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方法介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遥感监测方法多种多样。但为了确定变化类型,要引入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遥感分类方法一直是遥感技术方法研究的重要领域。迄今为止,目视解译仍是成功的分类方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目视解译分类与计算机自动分类将协调发展。我国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目视解译、计算机自动分类及目视解译与计算机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目视解译的方法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高分辨率传感器的相继问世,利用多平台遥感数据融合进行监测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分类、监测精度。我国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研究正深入开展,并将在计算机信息提取及监测方法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利用变更手段比较落后,精度难以保证,基础资料已经无法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实践证明,利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应用大同市新荣区的遥感影像,建立起了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解译标志,为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作好准备。并利用SPOT-5的2.5m全色数据和l0m多光谱遥感影像的融合数据,集合外业、内业土地更新现状调查的数据,采用了监督分类及目视解译的方法,完成了土地更新调查的基本图件,充分显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详查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遥感技术则可以快速获得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信息的多元分析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处理、分析空间信息,已成为研究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中,我们先后应用了传统目视解译方法、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多源信息复合分析等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表明: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在分类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调查和土地管理的技术方法。我国从1996年起开展了全国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在1984年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引言 基础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的使用历史较久,早期主要使用航空照片目视解译地层、岩石和构造问题;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和微机技术的普及,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处理和地质信息提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构造、矿产信息、特殊地物提取和计算机自动分类等方面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阐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方法,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土地执法等提供方法、手段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先后历时3年,积累的数据成果能为相应专题地图编制提供数据基础。采用人工综合与计算机自动提取土地利用图斑,多种计算机自动综合相结合缩编基本农田要素,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耕地图斑坡度分级等关键技术,在多种专业制图软件相互配合下,将大比例尺的湖南省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数据、耕地坡度数据编绘成1∶80万湖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图、湖南省基本农田分布图和湖南省耕地坡度分级图,能宏观、直观展示湖南省土地利用情况、基本农田分布情况和耕地坡度分级情况,更好为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与耕地潜力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内外业工作的作业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了目视解译与自动分类相结合的模式,分析了外业调查中可能应用的几种模式的特点,对不同的作业模式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9.
新型土地利用变更与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当前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的现状及现实要求。总结了新一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对土地利用变更与管理软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基于SuperlMap的土地利用变更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就基于SuperMap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该解决方案成功地应用于柳州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及土地利用数据更新与管理。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新一轮土地变更大调查提供了全面技术和软件解决方案,为国土资源行业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提供了成功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兖州煤田采煤塌陷地、积水区范围及面积、煤矸石山位置及占压土地面积等,采用遥感技术以CBERS遥感数据,遵循《1∶5万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DZ/T0190-1997),地面分辨率20m,图像成图比例尺1∶5万,经计算机合成的假彩色片和增强处理,根据片种和工作需要,采用直判法、对比法、邻比延伸法、证据汇聚法、逻辑推理法、水系分析法、影纹分类法和综合景观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采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遥感资料综合处理、室内解译与野外验证互相结合。提高了野外调查的质量和针对性,缩短调查周期。  相似文献   

11.
R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遥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我国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对一些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监测,为国务院出台11号文提供了技术支持。1999年以来,我国开始采用高分辨率、多时段卫星数据开展了国土资源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1、引言陆地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传统上主要有Landsat系列(美)、SPOT系列(法)、IRS(印度)、ALOS系列(日)、RESURSO1系列(俄)、中巴系列等。这些卫星的特点是多波段扫描、地面分辨率为530m,它们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并且在土地利用调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类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只能进行土地利用情况的粗粒度分类。随着技术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如表1),它们能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更清晰  相似文献   

13.
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做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提出了实用的办法和建议。同时指出:逐步完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成果,对土地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将要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土调查遥感40年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摸清其数量及分布状况,长期以来都是遥感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40年来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围绕高分辨率影像的特征提取、大范围影像的样本获取、多时相/多传感器影像的迁移学习以及多源异构数据融合4个方面介绍了相关进展情况;接着归纳总结了现有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国土调查中面临的4个挑战:① 高分辨率影像分类存在如何定义、选择、挖掘高级特征的问题;② 国土调查中的遥感数据集规模庞大,存在着类间不平衡和类内多样性,为这种复杂数据集获取足够、均衡、多样化的样本集是一个巨大挑战;③ 对于多传感器/多时相影像,如何低成本、及时地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是值得考虑的问题;④ 从土地覆盖到土地利用存在语义鸿沟,如何合适地引入语义信息以弥合语义鸿沟需要被考虑。最后,本文对国土调查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后的土地资源状况.全省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构成;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实地相一致;全面实现新旧土地分类的转换。为了保持土地更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为土地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详实的土地数据,对土地更新调查后的农村日常地籍管理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际,指出并分析了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做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提出了实用的办法和建议。同时指出:逐步完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成果,对土地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将要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红英  侯颖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1):50-51,53
1土地调查成果的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全市土地总面积12193.85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5%),南北纵距145km,东西横距146km,现辖1区8县,15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6864个村(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885.83万。根据1999年启动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分类,土地调查包括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及地籍信息公开查询规范化建设、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7个项目和数字国土工程中全国1:1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底,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要求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工作,其中,要求浙江省作为东部地区,在2008年上半年基本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束以后,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建立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新机制,维护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展土地实时变更调查,探索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按新土地分类标准对现有土地利用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查清土地资源情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满足土地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以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下简称土地详查)成果应用和历年土地变更调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