或管建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