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严城民  王辉 《云南地质》1996,15(2):118-123
高黎贡山变质带南段的多期变质作用特征严城民,王辉(云南地勘局区调所)自1992年以来,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第九分队在该区进行1:5万区调工作,在高黎贡山变质岩带中获得了大量可靠的叠加变质资料。初步认为:高黎贡山变质岩带至少存在晋宁期(区域动力热...  相似文献   

2.
徐惠芬  J.G.Liou 《地质学报》2001,75(3):371-378,T003,T004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广泛分布有花岗片麻岩-花岗岩系列,有关其形成的时代和成因机制长期存在争议。岩石露头表现为强烈的片麻理,并且多数和榴辉岩及榴辉岩相岩石密切伴生。其岩石类型有变化,从斜长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演化到花岗岩。矿物和地球化学变化也较大。从残留的高压和超高压矿物及其退变质反应等。说明它们中有部分曾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该变质部连云港地区4个二长花岗片麻岩-花岗岩岩体中精的单颗粒锆石,运用Pb-Pb法(质谱计双带源逐层发-沉积法)和U-Pb法(离子探针SHRIMP分析),获得的年龄值跨度大,从859Ma到150Ma,分别属于4个年龄段(时段),但是主要数据集中在600-859Ma和220-250Ma两个时段,锆石的形貌特征研究显示,这些花岗片麻岩-花岗岩是苏鲁高压变质带中长期演化的产物。其物质来源与古元古代,乃至太古变质表壳岩密切相关。元古代大量岩浆结晶型锆石指示了当时存在强烈的花岗岩浆活动,导致大量花岗岩类岩石的形成。古生代(加里东期)和中生代早期(印支期)分别经历了变质作用,尤其是印支期,至少一部分和榴辉岩源岩一起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并且伴随有地壳部分熔融,引起又一次花岗岩浆活动,再生花岗岩,该区南部东海地区尤为明显,中生代晚期燕山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对花岗片麻岩也有影响,其中新元古代和印支期则是花岗片麻岩及至大别造山带中两个重要的地质构造时期。  相似文献   

3.
苏鲁造山带南缘岩石—地层格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潘明宝  陈火根等 《地质通报》2002,21(12):848-854
系统总结了苏鲁造山带南缘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将东海杂岩分解为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东海岩群和变质侵入岩。东海岩群由毛北岩组、演马场岩组、武强山岩组、虎山岩组和摩天岭岩组构成;变质花岗质侵入岩分为早期面状侵入体和晚期点状侵入体,超基性岩包体分为北西许沟岩带和南东蒋庄-岗尚岩带,变质杂岩呈一系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岩块分布,超高压变质岩块划分为4个岩片,密集发育晋宁期韧性推覆剪切带,后期普遍为印支期滑脱韧性剪切带叠加,形成复杂的韧性剪切系统。  相似文献   

4.
早前寒武纪多期变质变形区的韧性剪切带,根据其与变形变质的关系可分为(1)早期主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主期韧性剪切带;(2)晚期叠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叠加韧性剪切带。主期韧性剪切带糜棱岩,退变质和新生面理等标志,其高应变特征主要通过岩石中片理和线理发育程度,矿物定向程度,矿的粒度及应变大小表现出来。由于主期声望生剪切带内的片理和线理及矿物组合与围岩中的相同,因此相同岩石的  相似文献   

5.
北疆变质作用与构造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额尔齐斯构造带内的地质体,其空间上的展布格局是长期的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交错进行的结果,形成多期次多型式的变质叠加和构造叠加的产物。一、地槽阶段1、与冒地槽有关的变质作用属于这一类变质体是哈拉斯变质地带。恢复原岩为泥质砂岩,轻微变质,形成复理石建造。强烈的劈理化。劈理面平行褶皱轴面。新生矿物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分析表明:北部榴辉岩相峰期变质时代为226~230Ma左右;北部塔儿河一带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经历过印支期变质事件;大别山北部与南部超高压岩石中一致的(226~230Ma)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年龄表明,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部分岩石也曾作为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在印支期发生过高压或超高压变质作用;本区锆石发生过两期变质增生事件,一是印支期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另一期是燕山期热变质事件;榴辉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为晚元古代;锆石U-Pb年龄可用多期变质增生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徐家堡子地区以黑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2.47Ga)为围岩的上壳岩(>2.98Ga)包体中,发育几条近东西走向的韧性变形变质带(2.7Ga)。研究表明,该韧性变形变质带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舒缓波状,发育糜棱叶理、矿物线理和S-C组构。带内的糜棱片麻岩矿物成分复杂且多世代矿物共存。变形前以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和石英矿物组合为代表,形成温度为500~520℃,压力为0.4GPa;韧性变形同期以夕线石、石榴石、石墨、黑云母、斜长石和石英矿物组合为代表,形成温度为630~700℃,压力0.58~0.72GPa;变形期后以十字石、石榴石、斜长石和石英矿物组合为代表,形成温度为586℃。形成了一条顺时针演化的pTt轨迹。这种复杂的糜棱片麻岩是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变质核部杂岩分布于新疆巩留县那拉提山山脊北侧,整体沿那位提南缘构造带北侧呈近东西向展布,为一套由高级变质表壳岩、灰色片麻岩组成的早前寒武系高级片麻岩系,历经多期不同构造体制变形变质改造与再造,形成多相片麻岩系,并呈长垣状变质核部杂岩隆升,构成那拉提造山带的核部构造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9.
江西九岭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部,发育的中元古代地层为一大套以砂泥质为主、含少量火山物质的复理石建造。经历了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在地质体中留下了丰富的地质事件信息。本文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探讨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过程,主要论述了褶皱变形构造、韧性剪切带、脆性变形构造、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其变形变质事件的演化序列划分为:四堡一晋宁变形变质构造期,加里东变形变质构造期,海西─印支─燕山─喜山变形变质构造期。  相似文献   

10.
潘明宝  陈火根 《江苏地质》1997,21(4):212-219
东海片麻岩杂岩区变形变质作用具长期复杂的演化史,发育多条多期次不同性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在剖析了榴辉岩构造变形序列,片麻岩构造变形序列的基础上,结合图面分析,建立了东地区构造变形序列,划分了九个期次的变形。  相似文献   

11.
高黎贡山变质岩带中(腾冲大蒿坪地区),原划归古元古代高黎贡山岩群中广泛存在的变质深成岩类,原岩实际为早白垩世(163.5±5.7 Ma)花岗闪长岩和晚白垩世(74.0±2.0Ma)二长花岗岩类,属变质的燕山期深成侵入岩,可划分为扬飞水角闪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芹菜塘花岗片麻岩两个变质地体单元.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形成于造山前期同碰撞火山弧环境;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侵入岩形成于造山前期碰撞造山环境,并沿断裂带强烈侵位.原岩经喜马拉雅早期韧性剪切带动力变质,变质强度达高绿片岩相或低角闪岩相,形成花岗质片麻岩类,喜马拉雅中期叠加脆韧性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时代究竟是印支期还是新元古代争议始终很大。对山东胶南地区超高压变质带中超镁铁岩和榴辉岩的锆石激光拉曼、阴极发光和离子探针原位定年的研究获得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的时代为印支期。其中超镁铁岩含柯石英锆石的年龄为221±12Ma,该深成岩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581±44Ma)。此外,锆石中另有约400Ma年龄记录,可能代表岩石形成后另有一期热事件。榴辉岩的下交点年龄为228±29 Ma,与超镁铁岩含柯石英锆石年龄一致,代表超高压变质时代;上交点为中元古代(1821±19Ma),代表原岩年龄,后者与其片麻岩围岩时代相一致,说明榴辉岩是原位俯冲。  相似文献   

13.
李伍式铜锌矿是四川西部一个重要的含锌富铜矿床类型。位于九龙江浪穹隆状变质核杂岩中心地区,含矿地层为中元古界李伍岩群—火山沉积岩建造,形成于中晚元古代扬子陆台边缘裂离带一分支裂谷带内。变质改造成矿是伴随印支—燕山期区域造山运动在穹隆成穹过程中李伍岩群经受挤压与伸展构造作用而变形变质,其中所含火山热液沉积的原始矿源层在变质改造作用下重新富集成矿,属海底火山热液—变质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四川丹巴穹状变质地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西部丹巴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地质构造是穹状变质地体的发育。华北、扬子和羌塘三个板块之间的南北向和东西向双向收缩,引起区内发育了大小不等的十几个穹状变质地体,自北而南有马奈、春牛场、丹巴、公差、格宗等变质穹隆。多数穹隆的核部出露的是前寒武纪的片麻岩和混合岩,例如春牛场侵入体。其中的片麻岩原岩、黑云母和角闪石质片麻岩均属本区最老的岩石。它不整合于志留纪地层之下,年代学研究证明其年代属新元古代(大约865~785Ma)。混合岩从形态上说,多为条带状,偶见角砾状的角闪石质混合岩。但是也有不少穹隆,核部是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研究证明,它们大多属于S型花岗岩,仅个别为I型。穹状变质地体的外围变质带可分三类:(1)巴罗带型区域递增变质带,有的显示变质带的倒转;(2)巴肯型变质带;(3)低级区域变质带,多数是中压绿片岩相。巴罗带变质的泥质岩,多数变晶矿物如黑云母、十字石、石榴石均具早期低级变质矿物的定向包裹物,显示明显叠加变质的信息。变质泥质岩的∑REE=(195~274)×10-6,(La/Yb)n=0·811~1·917。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具Nb、P、Ti负异常,显示大陆地壳的特征,是陆缘碎屑物质区域变质产物。巴肯带出露于丹巴以北,主要变质泥质岩是夕线石片麻岩类,常见铁铝榴石而少见堇青石,说明原岩富铁贫镁,局部出现锌铁尖晶石。由北侧的巴肯带到巴罗型变质的公差穹隆到南部的格宗穹隆变质带是从高温到低温连续变化的。因之,我们倾向于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东南缘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呈NE向分布的低—中压区域变质带,总体是一条热轴,垂直走向,向东南温度逐步降低。据前人同位素年龄资料:M1巴罗型区域变质发生于约210~205Ma,马奈花岗岩U-Pb锆石年龄为(197±6)Ma。M2巴肯型变质与岩体侵入有关,年龄约为164Ma。M3喜马拉雅期重结晶的黑云母年龄约为30Ma。总之,丹巴变质穹隆的形成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质构造演化中重要的一幕,其主要活动期起于印支晚期最后结束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和挤出。依据低压高温变质带的空间分布,推测本区印支末期存在一NE向的热轴,同时也是S型花岗岩体的出露区。至于木里一带穹隆与丹巴穹隆在变质程度上的差异,应当归因于印支晚期的陆壳增厚过程中,北倾南倒逆冲剪切造成区域热流的不均一性。也说明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在喜山期隆升之前具有复杂的构造变质历史。  相似文献   

15.
苏鲁造山带南缘基础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鲁造山带南缘发育的超高压变质成因的榴辉岩带是整个中国中部造山带折返抬升最高部位,具有较典型的造山带根部特征。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区内发育岩石地层有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东海岩群、中新元古代锦屏岩群和云台岩群,呈一系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岩块分布,岩石中密集发育晋宁期韧性推覆剪切带和右形走滑韧性剪切带,后期普遍为印支期滑脱韧性剪切带叠加,形成复杂的韧性剪切系统,是阜宁期华北板块南缘地体拼贴B型俯冲碰撞作用、晋宁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软碰撞作用和印支期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A型俯冲碰撞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抱板杂岩(抱板群)是海南岛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记录了多期构造热事件,是研究海南岛大地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海南岛冲卒岭地区抱板杂岩变质沉积岩、变质基性岩和伟晶岩脉的锆石和独居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来确定抱板杂岩所经历的多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所代表的构造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抱板杂岩主要由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花岗质片麻岩和变质基性岩组成,经历了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1.3~0.9Ga)、早古生代(470~440Ma)、三叠纪(~230Ma)等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构造热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有关;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与东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增生造山作用有关;三叠纪构造热事件是印支陆块与华南陆块碰撞拼合的远程响应。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和区域对比分析,认为海南岛与印支陆块具有相似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多期构造热事件的记录,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华夏地块浙西南八都群片麻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八都群片麻岩中的碎屑锆石普遍发育~1882 Ma的(变质)增生边,而侵入八都群花岗岩的结晶时代集中在1861~1841 Ma。综合本文及前人获得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可知,华夏地块在古元古代晚期(1890~1850Ma)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事件,该期造山很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作用密切相关,华夏地块可能为Columbia超大陆的一个陆块。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在八都杂岩中获得了三叠纪变质锆石年龄(235±1)Ma,综合前人发表资料可知,这些古元古代基底岩石遭受了强烈的印支期改造,可能与华南大陆印支期造山作用相关。然而,关于古元古代基底的三叠纪变形变质、抬升和出露过程及其与印支期构造演化的内在联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秦岭勉(县)略(阳)缝合带及南秦岭地块的变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将变质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相结合,将造山过程与变质演化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勉(县)略(阳)缝合带的康县—高川段变质动力学特征及其与佛坪递增变质带的关系,认为该区变质作用时空演化特征表现为:不同构造环境同时出现不同类型的变质(如俯冲、拉张等),同一地带不同时期或阶段变质类型的叠加(如俯冲与碰撞),不同地段具差异抬升的历史等特征,从而导致变质类型在空间上的复杂性。这一结果也表明勉略带是一复杂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其内部不同的一系列构造岩片早期曾有不同的变质演化历史,后期经历了相似的变质叠加,最后在构造作用下差异抬升。该区变质作用演化可细分为4个阶段:主体发生于海西期并延续至印支早期的拉张变质作用阶段,晚海西—印支期俯冲变质作用阶段,印支晚期碰撞变质作用阶段和印支末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和动力退变质作用阶段。勉略缝合带康县—高川段不同岩片及佛坪递增变质带的PTt轨迹研究,揭示了它们不同的变质动力学演化及俯冲、碰撞、拆沉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机制,也反映了缝合带是由不同层次、起源和环境的岩石经构造作用混杂而成,并经历了后期差异隆升剥蚀历史。  相似文献   

19.
哀牢山韧性剪切变质带类型划分及岩石分类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林 《云南地质》1994,13(4):371-378
本文将韧性剪切变质带按其形成地质背景划分为三个类型:(1)低温(浅层)韧性剪切变质带;(2)中温(中层)韧性剪切变质带;(3)高温(深层)韧性剪切变质带。哀牢山变质带中深变质杂岩区的主体属于中高温韧性剪切变质带,并有低中温韧性剪切变质带叠加。滇西其他地区如点苍山、高黎贡山、崇山、西盟及腾冲─瑞丽等地的中深变质杂岩区的基本地质特征与哀牢山变质带相近,因此,仍属于韧性剪切变质带,其类型划分与分布特征都与前者相似。本文提出韧性剪切变质岩石分类命名建议方案,根据滇西各韧性剪切变质带中的各类混合岩,绝大部分是构造片麻岩类,提出了两类岩石的对应名称。  相似文献   

20.
罗田片麻岩杂岩位于大别造山带腹地,东、西大别变质带之间,面积约6000km2。主要由一套花岗片麻岩系组成。它们经历过早期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和晚期低角闪岩相叠加变质。该杂岩的原始建造以古老变质变形侵入体为主,与其周边构造变质单元的原始建造迥然不同,后者皆为沉积型或火山-沉积型原始建造。罗田片麻岩杂岩与其周边环境的地质特征不一致,是个造山带规模的外来变质地体。其下存在广泛的低密度岩层,相当于混合岩化或花岗岩化的硅铝质岩系。罗田片麻岩杂岩是华南、华北陆块碰撞期间,可能曾经存在的古岛弧深成岩系发生深变质强变形,并在仰冲机制作用下,于 地壳深层次拼贴到高压/超高压碰撞混杂岩之上的,具有推覆体属性的构造岩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