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和日本地盘工学会主办,日本地盘工学会国际部承办的"第四届中日岩土工程研讨会"于2010年4月12日至14日在拥有亚热带风光、兼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世界旅游胜地日本冲绳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和日本100多个单位的14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75人(包括了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5位华人代表),日本代表72人.  相似文献   

2.
奚小环 《中国地质》2004,31(Z1):126
为落实国土资源部与各有关省(区、市)农业地质调查(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合作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各有关省(区、市)国土资源厅、政府主管部门,于2004年4月21日和4月24日先后在安徽、河北两地召开南方片区和北方片区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公室和水文局联合召开的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调查评价与水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于1988年4月19~2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的20位代表。会议交流了各单位自去年4月在贵州召开的工作会议以来,开展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调查评价与水源保护工作的情况;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1985年4月27日到5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第十一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沦会,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位代表参加(苏联及东欧等国未派代表参加本届会议)。会议包括专题讨论,大会宣读论文,参观试验室、成果展览及测试展览等内容,会前会后还组织了地贡旅行。会议收到论文摘要和成果摘要共98篇,大会宣读了论文55篇。综合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当前化探各种方法的进展,特点和动向(不包括苏联)。  相似文献   

5.
第五届国际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会议巳于4月1—5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这是继前四届大会(维克斯堡1972,布莱克斯堡1976,阿尔坎1979及埃德蒙顿1982)之后的又—次盛会.会议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机会,使从事岩土力学的研究人员及工程师交流其研究成果与当代岩土力学数值分析的先进经验.会议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进展》1991,6(6):91-91
由国际冰川协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山岳冰川学与人类活动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ntional Symposium on Mountain Glaciology to Human Activities)”于1991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召开。来自美国、苏联、日本、加拿大、英国、冰岛、挪威、瑞士等国以及中国的50多位冰川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包括录相片)60多篇,所有论文均在大会上交流。学术讨论会上还播放了加拿大学者提交的两部关于雪崩地区安全措施的录像片;同时举办了冰川图书展销。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办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于2005年4月25-29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国内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4月30日至5月2日组织了4个野外考察小组,分别对武当山、三峡、神农架、庐山的地质进行了考察。会议交流分主会场和11个分会场。孙枢、裴荣富、於崇文、张本仁、贾承造、翟裕生、谢先德、刘嘉麒8位院士在主会场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 为促进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料——盐的历史进行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宣传对盐史研究的成果,举办国际性会议,出版有关刊物及支持对国际文献资料的研究等工作,1988.3.3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国际盐史协会(CIHS)。会议选举了Jean-Claude-Hocquet 教授为主席。他在成立大会上说,协会是由于经济史、社会史研究的迫切需要而成立的。协会成立前(1986),在法国的阿尔克-塞南和(1987)德国的吕内堡会议上讨论过盐史问题。协会成立后,1990.9.26~10.1在奥地利的蒂罗尔召开了第一次以“盐在法学史及  相似文献   

9.
1988年4月22日至28日在桂林召开。参加会议有地矿、水电、煤炭、环保等部门的110多个单位180多名代表。会议主要展览交流了我国建国30余年来环境水文地质编图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正> 国际盐史学会于1988年3月3日在法国巴黎成立。其成员有:中国、丹麦、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克罗地亚、荷兰、奥地利、波兰、葡萄牙、瑞士、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捷克、匈牙利和美国等。盐史学会的理事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席:Jean-Claude Hocquet 教授(法国)秘书长:Rudolf Palme 教授,博士(奥地利)司库:Peter Piasecki 博士(德国)副主席:Antoni Jodlowski 博士(波兰),Bernard Moinier(法国),Harald Witth(?)ft 博士,教授(德国)科学顾问:S.A.M.Adshead 教授(新西兰),郭正忠教授(中国),R(?)diger Just(德国),加茂诠教授(日本),Christian Lam Lamschus(德国),Carol D.Iitchfield 博士(美国),Paul E.Lovejoy (加拿大),Hans-  相似文献   

11.
由日本滑坡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滑坡讨论会和野外考察(Ⅳ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Fieldworkshopon Land Slide)于1985年8月23日至31日在日本举行。其中,8月23日—29日进行野外考察,8月30日至31日举行讨论会。前三届讨论会和野外考察轮流在美国和日本举行。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一周野外考察的内容是:东京出发至新庄考察第四纪火山碎屑流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在秋田考察大型岩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地质学会2006年工作会议于2006年4月12~13日在成都召开。到会有学会理事会、秘书处、各专委会、地(州)市地质学会、基层学会的代表共50余人。会议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苏荣生主持。会议传达了中国地质学会37届理事会换届暨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四川省地质学会2005年工  相似文献   

13.
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每四年召开一次。自1963年以来,已先后在匈牙利、英国、日本、保加利亚、美国、苏联、瑞典和加拿大举行了八届学术讨论会议。最近一次的第八届(IAGOD)学术讨论会是1990年8月12日~18日在渥太华召开的,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340多位代表按会议预定的20个课题宣读了400多  相似文献   

14.
第38届国际煤岩会议于1985年9月23~28日在南斯拉夫杜勃罗夫聂克(Dubrovnik)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2个国家共62名代表。其中联邦德国11人,英、美、法、澳、荷各四人,苏、波、比各3人,东道国南斯拉夫6人,其余为来自日本、巴西、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代表。我国以客人身分(不属会员国)参加了会议。由于出席会议的人数不多、采取了全体大会的形式进行。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11日—13日,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构造地质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吸引了包括1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全国500多名代表参会。大会开幕式由张国伟院士主持,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相似文献   

16.
国际冰川学会组织的国际冰岩芯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3月30日—4月3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召开。来自十几个国家的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武筱舲、韩建康和陈吉阳也参加了会议。大会分七个专题作了报告和讨论:稳定同位素;流变学、冰力学与岩芯分层;痕量元素与微粒;气体;宇宙射线产生的同位素(如~(10)Be等)、冰物理学及其他;海冰及大陆冰架冰;中纬度冰川。武筱舲作了题为“敦德冰帽冰岩芯的40年记录”的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7.
1985年4月20日至4月30日在泰国清迈大学地质系召开了“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锡钨花岗岩对比及资源评价第220项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和工作会议”。它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简称IGCP)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议的主要讨论题目是“花岗岩地质、蚀变作用和有关矿化作用”。出席该对比项目学术讨论会和工作会议的有泰国、中国、马来  相似文献   

18.
<正>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Kye Yak SEE教授(APSAR 2015会议主席)的邀请,龚丽霞于2015年8月31日至9月5日赴新加坡参加了第五届亚太合成孔径雷达会议(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缩写为APSAR 2015)。会议概况APSAR(亚太合成孔径雷达会议)是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共同发起的一个地区性国际学术会议,致力于SAR技术发展与应用,为亚太地区国家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每两年举行一届,轮流在亚太地区国  相似文献   

19.
1990年4月24日—27日由中国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物X射线晶体学委员会、华北地区X射线联合会和北京市理化测试学会联合举行的全国X射线计算机软件交流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以及工厂等部门的六十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中间有著名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青年  相似文献   

20.
第十五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会议于1991年4月26日—5月6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召开。 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会主办,里诺会议执行委员会筹办的。大会分为会前考察、大会交流和会后考察三个部分。会间还有技术讲座。 会议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名代表出席,美国和加拿大代表占会议代表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代表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西班牙、委内瑞拉、南斯拉夫、牙买加、澳大利亚、伊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