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俊勇  晁定波 《测绘学报》1995,24(3):239-240,F003
本文介绍利用计算机图形跟踪扫描系统在重力异常等值线图上进行数字化,再结合平均地形高和采用谢巴德曲面拟合推估,推估平均重力异常的有关技术问题。这一技术途径和传统的直接进行数值推估平均重力异常不同。当只备有重力模拟型资料的情况下,利用这一技术可将其转化为数值型重力资料。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均衡重力异常的变化梯度比布格异常和布地异常的变化梯度较为平缓,在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中,为提高拟合精度,时常强调要求采用的均衡重力异常,本文通过分析计算,对均衡重力异常的应用范围提出了新的见解,对合理应用均衡重力异常,有效地提高应用的精度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分析了我国1957年国家重力网的精度和问题,探讨了国家重力网的系统转换模式,利用现有的新旧重力网的重合点实际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系统误差检验,结果表明在“57网”与“85网”之间,除了—13.58mgal的平均基准差之外,并不存在其它明显的系统误差,特别是看不出有尺度系统差的影响,也不存在差值随纬度变化的任何规律。因此认为将“57网”系统转换成“85网”系统时,可以不必加“尺度系统差改正”,更不用考虑“非线性系统差改正”,建议一律只加一项“基准系统差改正”,其数值应该采用—13.58mgal。  相似文献   

5.
GPS在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及GPS边值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斐  陈武  岳建利 《测绘学报》2003,32(3):198-203
针对GPS技术逐步用于物理大地测量的现状,从物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入手,分析了GPS对传统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及方法所产生的影响、GPS在解决物理大地测量中的一些难题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物理大地测量的一些功能所造成的变化。重点讨论了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基本属性的改变、第二边值问题的应用、高程系统的确定、GPS边值问题的定义、特征及求解。最后,对GPS与物理大地测量进一步结合所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7.
8.
用谱分布法确定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分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重力异常在不同高度上的谱信息分布 ,给出了不同高度测定不同分辨率重力异常时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应达到的精度 ;从系统误差源综合分析得出 ,当前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约为± 3× 1 0 - 5ms- 2 ;最后给出了航空重力测量系统能可靠地测定分辨率 1 0′、条件较好时分辨率 5′的重力异常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航空重力测量系统CHAGS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中国首套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经过近10年的论证、研制,于2002年研制成功,系统简称为CHAGS.本文论述航空重力测量的基本原理,建立的相应数学模型,详细介绍系统的配置和主要功能,概述系统机载试验结果及精度.  相似文献   

11.
联合绝对重力和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重力多年观测数据,获得了青藏高原多个基准站区域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绝对重力呈明显的负变化,绝对重力和卫星重力的时变系统差也呈较一致的负值,鼎新(DXIN)、德令哈(DLHA)、西宁(XNIN)、拉萨(LHAS)和仲巴(XZZB)5个基准站的区域地壳垂直形变呈明显的隆升状态,即拉萨块体、祁连块体和阿拉善块体处于地壳隆升状态,隆升速率分别约为2.01±0.15 mm/a、1.88±0.19mm/a、1.91±0.10 mm/a。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双向挤压下,青藏高原的地壳在不断的隆升与增厚,平均隆升速率约为1.94±0.17 mm/a,平均增厚速率约为2.35±3.30 mm/a。  相似文献   

12.
四维重力反演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重复水准、重力资料来解释一些地球动力学过程,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三维重力反演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维重力反演的概念,并推导了界面随时间变化时的四维重力反演公式。对于无穷大水平薄板,我们得到的公式与无穷大水平薄板的重力效应对时间求导的结果是一致的。尽管本文推导的只是密度差不变时的四维重力反演公式,但用本文的思路与类似的方法,不难导出其它情况下的四维重力反演公式。  相似文献   

13.
水文气象因素引起的重力变化是影响地震重力变化成果解释的重要因素。以中国北疆地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GLDAS)全球水文模型数据、大气模型数据,计算2016-01—2017-12时段内水文气象因素对研究区域的重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陆地水影响的年变化为1.3 μGal,两期陆地水影响空间分布的差异低于1 μGal;大气影响的年变化为8 μGal,两期大气影响空间分布的差异达到6 μGal。利用2016-04、2016-08和2017-06三期流动重力测量数据,对比扣除水文气象因素前后的重力变化,可以看出,在中国北疆流动重力数据处理中,大尺度水文因素可以不予考虑,气象因素应予考虑。同时,为更好分析流动重力变化,建议流动重力测量过程中同时开展测点附近的土壤湿度、大气气压等观测。  相似文献   

14.
150多年来,重力均衡的理论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均衡异常与大地水准面差距在地球科学诸多学科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均衡理论及其相应的重力异常在各种文献中已作了比较和评论;不同波长地形的重力效应,包括短波长的地形不能构成补偿也作了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局部场中不宜用均衡补偿的方法作山区重力点值的推估,而曾经仅用地形(高程)的数据推估珠穆朗玛峰顶上的重力倒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常用四种拟合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及其用法在分析研究及大量试算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拟合模型的特点以及拟合精度,综合各种拟合方法的优点,提出顾及重力异常特征的移动拟合法,对拟合重力异常可获得最优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Geophysics as its nameindicates has to do withthe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its surrounding at-mosphere . Gilbert’s discovery that the earth be-haves as a great and rather irregular magnet andNewton’s theory of gravitation may be said toconstitute the beginning of geophysics . Miningand the search of metals date from the earliestti mes , but the scientific record began with thepublicationin 1956 of the famous treatise De remetallica by Georgius Agricola , whichfor manyyears was …  相似文献   

17.
土壤浸湿对重力观测影响的初步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为民  王勇等 《测绘学报》2001,30(2):108-111
本文对武汉测绘科技大学(WTUSM)重力基准点在暴雨后不久引起的观测异常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包括对测点附近的土壤在饱和前后的密度,孔隙度等及由此而引起的重力变化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项效应与雨后相对于天常天气情况下3次观测结果(平均值)的偏离相当接近,文中还对今后的对绝对重力测量中,如何注意土壤浸湿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混合平差的基准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元喜  郭春喜  刘念  丘其宪 《测绘工程》2001,10(2):11-14,19
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测量混合平差是综合利用各种重力测量资料确定重力网基准,提高重力网综合质量的有效途径,文中首先从重力观测的系统误差入手,讨论重力网平差的函数模型;进而根据两类重力观测信息对重力基准的贡献,分析了不同平差方法所对应的各类基准及基统计意义与可靠性;最后对重力网平差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是以飞机为载体测定近地重力场的一种快速手段,GPS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探讨了GPS在航空重力测量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一些试验结果,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第一套海洋重力测量实时处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技术性能、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试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