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平面变化定量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调了水深、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不同及相互关系。论证了应用实测地层厚度计算海平面变化时可以忽略压实作用,在较长的时间间隔内、水深的变化可能与海平的变化一致。探讨了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在研究全球不同地区二叠纪沉积、层序及生物资料基础上,通过全球诸大陆典型剖面层序划分和对比表明,二叠纪至少有6次海平面升降事件具全球对比意义。二叠纪全球海平面旋回曲线,在不同板块不同成因盆地,其形态及结构不同,但总体可分为两种类型或分支;一是以海相→陆相沉积序列为主的反映主体海平面下降的经典型或欧美型;二是以海相碳酸盐岩→碳酸盐-硅质岩沉积序列为特征的揭示主体海平面上升的特拉斯型或华南型。这与二叠纪特定的全球构造-古地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海平面及海平面变化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沉积相、岩性和测井相入手,分析了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三段岩性发育及相类型,并划分了层序旋回,识别出各旋回体系域归属。并对上述划分用Fischer点图进行检验,证明上述分析是合理的。同时,本文指出,Fischer点图在旋回识别上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中国沿岸的月均海平面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讨论了温、压、降水对中国沿岸海平面的影响。得出渤海是我国月均海平面变化最大的海区;黄海月均海面的变化仅次于渤海;东海更次;南海最小。出现极值的时间自北向南依次滞后。静压效应的影响也是自北而南逐渐变小。月均海面中除包含了8~9年及10多年的长周期变化外,14.0和18.0个月左右的周期对海平面有明显的影响,3年的周期不是一种沿岸传播的波动周期。ElNino对中国沿岸海平面起补偿平衡作用。黑潮的增强使中国沿岸海平面均有明显的抬升。 相似文献
6.
分析总结了海平面及海平面变化的有关问题,如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海平面变化旋回等时性及可对比性,海平面升降曲线的表示方法、内容及绘制技术与原理,其升降幅度的定量化计算和模拟,海平面变化成因的旋回级别、动态分异及成因标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盆地的影响等等。提出部分建议,包括理清海平面与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升降与振荡、波动,全球与相对、高频、复合海平面,TR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等概念;限定其概念的外延、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三、四级海平面变化旋回用于同一大陆或泛大陆的对比性;分清各种表示方法、技术的使用范围,相对水深曲线转换为海平面升降曲线过程中成岩作用、构造沉降、沉积(生产)速率的影响校正及定量模拟;在海平面变化旋回级次格架下结合两种思路进行成因分析;推荐相对海平面升降成因分析按曲线对比法→构造沉降→回剥法思路进行;建议加强海平面升降变化对盆地充填响应的研究;重视对沉积矿床的控制和大陆边缘地壳变形的反弹作用过程及定量模拟。 相似文献
7.
8.
海平面变化研究的新认识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海军测绘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平面变化与滨海大陆运动相互关系的研究”过程中,经过三年的努力,对上海、天津两地(吴淞、新港)的相对和绝对海平面变化等问题得出以下结果和认识(相对... 相似文献
9.
全球海平面变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述了近10年来海平面变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影响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海平面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①近1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大约为2.5~3.84 mm/a,热膨胀是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因;②海平面变化具有时空分布差异——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地区上升最快,其值高出全球平均值的10倍以上;大西洋与太平洋30~40°N地区季节变化最明显;③将海平面季节高值时段与北半球热带气旋出现时间进行对比,发现每年8~10月份,在20~50°N的西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海平面最高值与热带气旋相叠加的全球危险海岸带,该地带包括中国大陆东部、日本沿海地区、美国东部海岸带、墨西哥湾地区和加勒比海地区。 相似文献
10.
这是涉及最近100年和下个世纪短期海平面变化的一般看法,正确估计下个世纪海平面的变化将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世界范围潮位记录的分析显示了最近100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0—15cm。这是理论上的或是海动型的海平面变化。实际上并没有全球性的,甚至也没有地区性同时的海动型海平面变化。不同地区之间海平面变化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变化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华北板块沉积层序的研究,认为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形成于一个二级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其中包括4个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分别发育于晚石炭世早期早时,晚石炭世早期晚时至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和中二叠早期至晚二叠世早期。每个三级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又包含了若干个四级升降旋回。海平面变化具有全球性和等时性,本区的二级和三级海平面变化可与俄罗斯地台和北美地台等对比。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往的沉积学研究中,常常用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的研究是难以对海平面变化作出正确估价的,还必须综合考虑基底沉降、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也证实了,在碳酸盐台地的浅水处,当基底沉降速率较低时,无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时期,相对水深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为了能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了解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作者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和数学方法对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结果发现,它们与上超点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只有在排除了不同沉积背景上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效应后,才能从露头剖面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沉积学研究中,常常用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的研究是难以对海平面变化作出正确估价的,还必须综合考虑基底沉降、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也证实了,在碳酸盐台地的浅水处,当基底沉降速率较低时,无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时期,相对水深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为了能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了解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作者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和数学方法对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结果发现,它们与上超点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只有在排除了不同沉积背景上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效应后,才能从露头剖面? 相似文献
14.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要:在全球海面变化的近期研究中,无论是均衡模式、还是重力模式,写考虑到冰川均衡作用和水力均衡作用。本文认为,绝对均衡表示地壳均街的最终结果,相对均衡表示地壳均衡中一系列中间过程。这两种均衡之间的差别,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定量计算的结果表明,冰盖的吸引不仅使周围的海面升高,而且使内核在外核中产生定向运动。由于参加相对均衡的大陆壳数量不同、宕石圈的强度不同,陆壳与陆充、陆克与洋壳之间将产生不同幅度的垂直运动。这为解释全球海面变化不一致性提供了另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定量计算的结果表明,冰盖的吸引不仅使周围的海面升高,而且使内核在外核中产生定向运动。由于参加相对均衡的大陆壳数量不同、宕石圈的强度不同,陆壳与陆充、陆克与洋壳之间将产生不同幅度的垂直运动。这为解释全球海面变化不一致性提供了另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五千年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型块状滨珊瑚的生长上限充其量只能达到大潮低潮面,礁坪面成为古高海面的极好标志。多数学者认为,5000aB.P.以来南海周边曾有3-6m的高海面。但南海曾否有古高海面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作者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恒春半岛珊瑚礁的考察,实测礁顶面的高程,钻取岩芯样品做(14)C测年,并收集大量古高海面礁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同它的周边情况一样,确实出现过至少比现今高2-3m的高海面。 相似文献
16.
古海平面变化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海平面变化研究可分两个阶段. 早期(17世纪—1950年):以收集资料为主,并提出了海平面变化是由于地壳运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引起;同时冰川作用与海平面升降关系理论已趋成熟.现代(1950年至今),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海平面升降原因及机理;先后提出并完善了冰川说、板块(洋脊增生)说、黄道面变化和地球绕银河系中心运转的周期变化说等.2.海平面变化的旋回性划分及各级旋回的大小确定.3.海平面变化旋回的同时性以及它在地层对比方面的应用.4.各地史时期海平面变化的旋回性研究.5.海平面变化与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地球科学进展》2017,(11)
海平面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而且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和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只有了解海平面变化历史,发现和掌握海平面变化规律,才能建立可靠的海平面变化模型,提高未来海平面变化的预能力。巽他陆架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界,位居世界陆架面积第二,陆架宽,坡缓水浅,对海平面变化敏感,是研究海平面变化的理想之所。简要介绍了海平面重建的方法,回顾了巽他陆架区域不同地质时期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成果:总体而言,上新世巽他陆架海平面比现在高50~100 m,之后随两极冰盖发育海平面逐渐下降,在第四纪海平面受冰盖消涨影响而周期性升降,波动幅度达130 m,记录较多的全新世研究显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以及中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近代观测表明最近200多年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并且自20世纪开始上升加速。同时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区域造成的结论差异说明海平面重建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时空分布的多变性。 相似文献
19.
露头剖面层序中的海平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的沉积研究中,常常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反映相对海平面变化的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 相似文献
20.
新的沉积学研究指出在美国大陆中部宾夕法尼亚世海平面的变化范围为32~160m,但是,根据Moore,Heckel和Gerhard各自建立的模式得出其平均为75.5m,96.4m和86.0m。在美国伊利诺斯盆地,宾夕法尼亚世海平面变化为17.2~30.0m,在美国中阿巴拉契亚盆地,则为20~31.0m。在大陆中部,宾夕法尼亚世5%~20%的海平面变化是由构造沉降引起的,几乎70%是由60m(+/-15m,Growley和Baum,1991)的冰川性海平面升降产生的,长期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