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周方 《矿产与地质》2010,24(3):241-244
靖西堆积型铝土矿,就是指其境内赋存于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古风化壳型铝土矿(亦称原生铝土矿),在新生代的表生条件下,遭受长期性的岩溶作用和红土化作用,使原生铝土矿剥蚀、崩落、迁移,同碳酸盐岩的溶蚀残留物堆积于岩溶洼地、谷地中或缓坡上的一套含铝土矿的堆积组合物。堆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以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地层为基底的岩溶洼地及缓坡地上。堆积铝土矿体的形成、规模、含矿率、矿石质量受原生沉积铝土矿体、岩溶洼地大小、矿源层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及地层等因素控制。峰丛洼地是堆积铝土矿最主要的分布区段;原生铝土矿体规模越大,则形成的堆积铝土矿体规模越大;含矿洼地封闭性较好,则矿体厚度大,含矿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思福 《广西地质》2000,13(4):29-33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华南特有的一种铝土矿工业类型。文章对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床的含矿岩系、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其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桂西某些铝土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桂西铝土矿有原生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矿床类型,它们关系密切。对铝土矿及其围岩系统取样。进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原生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主要为下二叠统茅口灰岩,其次有少量古陆风化物的加入;原生铝土矿形成于海相的沉积环境,堆积型铝土矿由原生沉积型铝土矿风化淋滤而成。  相似文献   

4.
位于广西扶绥地区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存在二叠系合山组原生岩溶型铝土矿层与第四系萨伦托型(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两种赋存形式,前者覆盖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与上二叠统合山组的不整合面上,后者属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是原生铝土矿层被改造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广西扶绥铝土矿区内不同类型矿石样品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分析,力图恢复从二叠系原生铝土矿的形成到最终成为萨伦托型铝土矿的矿石演化过程。不同采样点所代表的矿石可能经历的环境类型如下:ZK15108代表未受现代地下水改造的深埋状态;ZK4353代表受到现代地下水改造的浅埋状态;剖面MY代表暴露地表的原生矿层;剖面KL代表典型的萨伦托型矿床剖面。在该过程中,矿石内以高岭石与绿泥石为代表的黏土矿物有向一水软铝石及一水硬铝石等铝矿物转化的趋势。所有矿床均显示易迁移元素如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等几乎全部流失,而Ti与Al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是红土化及铝土矿化过程中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导致的结果。质量变化计算结果显示,在原始的铝土矿层剖面中,所有元素均呈现亏损,但Al因亏损程度较小因此呈现相对富集。当矿层接受现代地下水系统改造时,矿层内元素的迁移特征出现分异。而当进入到地表淋滤状态时,杂质元素被带走而Al出现富集。在广西原生铝土矿向萨伦托型铝土矿转变的过程中,淋滤作用的强度及地下水排泄通畅程度是控制矿石质量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祝瑞勤 《地质与勘探》2011,47(3):353-360
广西平果铝矿区主要分布三种岩溶地貌类型,即岩溶丘陵斜坡型、岩溶峰丛洼地型和岩溶峰林洼地型,它们呈现规律性分布而划分为三个地貌带和对应的堆积型铝土矿带.堆积矿的岩溶地貌分带,是在构造地貌的背景下,由原生铝土矿层的暂时性基准面作用,导致矿区岩溶发育程度变化而形成.通过大量矿化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堆积型铝土矿在化学成分、矿块...  相似文献   

6.
我国铝土矿床的新类型——平果岩溶堆积铝土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二叠纪原生高硫沉积铝土矿在强烈的岩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次生沉积改造矿床,是华南特有的铝土矿工业类型。目前已探明远景矿石储量占全国总探明远景储量的23.3%,在我国铝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郑国龙 《云南地质》2015,(1):114-118
本矿区分别有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不同类型的铝土矿,上二叠统龙潭组为矿区沉积型铝土矿的含矿层位,矿石主要为致密状、鲕状结构、粉屑—泥状结构、胶状—隐晶状结构;矿石自然类型为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的一水型铝土矿,工业类型为低硫高铁铝土矿矿石,矿石质量较好,具较好的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工业上利用的铝土矿,大都是原生沉积的层状铝土矿矿床。这种矿床,矿石的特点主要是高铝、高硅、低铁,铝硅比值较低。这就决定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只能采用与之相应的烧结法和串联联合法。近年来,我们根据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在广西某地探明了一个优质大型堆积型铝土矿矿床。经有关部门审查,认为质量好,规模  相似文献   

9.
矿床地质简况本区铝土矿分原生矿和堆积矿两大类.后者是前者经过风化剥蚀改造在原生矿附近低凹处堆积而成.原生矿位于上二迭统合山组灰岩底部,下伏二迭系茅口灰岩的侵蚀面上,上覆顶板为炭质页岩和煤层;储量大,但含硫高,现尚未开采.具有工业意义的堆积铝土矿,赋存于第四系下更新统粘土层中.其规模和形态多受地形控制.只有在凹地及缓坡矿石才有利保存.平面上,矿体展布宽大但不规则.剖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研究,贵州兑窝铝土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可分为堆积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铝土矿两大类型,矿体多呈似层状、层状分布;矿石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和水云母为主,矿石品级均为Ⅰ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研磨料、高铝水泥、氧化铝等原材料;堆积型铝土矿在第四系中的分布规律受古地理环境影响较为明显,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则受地形控制明显;矿床属于古风化壳再沉积型铝土矿床,其形成过程经历了红土化阶段、迁移就位阶段和表生富集阶段。  相似文献   

11.
桂西地区铝土矿为典型喀斯特型,包括二叠系沉积型和第四系堆积型两亚类。堆积型铝土矿是沉积型铝土矿经抬升、破碎、风化,最后堆积于喀斯特洼地中形成。以平果教美铝土矿为研究对象,探索堆积型铝土矿形成过程中矿物的变化与元素迁移。沉积型矿石的矿物组成包括硬水铝石、鲕绿泥石、锐钛矿及少量针铁矿、金红石和高岭石;堆积型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为硬水铝石、锐钛矿、高岭石及少量三水铝石和鲕绿泥石。转化过程中堆积型矿石中的硬水铝石含量明显增加,鲕绿泥石含量明显减少。沉积型铝土矿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O2、FeO和TiO2;堆积型为Al2O3、SiO2、TiO2和Fe2O3。两类矿石中元素Zr 、Ba、Nb、V含量均较高,稀土总量变化大,富集轻稀土。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堆积型铝土矿形成过程中Al、Ba、Sr、Y等元素增加,而Si、Fe、Ti、Nb、V、Ce等元素减少,其余元素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广西铝土矿矿床类型有沉积一水硬铝石型、堆积一水硬铝石型和堆积三水铝石型三种, 各类型铝土矿矿床均有相当数量达中-大型规模。矿石质量以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最佳。广西铝土矿矿集区主要位于桂西和桂中地区, 其次为桂西南地区, 其中百色市的那坡—靖西—德保和平果—田东—田阳两个矿集区分布有广西大部分优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 桂中地区的矿集区以堆积三水铝土矿分布为主; 桂西南扶绥—龙州矿集区亦具有一定的规模。广西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受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煤系地层, 其后期风化形成了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 而堆积三水铝土矿床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分布区第四纪红土型风化作用形成的。广西铝土矿划分为两个矿床系列组合, 一为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系列组合, 二为与风化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作者采用全国统一成矿预测方法预测了广西铝土矿资源潜力, 圈出了7个铝土矿成矿远景区。下一步找矿将以探查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主。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通过古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条件,沉积铝土矿及矿区地貌等因素去初步探讨田阳县-那坡县一带堆积铝土矿优质矿石及含矿率分布的规律性,认为沉积铝土矿及地貌因素是控制该地区堆积铝土矿优质矿石及含矿率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重要铝土矿成矿区,铝土矿床区含铝岩系主要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和第四系,矿床类型为原生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类.铝土矿矿床(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屏马古陆与丘北-富宁一线区域内,该线以北东南盘江区偶见铝土矿矿床(点),且吴家坪组多发育硅质岩.滇东南不同地区矿床成因、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广西平果堆积型铝土矿矿石特征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磊 《矿产与地质》2003,17(4):559-562
广西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赋存于岩溶洼地、谷地中的红土层中。可供露采,储量丰富,矿石具有中铝、高铁、高Al/Si比、低硫等特点。矿石的绝大部分由硬水铝石、针铁矿、赤铁矿和高岭石组成,含量约占85%,其它矿物含量甚少。是国内罕见的能运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优质新型铝土矿资源。  相似文献   

16.
遵义后槽铝土矿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科华 《地质与勘探》2009,45(3):273-279
现已载入<中国矿床发现史·综合卷>内的贵州遵叉后槽铝土矿,是遵义铝土矿带中矿床规模较大、矿石质量较佳和露采条件良好的主要矿区之一.文章应用矿石薄片、重砂鉴定和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多种测试成果,论述了铝土矿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物学特征,包括其结晶形态、粒度大小、物理光学性质和产出特征等,同时阐明了主要矿物在不同类型矿石中的含量及其组合特征.进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矿石的矿物组合有所差异,其中一水硬铝石的含量不同,其形态各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铝土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论证了本区微细浸染型金诶中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探讨原生矿石抽氧化矿石的转化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对于开发利用该类型金矿的原生矿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肃全鑫金矿矿石难浸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映杰 《黄金地质》2004,10(2):55-58
全鑫金矿为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矿化类型可分为含金石英脉和破碎蚀变岩型。通过对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的研究,矿石的Au含量一般在1×10-6~4×10-6之间,并含有C有机,As,属C As型金矿石。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赤铁矿及黄钾铁钒,金矿物以含银自然金为主,自然金与褐铁矿关系十分密切,常以包裹体形式嵌布于其中,粒度一般为0 002mm左右。筛分后,不同粒级矿样的Au含量不同,在小于0 037mm粒级中,Au含量达4 72×10-6,分布率高达93 42%。经过小型工业堆浸试验,呈现出周期较长、浸出率较低的特征。其原因是金的单体解离和暴露不充分,浸矿液中的氰化物难以与所有的金粒发生作用。同时,矿石中石墨、C有机及其他一些粘土矿物也促使含Au溶液中的Au发生沉淀,造成浸出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至少一维尺度上小于100nm的矿物都属于纳米矿物的范畴,自然界中除了大量的人造纳米矿物之外,天然的纳米矿物分布也很广泛。随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大量的天然纳米矿物在地壳表层和内部被发现。尤其是在矿田区域,与矿体相关的纳米矿物在各种介质中被发现,并且这些纳米矿物在矿床的研究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堆积型铝土矿床储量大,是铝土矿的重要来源。在堆积型铝土矿床中发育有大量的纳米矿物,矿石矿物也以纳米级晶体分布于矿床中,并且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这些纳米矿物以及结构、成分的变化记录了铝土矿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信息,为探究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独特的窗口。该综述总结了纳米矿物在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中的优势,为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的提供了新方法,为认识堆积型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铝土矿资源日益消耗,高硫铝土矿将成为重要的新型铝土矿资源。中国有大量品位较高的高硫型沉积型铝土矿,但这类矿石由于硫含量高(硫含量>0.7%),严重影响后续提铝工艺流程,因而一直未被工业化利用,在铝土矿资源日益紧缺之时,若能开发利用,对中国铝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2021年在广西桂西地区自平果—靖西一带铝土矿成矿带新探获得相当量的沉积型铝土矿,该沉积型铝土矿是堆积型铝土矿的矿源层,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重叠,矿石多与黄铁矿密切共生,部分矿段的硫含量高出工业利用允许最高含量的数倍或数十倍,尽管矿石品位较高,但硫含量多在2%~8%,目前该铝土矿矿石性质及工业化技术指标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广西桂西地区的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铝土矿的矿石矿物组成特性,探究了沉积型铝土矿的矿石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中Al2O3含量为64.21%,S含量为5.13%,属于高硫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中铝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绿泥石;铁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赤铁矿及褐铁矿;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