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刊编辑人员考虑到广大作者发表文章的实际需要,特将1999年(全年)~2000年(上半年)本刊被美国《工 程索引》(EI compendex)收录的论文公布如下: 1999年第1期(9篇) 岩体稳定分析的广义条分法初步探讨………………………………………………………………………杨松林,周创兵,易珍莲(27) 锚拉杆张拉力和摩阻力现场实验研究与分析……………………………………………………………李珠,王显耀,梁卫民等(48) 集中装药同步成型地下仓及砼仑壁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于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同步爆扩成型地下空间和混凝土支护层的新方法。这一方法也可用于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地基处理、大面积开挖和地下水防治等岩土工程。  相似文献   

3.
盆地压力仓的破裂作用与幕式排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廉夫  王其允 《地球科学》1998,23(6):595-599
盆地压力仓的破裂不完全是天然水力压裂作用的结果。基于断裂力学和数值模拟认为,压力仓的破裂包括2种机制:仓内沉积物的天然水力压裂和封闭层的切向牵引张裂。当仓内沉积物天然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抵达封闭层的底部时,产生切向强张应力使封闭层张裂。封闭层破裂后,流体将从仓内排出,在一个浅层压力仓中,裂缝张开及流体排出的时间在一个周期内约为10 ̄20a。  相似文献   

4.
黄全海  梁宁 《探矿工程》2015,42(7):72-77
郑州市花园路一基坑支护工程,由于场地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基坑深度范围内软弱土体的存在,护坡桩、预应力锚索、花管桩及桩前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技术的联合应用,确保了17~20 m深基坑壁及周边已有建筑的安全稳定,尤其是采用的高压一次成型锚索施工技术,解决了水位以下粉土及软弱土体成孔困难、锚索质量问题较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软土基坑变形失稳形态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土性、地下水条件下软土基坑开挖变形失稳的模拟试验, 研究了软土基坑开挖变形发展直至失稳破坏的全过程。通过试验研究, 初步认为软土基坑坑壁在无支护或支护刚度较小的情况下, 其坑壁破坏形态呈抛物线型; 在基坑开挖范围内若存在有砂性土, 且地下水位较高时, 易于发生流砂渗透破坏, 并导致了地表沉陷, 但侧向变形相对较小; 而对于因承压水引起的坑底土体隆起变形, 若不考虑土体的强度特性, 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张必辉 《地下水》1991,13(4):217-218
本文针对深井及粉细砂弱透水层洗井效果差的问题,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封闭仓式反循环捞砂逐段洗井法。通过实例说明,该法具有省时,洗井效果好等优点,能有效地解决弱透水层及深孔孔段的洗井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快速拉格朗日元(FLAC3D)数值法,考虑土钉的加固作用及土钉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模拟土钉支护施工过程.选择能够反映开挖特点的土的本构关系、开挖支护模拟过程及双弹簧土钉单元,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基底、基坑壁土体的变形响应及土钉在开挖、使用阶段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①开挖引起基坑壁变形,并导致拉伸与剪切破坏;对于拉伸破坏,应使土钉长度超过滑移面;对于剪切破坏,可增大土钉在剪出口位置的密度;②开挖完毕后,各层土钉轴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土钉轴力最大值位置可表征潜在滑动面的位置.FLAC3D能够对基坑分步开挖及支护进行模拟,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反映土钉支护基坑的真实情况,为基坑土钉支护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招远市后仓地区位于胶东半岛的北部,其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胶东台隆之胶北隆起区,区内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强烈,岩石蚀变及矿化现象比较普遍,已经发现2条矿体,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工程实例出发,介绍了土钉墙与锚索联合支护的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验证了该支护方法应用于深基坑支护中的安全合理性,并根据在施工过程中揭示的地下土体情况及时调整支护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发挥基坑信息化施工的优点,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是我国著名胶东金矿集区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之一;近十年来,地勘单位与科研院校针对该成矿带深部资源的预测与勘查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提出了阶梯式成矿模式。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断裂带主裂面整体较陡,主要沿不同岩体的接触面进行展布,从上至下整体呈现逐渐变缓的趋势,构造蚀变带纵向上呈"S"型或反"S"型的张裂处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区域内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主裂面的下盘。对断裂带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的分析显示,断裂带北部在三山岛地段走向NE以张剪性为主,赋存矿体延深大于延长;而在南部新立地段和仓上地段之间断裂带走向近NEE以张性为主,赋存矿体延长大于延深。针对三山岛-仓上成矿带南部与北部成矿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布设探矿工程,南部布设工程走向间距可大于倾向间距,钻孔相对较浅;北部布设工程倾向间距可大于走向间距,钻孔相对较深。  相似文献   

11.
基坑开挖受周边环境影响亦越来越复杂,常规的支护方式,如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桩锚等工艺已不能完全满足某些工程的开挖需求。地下连续墙这种成熟工艺,在北京地区由于岩土工程的区域性,其应用相对较少。本文就地下连续墙在北京地区的施工工序和施工特点进行总结,作为北京地区类似施工问题处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由于地下连续墙既可用作地下工程的防渗挡土结构墙,又可用作建筑物的承重基础墙,所以已成为地下工程的一种基本的选择方案。根据8个地下连续墙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叙述地下连续墙的导墙、成槽、钢筋混凝土灌注、泥浆处理等施工工艺,并列举了3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支护中冻土墙力学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东兆星  崔广心 《岩土力学》2002,23(5):622-626
人工土冻结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国内外重视。对冻结法设计中冻土墙厚度的各种确定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另外,还阐述了冻土墙稳定性、可靠性设计的思路和具体内容,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皖南山区高路堑边坡的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本健  章学义 《安徽地质》2002,12(4):248-251
主要介绍皖南山区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支撑渗沟、喷射混凝土锚杆、浆砌片石护面墙等方法联合加固公路深路堑边坡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市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穿越f3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地裂缝错动作用下分段地下综合管廊的变形与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地裂缝错动作用下地下管廊顶板竖向沉降变形整体上呈现反“S”形特征,其变形量随地裂缝错动量的增大而增大;管廊结构纵向变形大致可划分3个变形段即下盘翘曲变形段、不均匀沉降段和上盘整体沉降段;在管廊设计使用寿期100 a内地裂缝错动量为50 cm时,管廊接头部位顶板的水平位移在地裂缝带处达到峰值,为4.1 cm,而底板水平位移为3.2 cm,管廊接头部位易发生张开、错位破坏现象,应予以加固;在地裂缝带附近,上盘管廊底板的接触压力减低至0,存在底板脱空现象,应预留注浆孔便于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处理,而下盘管廊底板的接触压力则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当地裂缝错动量超过20 cm时管廊结构顶、底板的拉应变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管廊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拉张破坏。研究结果可以为西安市及其他地裂缝发育区地下综合管廊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物理模型土钉墙的破坏性试验获得的土体的基本参数和模型的尺寸为基础,应用FLAC3D软件建立土钉墙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并监测该过程中的土钉墙墙体沿深度方向水平位移情况和各层土钉的轴力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支护过程结束后,在墙顶分级施加竖向荷载直至墙体产生较大变形,研究了土钉墙在超载状况下的工作状况以及破坏过程,并与物理模型土钉墙的破坏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开挖过程中墙体水平位移底部大于顶部,呈“勺形”分布;墙体水平位移最大处附近的土钉轴力也最大;粉质砂土土钉墙变形超过基坑开挖深度的4‰后,墙体的稳定性会极大降低;粉质砂土土钉墙没有下卧软弱层时,在地面超载作用下其破坏形式为体内破坏,表现为部分土体沿滑裂面向下滑动。  相似文献   

17.
陈宇  唐军 《上海国土资源》2005,(1):21-24,45
该文就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和沉桩挤土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简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振动锤沉拔钢护筒与旋挖钻机钻进工艺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振动锤适用于软土地区各种施工环境和各类桩型,包括陆地、水上、水下的打桩、拔桩、沉箱作业,地下防渗墙、土壤压实优越性,也发挥了旋挖钻机施工速度快的优越性,同时也拓宽了旋挖钻机对软土地区施工的领域,提高了旋挖钻机施工软土地区桩基的效率和质量,为旋挖钻机施工类似地层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格形地连墙与软土相互作用的离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广柱  徐伟  陈宇 《岩土力学》2011,32(Z1):134-140
格形地下连续墙(GCRW)是一种常用于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的新型支护结构,该结构与软土的相互作用是必须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结合背景工程,首先进行了格形地连墙模型的设计和试验方案的制定,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了分步开挖基坑时格形地连墙和软土的相互作用,并把测定结果与朗肯土压力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土压力基本上呈现线性变化特征,格形地连墙因基坑开挖引起的前墙内侧土压力而产生变形和位移;格形地连墙和格子内的土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土压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受力特征与重力式支护结构相似。支护结构处于最不利状态时,主动区土压力介于朗肯静止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之间,而被动区土压力大于朗肯被动土压力,前墙没有倾覆是因为受到了隔墙拉力  相似文献   

20.
谢贵明  李洪 《吉林地质》2014,(3):116-119
结合吉大二院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论述了长螺旋成孔压灌混凝土成桩后反插钢筋笼的施工工艺,介绍了配套振笼器装置的反插钢筋笼工作原理及施工工法预案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