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采用1维离散小波HAAR、DB4、SYM4对LOPEX 93数据库中的6条水稻反射光谱曲线进行10层小波分解。利用小波近似系数重构信号,采用步长行走法计算重构信号的小波分形维数。研究各尺度下小波分形维数、小波细节系数方差、小波细节系数信息熵、小波近似系数重构方差的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光谱曲线具有分形特征,分形计算中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9证明分形计算的有效性。4个参数的尺度特征揭示了水稻光谱曲线特征尺度转折点出现在尺度6,当水稻光谱分辨率小于64 nm,才能较好地反映光谱曲线峰谷细节特性。通过田间实测18条水稻光谱,计算各尺度的两种植被指数及植被指数与叶绿素的相关系数,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7.
在重力匹配辅助惯性导航中,重力基准图的多尺度分析研究对提取重力场可匹配特征区域、提高重力匹配算法的可靠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小波理论,对匹配用重力场基准图进行多尺度重力场模型及多尺度边缘提取分析.实验表明,该分析方法对重力场图效果显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小波系数特征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是目前卫星遥感领域最常见的传感器图像.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这两类遥感图像数据的价值,人们利用两类数据的互补性,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引进了遥感图像处理领域.在IHS彩色空间变换和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图像高频小波系数的多个特征来定义特征量积,并利用特征量积作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新算法.通过一组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仿真试验,并将该算法与IHS,HPF等算法和归一化矩算法作了比较.证明该方法能在保留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多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全球定位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PS-I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是利用多路径信噪比反射分量参数幅度、相位、频率的变化监测地表环境的技术.针对多路径信号中同时包含卫星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传统低阶多项式难以准确提取卫星反射信号有效参数的问...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由于omis影像128个波段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对高光谱响应曲线采用小波分解,用噪声较小波段的部分高频信息代替噪声较大波段的相应高频信息对其进行小波降噪。再对降噪后的影像采用db4函数进行7级小波分解,对各级小波系数取一范数后,用最小二乘法对各级分解对应的范数在半对数坐标系下线性拟合,根据直线斜率求取各像元分维值,最后实现分类。通过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土地利用结构分形特征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空间信息》2016,(1)
通过解译徐州市矿区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TM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斑块数等属性数据。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3个时期各地类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在分析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分形维数与稳定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从不同地类的空间形态的变化上定量探讨徐州矿区20 a土地利用的演变。结果表明,1990~2000年,徐州矿区空间形态趋于简单,稳定性上升;2000年是一个转折点,1990年相对于2000年,5类地物分维数降低,稳定性上升;2010年相较于2000年,特别是建成区与耕地这2类地物分形维数上升,稳定性下降幅度较大。在城市化驱动下,经济发展,城市扩张,生态保护是区域土地利用分形特征与结构稳定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系数统计特征,提出了一种SAR图像恢复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SAR图像进行平稳小波分解,基于小波系数统计特征,用α—stable分布分别对纯净信号和噪声建模,估计出各部分模型参数后,用MAP估计器对处理后的SAR图像进行非线性处理来恢复出纯净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抑制噪声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纹理细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9、1995、2001、2007和2014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近25年保护区湿地面积的变化趋势,探索了保护区湿地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质心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气候与湿地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近25年,保护区湿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总共减少了52.28 hm2;保护区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湿地分布的质心向东北方向偏移;湿地面积变化与区域年平均温度相关性最大,与日照时数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17.
《制图学和地理信息科学》2013,40(4):206-228
A scheme for multi-scale geometrical representation of a digital line is proposed. A digital line is represented as a structured object in which lin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resolution are represented as lists, quadcodes are used as control mechanism for guiding line simplification at multiple scales of a pyramid, and operators for simplification and smoothing are used to generate lin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resolution. In this scheme, lin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n image pyramid can b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out specifying the so-called tolerance valu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p to a certain level of resolution, the simplified lines retain important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recognizable characteristics. Also, the image pyramid assures a legible representation at any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Future research should improve the current line simplification operator and addres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in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n image pyramid and the lines at different map scales.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多尺度的含义,并将居民地多尺度表达的研究限定在详细程度的变化上;阐述了电子地图中居民地多尺度表达的基本原理,即在保持原图的分布特征和疏密对比的情况下按照居民地自身的分类分级和重要性程度进行一定数量的取舍;建立了居民地多尺度显示的模型,根据此模型提出了采用二级邻近点判别法结合Voronoi图进行居民地要素的显示等级设置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居民地的分布特征、密度对比和延伸方向均能较好的保持。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多尺度的含义,并将居民地多尺度表达的研究限定在详细程度的变化上;阐述了电子地图中居民地多尺度表达的基本原理,即在保持原图的分布特征和疏密对比的情况下按照居民地自身的分类分级和重要性程度进行一定数量的取舍;建立了居民地多尺度显示的模型,根据此模型提出了采用二级邻近点判别法结合Voronoi图进行居民地要素的显示等级设置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居民地的分布特征、密度对比和延伸方向均能较好的保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