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气象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关怀在气象节目中的体现,以及气象节目怎样更好凸现人文关怀几方面来探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气象短信即传送气象信息,又蕴含着气象服务的浓郁的人文关怀,因此正确使用词语尤为重要.遗憾的是,部分气象短信中存在用语不当、内容表述不够准确简练等问题,并分别举例进行论述,期望引起气象短信编写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气象预报服务用语以人为本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气象服务一些用语在不同场合使用产生一些误会的分析,提出了气象服务用语要与人文关怀和当时民众的应对天气变化的感受融合起来的思路,以提高预报报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亚运气象服务为背景,结合近年佛山气象部门及广东省内部分气象部门的新闻报道经验,从紧扣天气变化、贴近市民生活、彰显人文关怀、融入亚运元素等几方面探讨了亚运气象新闻的写作方法,为亚运气象新闻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转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更加需要及时了解气候信息、掌握气象知识,提供气象服务,提高科学应对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而对于主要传播者,气象主播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本文主要浅谈气象主播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定位. 2气象主播的独特性 不同节目的主持人都有由其节目的定位而限定的专业领域,相比之下,天气预报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定位更加的明显,突出"气象"两个字,气象科学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应用广泛,天气预报节目及气象主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电视气象节目遍地开花,如何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使受众在获得气象信息之余还能感受到气象节目的电视魅力,需要对节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编排和包装。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各色语言组成,本文将从文稿语言、画面语言、肢体语言和背景音乐这4个方面来诠释各色语言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袁军 《气象》2002,28(S1):5-10
自从1997年元月1日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制作的天气预报节目在浙江卫视首次与观众见面以来,卫视气象节目的片头经历了三次改版。每一段新片头的出现,都反映出中心技术人员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一种新的认识,反映了技术人员的创意能力和电视制作水平。片头通过艺术手段展现了丰富的气象内涵和人文背景。作者曾亲身经历了三次片头改版的艰辛过程,通过对这三次片头改版工作的经验总结,提出一些片头创意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频道专业化和三网融合已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想在新的环境下创新和发展,节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有清晰明确的受众定位,然后按照受众定位确定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本文通过实例阐明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用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来满足受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针对节目定位,提出了打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象影视节目如何更好地为农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冰之 《浙江气象》2014,35(3):39-42
2006年6月26日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农业气象》节目在央视七套正式开播。浙江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从2005年开始至今在浙江七套公共新农村频道制作播出了《农情气象站》节目。农业气象影视节目成为了农民朋友获得天气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农民防灾减灾、提高产量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在全国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中,农业气象节目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9届全国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中,浙江省的《农情气象站》节目赢得了专家的广泛好评,获得全国第8名。针对农业气象节目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从加强各部门合作,提高农业气象节目整体制作水平等方面入手,结合业务竞赛中的优秀案例,探讨如何挖掘农业气象节目的潜力更好地为农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发挥市级气象影视节目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分析柳州市气象影视节目的优势,分别从加强能力建设、丰富节目内容、建立合作机制、录制专题节目、开展灾情调查等方面介绍具体的做法,并提出了融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视频编辑软件在气象影视制作中的特殊用途,并展望了它在中国气象频道落地以及本地节目插播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张磊 《青海气象》2009,(3):49-51
通过对气象节目播音主持的总结分析,通过精确定位气象播音主持的角色、注重节目播报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从七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做好气象节目主持人,最终获得气象节目受众的认可,从而使气象节目更好地服务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13.
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视气象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老百姓对电视气象节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以大洋X-9000非线性编辑系统为基础,详细讨论了非线性技术在电视气象节目制作中的各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崔昊  李芬 《广东气象》2013,(6):56-59
1993年我国气象节目主持人首次走上电视荧屏,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正式诞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讲究生活品位,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现在千篇一律的气象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观众越来越渴望看到精细化的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同时,也希望看到是一个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气象节目主持人.这就要求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展现自我,赢得观众关注,树立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展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的同时,有助于打造一个强势的电视气象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大众对气象节目的日益关注,气象科普节目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阐述了气象科普节目的创作思路,将气象知识与电视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媒介的不断增多,依托于传统媒体的电视气象节目也在信息风暴中受到了巨大挑战。文章介绍了气象影视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新环境给气象节目带来的机遇,并对气象节目及气象频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气象影视节目是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服务方式。通过对影视节目制作中的文字、数据、图片等信息处理的探索,进一步提升节目整体可视化效果,进而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浅析省级电视气象节目的基本元素与表现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广西省一级的多套电视气象节目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结合国家级节目以及其他兄弟省市的电视气象节目,总结出了省一级电视气象节目所具备的一些基本元素和主要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气象》2006,32(9):27-27
《气象大使》是辽宁电视台(卫星频道)与辽宁省气象台合作创办的电视气象新闻节目。是全国首家由气象专家主持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由气象专家解答普通百姓关心的热点天气问题。2002年4月到2004年9月,作者主持了《气象大使》节目。近两年半的时间,积累了800多篇演播稿。《气象大使说天气》一书是作者应气象出版社之约,对这些演播稿进行了删减、合并、修改、补充,编写而成。按节目设定和内容分为:春夏秋冬,节气、冷暖寒暑,雨雪旱涝,风沙雷雹,气候与物候,天气拾零,历史上的今天,谚语、习俗,知识汇集,法规、警报、规范,健康、体育,战争与气象,实时天气分析等十四个类别,谓之《气象大使说天气》。为让读者了解文稿在日常节目中的使用,另外引用已发表的《我当气象大使》、《当好气象大使》、《气象大使——辽宁卫视创新气象节目》三篇文章参考,列入本书附录。《气象大使说天气》是《气象大使》节目组几年来共同工作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刘超  许娜  游国辉 《广东气象》2019,41(1):71-73
介绍了气象图文包装系统MAX Weather的主要功能,从系统的界面管理、素材管理、性能和设计框架等方面与Weather Central作出对比,以《佛山气象》晚间节目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为例,引出MAX Weather系统的新特性及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应用技巧,针对节目业务化运行分析了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