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镜铁山桦树沟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镜铁山式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理论推导。认为该矿床为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叶尔果茹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隆起带的东萨彦—比留萨地垒中,含矿地层为古元古界阿尔哈德尔岩组第一岩段,金多金属矿体产于矽卡岩化带和多组韧性-脆性断裂破碎带内。矿区共分为7个矿段,现已圈出50余条矿体,主要产于1号—4号矿段和7号矿段,矿化分为产于矽卡岩化带中的缓倾斜似层状矿化和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岩中的陡倾斜脉状矿化,两种矿化在空间上多为交错关系,并在矿物组合、矿石构造等方面有明显区别;矿化元素主要为Au、Ag、Pb和Zn,伴生丰富的Cd、Cu、Co、Bi和S等元素可回收利用;叶尔果茹矿区的成矿作用受到地层层位和特定岩性、岩浆-火山作用、褶皱和韧-脆性断裂作用的共同控制,矿床属于与泥盆纪岩浆(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金多金属矿床。由于该矿区研究程度较低,勘查深度较浅,其深部及外围还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建德铜矿床调查研究,总结矿床成矿条件,分析控矿因素,探索矿体分布规律,确定岩浆热液成因后,提出矿液运移理论,首次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物理模拟和深部成矿预测,已均被证实,表明所采用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因矿区发现少量火山岩和硅质岩等而提出海底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经近年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年龄和流体包裹体等详细研究和开采勘查,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并据此在该矿床外围找到类似的高岭铜矿床。随着矿床研究的深入,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取得了新进展,矿床成因和成矿机制也因此得到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时俊峰 《贵金属地质》1998,7(4):274-280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山西晚期闪长岩内接触带中。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硫化物脉型及密集细脉型。矿体受体S-N向断裂、NW向断裂及裂隙构造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5.
后江桥铅锌矿具有多源,多阶段成矿特点,成矿主要与泥盆纪地层及热液作用有关,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质学,矿床成因等方面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双重性,既有来源于地层,又有来自壳幔源岩浆,成因类型属于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7.
8.
云南老新街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脖河铜矿带老新街铜矿床位于红河断裂与阿龙古-龙山断裂夹持的红河裂陷槽中。矿体呈层状、似太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 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老新街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 成矿机制,指出了矿床属于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洞沟铜矿成矿主要与变基性侵入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有关,矿体产于变基性火山层间破碎带中,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为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区和变基性岩破碎带。  相似文献   

10.
大陆裂谷是超大型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形成和分布的有利环境。在裂谷下部发育异常地幔和岩浆源。裂谷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使矿床具明显垂向分带特征,其演化时间上的长期性,脉动性和继承性便于多期成矿作用相互叠加,矿质的高度聚集。  相似文献   

11.
陈彪  赵倩  王旭敏 《江苏地质》2019,43(1):67-75
马占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溧水盆地曹王山—爱景山多金属矿(化)带的南段,矿脉产于上侏罗统大王山组一套黑云母石英粗安岩、粗安质角砾凝灰熔岩等火山岩中,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黄铜矿石(金矿石)、方解石脉型黄铜矿石、石英重晶石脉型黄铜矿石、细脉型黄铜矿石、方解石脉型黄铁矿石、石英脉型黄铁矿石、石英重晶石脉型方铅矿石等。对马占山铜多金属矿床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中至偏碱性的火山岩为主要成矿围岩,成矿热液与粗安岩两者可能是同一岩浆源的不同衍生物,Cu元素在研究区上、中侏罗统大王山组上段及龙王山组等火山岩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地壳克拉克值,可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矿脉主要受控于区内近EW向构造破碎带,并与其产状一致;成矿期的石英、重晶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无CO2的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流体,温度介于134~250 ℃之间,集中于200~230 ℃,盐度w(NaCl)介于0.9%~6.7%之间,集中于4%~5%;流体演化趋势为由较高温、较高盐度的流体向低温及低盐度流体演化。综上认为,马占山铜金矿床属于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位于柴达木盆地西缘,为受花岗斑岩脉控制的斑岩型铜矿。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控矿花岗斑岩与围岩(似斑状)斜长花岗岩为钙碱性系列,具轻稀土富集、显著的δEu负异常和Sr、Ba、Ca亏损特征,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环境,与华力西晚期—印支期松潘—甘孜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闭合有关。控矿花岗斑岩及其围岩热液蚀变强烈,显示良好的蚀变分带。主要蚀变有钾硅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控矿斑岩内部为钾化和硅化叠加绢英岩化带,近斑岩两侧围岩为绢英岩化带,外侧为青磐岩化带。铜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铜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及规模受控矿花岗斑岩体控制。矿床的矿物组合、热液蚀变、硫、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乌兰乌珠尔铜矿属与高中温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九子沟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硫同位素特征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九子沟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星红铺组地层中的九子沟-太山庙灰岩单斜层北接触面及其附近,以层状、似层状产出。九子沟铜矿床分为三个成矿期:早期沉积-变质期、中期热液改造期和晚期表生期,中期热液改造期为主要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180~240℃,盐度集中于2.0%~6.0%NaCl,密度为0.68%~0.95%,成矿深度为0.9~3.2km,成矿流体属于低盐度低密度体系。九子沟铜矿δ18OH2O平均为-4.098‰;δDH2O平均为-80.62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或地下热卤水。δ34S值变化范围为6.21‰~9.37‰,平均7.44‰,说明硫主要来源于地壳,且有少量海水硫酸盐中硫的加入。认为该区矿床属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湖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浏阳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是湖南迄今为止探明铜资源量规模最大的矿床。经过多年的开采,探明的矿产资源日趋枯竭,迫切需要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资源。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以及成矿规律的总结和研究,表明该矿床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其次为裂隙充填型、蚀变岩体型及风化淋滤型。成矿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与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化分带现象较明显,以岩体为中心向四周,成矿由高温向中低温变化。岩浆岩、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为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进而指出,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较大,下步找矿方向应是矿区的深边部及沿东西向断裂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源山矿区是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在开展东坡-高垄山地区铅锌钨锡多金属矿整装勘查时新发现的一处具大型规模前景的钨矿产地。矿区位于王仙岭岩体北东接触带附近,通过工作,在区内发现了风化残坡积型白钨矿、云英岩型白钨矿、云英岩型锡矿、石英脉型黑钨矿、矽卡岩型白钨矿及构造破碎带型铅锌多金属矿等六种类型矿床。其中风化残坡积粘土型白钨矿规模大(单矿体规模达大型)、类型新、远景好。该类型钨矿体的发现,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湖南道县大坳岩体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坳岩体型钨锡矿床赋存于金鸡岭复式花岗岩体内。通过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运用Pb、S、H、O同位素测试成果,探讨了矿床成因,初步总结了矿床成因模式。认为该矿床是与区内多期次构造活动和岩浆脉动侵位、演化有关。矿床形成温度为260~340℃,成矿热液盐度为0.88%~11.22%,成矿压力为862×105Pa,成矿深度为2~3km。矿床属中—高温交代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岩体属晚侏罗世中酸性浅成小岩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该矿区地质特征和物化探成果,结合本次普查中对成矿理论的实地钻探工程验证,研究认为八宝山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且矿床由内向外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分带性,矿床三种分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成矿模式为以岩体中心相为中心至外侧边缘相,依次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三条环带模式。研究区最新提交备案成果(普查):铁矿石量2389.10万吨,硫铁矿石量334.00万吨,铜金属量108962,提交一中型铜矿床。通过研究该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为研究区资源储量提升找到工作靶区,也为寻找相同类型矿床或者附近隐伏矿床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春林 《地质与勘探》2018,54(2):264-273
郎都铜矿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红山复式背斜北东翼。矿体主要赋存于张性破碎带、层间破碎带、褶皱的转折端以及外接触带。矿床的形成与围岩性质、构造破碎带和围岩蚀变类型有较为直接的联系。矿床类型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铜矿床,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围岩为碳酸盐岩类中的灰岩类,典型的矽卡岩矿物为透辉石,其次为石榴子石,其中透辉石矽卡岩含矿性明显高于石榴子石矽卡岩。根据同位素研究成果,郎都铜矿的成矿年龄大致为214.8±3.8 Ma;成矿的大地构造环境属于造山带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下地壳,次为地幔,具备壳幔混合和深源-浅源混合的特征。矿床的形成是多期次交代作用叠加的结果,具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虎形山钨铍多金属矿是湘东北地区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个钨多金属矿床,伴生有铍铜钼等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地层中,属于中温热液-构造脉状型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成矿物质具多源性,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同时也有壳源成分的补充。文章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就矿床成因做些初步探讨,希望能为该地区的后续找矿工作起到一点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九子沟铜矿是凤县-太白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矿床。矿化类型主要表现为硅质岩型、硅化灰岩型和石英-方解石脉型。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整合产出,且多被后期顺层或切层含矿石英-方解石脉交代,形成富矿体。综合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喷流沉积-改造型铜矿。九子沟等铜矿床(点)与区域上的铅锌矿床构成了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的元素分带模式。这一发现,指示今后该地区可在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元素分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区带内背斜控矿的地质特征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