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在近几年刺参(Apostichopus japnicus Selenka)育苗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每年六月底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一些稚参培育池中,猛蚤(Microsettela sp.)大量繁生,使稚参大批死亡,有时在二、三天内全部复灭。猛蚤危害之烈,引起我们的关注。过去许多单位,曾在刺参育苗池中发现有猛蚤繁生。河北省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曾提出用敌百虫杀灭猛蚤,但未见详细报导。本文就猛蚤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观察。试验用猛蚤标本为一种。  相似文献   

2.
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是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给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项目。今年三月国家水产总局组织力量对这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四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忐对我国对虾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3.
海参和海胆的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参的增养殖已在我国开展起来,我国进行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人工育苗研究始于1954年,与此同时,对刺参的生态习性及放流增殖等,也进行了试验。到70年代初,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8年全国已有6省26个单位,进行了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增殖工作,研究对象不仅是单一的刺参,还有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海参做为一种名贵的海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报道全世界有海参约1100种,我国发现有100  相似文献   

4.
影响刺参幼体发育与存活率的主要因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隋锡林 《海洋与湖沼》1989,20(4):314-321
本文根据1979~1986年间刺参人工育苗试验结果,综合讨论了多年培育刺参幼体中涉及的幼体密度、饲料类别、附着器材质等主要因子对幼体成活率及发育变态为稚参的影响。结果表明:把握好上述因子及参数,可提高幼体的变态率及稚参的单位面积(1m~2,下同)出苗量,确保良好而稳定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是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给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项目。今年三月国家水产总局组织力量对这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四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对我国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成功作了“这才是值得大力表扬的科研方向”极为重要的批示。  相似文献   

6.
《海洋科学集刊》1976,(11):173-184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参纲中仅少数种可食用,其中,刺参是食用种中最佳的一种。我国河北、辽宁、山东、江苏等省沿海均有分布,但自然资源数量较少,产量较低,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人们对刺参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十分重视。 195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河北省海洋水产试验场曾成功地进行过刺参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研究工作。近年来,特別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兴起,刺参的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大进展。 我们三结合试验小组就是在这大好形势下成立的,实验点设在长岛县砣矶公社后口大队,于1972年开始工作。四年来,试验逐步深入、扩大,基本上掌握了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和幼参培养方法。人工孵化的幼参,经两周年在池内的试养,性已成熟,并于1975年诱导产卵成功,育出稚参;同时,在产卵后于10月中旬进行了加工干品试验,以摸索养殖生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最近,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与日照水产研究所有关同志研究的真鲷人工育苗喜获成功,通过了省级验收。有关专家、学者、教授一致认为:真鲷人工育苗技术的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是我国真鲷养殖发展的一项突破。真鲷(俗称红加吉鱼),是我国名贵海产鱼类,以体色艳丽、肉味鲜美著称。多少年来,由于过量捕捞,自然资源锐减,市场供应奇缺,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广大群众不敢问津。  相似文献   

8.
鲍鱼作为‘海八珍’之冠,以其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医药疗效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食客,其市场价格高达每公斤500多元,鲍鱼养殖热潮也因此在沿海各地蓬勃兴起。今年以来,荣成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针对当前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成活率低,养成中易发病,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与山东寻山水产集团总公  相似文献   

9.
长岛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魁蚶自然海区采苗技术研究”项目,经两年系统的试验研究,目前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鉴定。魁蚶是一种双壳类的大型埋栖贝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其产品在日本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近年由于捕捞过度,魁蚶自然资源近于枯竭,因此,恢复这项资源,开展人工底播增殖是今后发展水产业的一个重要措施。为解决人工增养殖所需的苗种,国内目前已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研究,长岛县水产研究所于1991年开始进行的魁蚶自然海区采苗,也是解决苗种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由威海市水产局主持召开的裙带菜海上育苗直接养成技术于1988年2月14日在威海市石岛镇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水产学校等单位的十多位专家、教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预期指标,研究成果可靠,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育苗养成效果好等优点;改变了裙带菜传统的养殖方法,创立了一条技术先进、操作简便、效益明显的新养殖工艺。专家们建议,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此项技术,把裙带菜养殖生产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海珍品育苗场与山东省水产研究所共同研究利用藻类池进行真鲷鱼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全面开发和多层次综合利用藻类池及对虾育苗池进行海水鱼育苗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磁化水在郊孔扇贝人工育苗上的应用研究”项目经过3年的刻苦攻关,日前在山东省文登市海水养殖二场通过省级鉴定。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水产学校、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等8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11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属国内领先水平。由文登海水养殖二场和青岛海洋大学共同承担的磁化水人工培养林孔扇贝苗项目,主要是在育苗池的进水口安装一磁化器,水进地时经磁化器将水磁化,使之变成活水,从而改善了扇贝育苗的水质,促进了亲贝性腺发育和幼虫健康发育,与普通育苗方法相比,可提高…  相似文献   

13.
褶牡蛎秋季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潭县竹屿水产苗种场于1991年lO月11日~11月26日进行了褶牡蛎秋季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培育出800~1000μm稚贝276×10~4粒。现简介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刺参增养殖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价格高、市场容量大.为开发近海这一资源,原农牧渔业部曾于80年代初组织全国刺参增养殖技术攻关并取得重大成果.大水体刺参人工育苗(0.5cm)技术突破3000头/M2以上,地播增殖也有创新技术,为刺参增养殖生产奠定了基础.此后的近20年来,广大渔民和科技工作者的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使这项技术不断丰富与完善.参苗育成量逐年增多,仅长岛县年培育量就达6000-8000万头,育苗水平也大有提高,不少场家已达4000-5000头/M2,而且苗种的规格质量也更高(体长1cm以上).增养殖方式也从单一的潮下带地播增殖发展为多种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人工育苗时,目前多采用亲参自然产卵、排精而获取受精卵。在高温季节,如亲参排出的精卵过多,会引起水质的败坏,致使受精卵不能正常孵化。因此,研究精子浓度对卵受精与孵化的影响:研究卵排出后其持续时间对受精、孵化的影响等将对完善刺参育苗工艺、搞好受精、孵化提供重要依据。 菊地等在研究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采卵技术时,研究了精子浓度及卵持续时间与温度的关系。二岛研究了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是我国珍贵的海产经济动物之一。多年来,自然资源日趋贫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大力发展“海珍品”养殖事业,我国沿海的科研单位和地方养殖埸都在积极摸索人工培育的规律。在复杂的人工育苗过程中,为幼虫选择适宜的饵料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郑严 《海洋科学》1978,2(2):59-59
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Bohlin)是水产经济动物幼体及其成体的重要饵料之一。随着鱼、虾、贝类人工育苗的迅速发展,对活饵料的人工培养要求日益迫切。几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仿刺参采苗板时期细菌的多样性,对分离自仿刺参采苗板上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生树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9株海洋细菌,鉴定为7个属,包括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 sp.)、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Cobetia属、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sp.)和海洋螺菌属(Oceanospirillaceae sp.)。从海洋环境中分离筛选细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仿刺参育苗时期进行细菌种类的鉴定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仿刺参的水产养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省日照县水产研究所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合作承担的河蟹工厂化育苗研究,今年4至5月份在日照县石臼所取得了显著进展。该项研究共进行了两批试验,在总水体约120立方的7个室内水泥池中,第一批全人工培育出1280万只中华绒螯蟹苗,平均出苗率为10.7万只/米~3;在同样条件下,第二批又培育出蟹苗1508万只,平均出苗率为12.7万只/米~3,最高一池出  相似文献   

20.
虾夷扇贝主要产于日本部沿海的水产资源品种,是较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为冷水性贝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特点,为世界扇贝产量中的主要品种。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1980—1982年先后四次从日本引种亲贝,并在1982年首次获得人工育苗成功。1983年列为辽宁省科委攻关项目,1984年列为农牧渔业部水产局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