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用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代替代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的指示器和记录器,避免了挑取电接风自记纸十分钟风向风速和最大风向风速主观性影响,删除两分钟风向风速观测的人为因素,风向风速实现完全定量观测。但使用中发现如下两种情况须注意: 报警风速是根据阵风风向风速设置,取样采用三秒钟平均风速;航危报报警风速为自动设置,采用当前风向风速即1秒钟风速;风速采样周期不同,报警风速与航危报报警风速有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为依据,结合人工整理风向自记纸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EL型电接风向风速自记纸数字化风向识别方法。文中对识别方法进行了介绍,包含风自记纸扫描图形的数字化精度和扫描分辨率、风向迹线自动跟踪提取、风向判断、人机交互等,并利用11个台站100张风自记纸对基于该识别方法研发的数字化软件进行了测试,风向识别正确率达97. 2%,表明该风向识别方法可以应用到EL型电接风自记纸数字化处理中。  相似文献   

3.
过去本站是用EL电接风向风速仪观测和记录风向风速的,近两年改成了EN风数据仪以后,不少测站都发现容易漏记飑线现象.经分析发现,EN风数据仪记录风向风速是每一个定时正点和非定时正点打印一次风向风速,同EL电接风向风速仪比较,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它缺乏风向风速的连续记录,不能把风向风速随时间的变化完整地记录下来.当有飑线过境时,就很容易遗漏掉.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飑线漏记现象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李刚 《河南气象》2004,(1):48-48
过去本站是用EL电接风向风速仪观测和记录风向风速的,近两年改成了EN风数据仪以后,不少测站都发现容易漏记飑线现象。经分析发现,EN风数据仪记录风向风速是每一个定时正点和非定时正点打印一次风向风速,同EL电接风向风速仪比较,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它缺乏风向风速的连续记录,不能把风向风速随时问的变化完整地记录下来。当有飑线过境时,就很容易遗漏掉。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飑线漏记现象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谢华生 《气象》1980,6(4):23-23
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向自记部分,是每隔二分半钟跳一次的。如果,在整理风向风速自记记录时,不管时差大小,都进行时间差订正,则在挑取十分钟最多风向时,势必增加许多麻烦。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规范》§8。1、二、(三)、1条规定:“当自记钟在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20分钟时,不必进行时间差订正”。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要想在挑取十分钟最多风向时不进行时间差订正,则必须使自记钟在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控制在20分钟之内。  相似文献   

6.
一、电接风向风速仪要配套使用我区绝大多数台站都配有新旧两套电接风向风速仪,个别站在不换感应器的情况下,两个指示器交替使用,这是不允许的.因感应器的风速发电机和指示器的风速电表在标准仪器的比较下配套检定的,通过可变电阻的调整使两者达到统一,故不能混用.风向风速记录器不存在这问题,记录器是靠风速凸轮转动80圈机械的表示风速,任何一个记录器都是80圈记录一次,因此可混用.  相似文献   

7.
玉启福 《气象》1983,9(1):30-31
电接风向风速计(简称电接风)是台站普遍使用的一种仪器。它常易出故障,且各台站大部不能就地检修。我们研制了DJ—1型电接风多功能检查仪,利用它可以进行风速发电机的检查,风向接触器的检查,瞬时风速指示系统的检查,风速表内接点与接触状况的检查,自记钟内接点与接触时间的检查,风速记录机构的检查与调试,风向记录机构与风向划线的调试。经内蒙古气象学会、内蒙古气象局科教处、业务处、供应站的联合鉴定,认为它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1 存在的问题。 不少县站因停电频繁或电压不稳都用干电池作电接风向风速计的电源。这种做法虽然记录在一定时间能保持平衡,但到了干电池快要用完时常引起风向风速漏跳或中断记录。 据初步统计:常年用干电池作电接风向风速计的电源引起的漏跳比交、直流浮接使用多出一倍,特别是直流电压低于10伏尤甚。其特点是:风向指示与记录器的风向风速自记三者  相似文献   

9.
纸质记录曲线的识别和数字化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对气象档案馆保存的气象纸质曲线资料数字化的有效方法。该文研究并构建了电接风向风速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4个处理阶段:自记纸图像的输入、图像预处理、自记曲线的分割、曲线的跟踪和识别。其中, 自记纸图像的输入应用TWAIN (Toolkit Without An Interesting Name, 无注名工具包协议) 标准来设计, 对记录曲线的跟踪识别, 该文提出的基于灰度积分投影的分段线性插值算法, 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锦冠 《气象》1998,24(2):55-56
几例风仪器故障的判断方法陈锦冠(广东省气象局业务处,广州510080)台站使用EN型风向风速数据处理仪后,风仪器出现故障后的特征已与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不同,有些仪器故障,用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时较易判断,但用EN型风数据处理仪时却较难及时发现。若待...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对风杯风速仪动力方程的数值计算和风杯风速仪与超声风速仪平行对比的观测结果,发现专用于近地面层精细风廓线测量的轻型低阈值风杯风速仪测风的过高效应引起的u-error约为1%,因风速平均方法不同(标量平均和矢量平均)引起的DP-error是风杯风速仪测风过高的主要原因,在小风情况下更为明显。DP-error经修正后可获得合理的风速值。  相似文献   

12.
建筑风荷载风压计算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袁春红  薛桁  杨振斌 《气象》2002,28(1):39-42
根据最新“建筑荷载规范”修订本讨论了应用气象台站的风观测资料来计算建筑风荷载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包括风速资料的坡度订正、高度订正、时次订正以及应用极值Ⅰ型分布函数来估算R年重现期的最大风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部分地面要素历史基础气象资料质量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了解地面基础气象资料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资料质量,综合利用国家级和省级气象资料部门存储的1951—2009年247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7种要素信息化基础数据,检测并分析了数据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国家级和省级气象部门存储的资料中均存在大量与实际观测数据不符的信息化问题,包括资料的替代问题、要素数据类似缺测问题以及数据录入错误等;还存在国家级和省级气象部门保存的基准基本站资料不一致现象,包括资料序列长短不同、对外服务时提供自动还是人工观测数据不一致、更正不同步造成的数据不同等。该文针对上述资料问题给出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必要在此次数据质量检测经验的基础上,对所有历史月报数据文件中的所有要素观测值进行彻底检测与更正。  相似文献   

14.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天锡 《气象》1988,14(10):6-9
本文对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予以说明,此系统由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三个地面站和设于卫星气象中心的资料处理中心所组成,也能兼顾接收处理NOAA和GMS气象卫星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区飑锋近地层气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建大  陈建东 《气象科学》1999,19(2):173-178
通过对1981-1990年南京小校场观测站路现象记录和路日南京梯度测试站铁塔梯度风每10分钟记录的对比分析,获得了宝贵的273米以下近地层飑锋过境气流特征实测资料,提供了飑锋在近地层存在的部分证据,并对其在近地层的气流特征初步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WindSim软件在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美琳  罗勇  周荣卫 《气象》2010,36(2):113-119
复杂地形的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对于风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软件WindSim对我国复杂地形新疆托克逊县境内某风电场2007年的风资源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WindSim软件对我国复杂地形地区平均风速的模拟能力比较好,10m、40 m、50 m、70 m高度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是12.91%、10.21%、9.68%、12.91%。同时,WindSim软件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该区域2007年的主导风向,而且对该年的有效风速频率的模拟效果也很好。此风电场风能资源模拟试验说明,该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进一步说明WindSim软件对我国复杂地形地区的风能资源评估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卫星云导风进行台风路径预报试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中引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卫星云导风资料,进行三项预报试验.首先用卫星云导风资料厂正客观分析风场;其次将云导风资料加人到输对称的人造台风模型风场上,使之产生非对称风场、在前两项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质量场调整,使之形成较协调的客观分析场和非对称的人造台风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卫星云导风资料订正客观分析风场对台风路径预报有明显改进;用云导风形成人造台风模型非对称风场对台风路径预报也有所改进;对订正后的客观分析场进行质量场调整可进一步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精度,而对非对称人造台风模型进行质量场调整,对减小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档案馆馆藏1981年以来的木本、草本、虫鸟两栖动物自然物候观测资料,是现有中国境内覆盖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自然物候观测数据。通过对数字化档案与电子报文进行数据清洗与质量控制,研制出1981~2018年中国动植物自然物候长序列数据集,分为木本、草本、虫鸟两栖动物3个子集。其中草本植物子集样本13936条,42个物种,12种物候期,数据实有率94.8%;木本植物子集样本36495条,111个物种,18种物候期,数据实有率78.3%;虫鸟两栖动物子集样本15513条,18个物种,2种物候期,实有率95.9%。以北京地区木本植物物候数据分析为例,验证了该地区物候变化与现有气候变化研究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主要产品和传输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宗义 《气象》1988,14(10):10-13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卫星气象中心的处理系统由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原始探测资料加工出来的主要产品。它们主要包括:图象产品、数字和图形产品以及分析和特殊服务产品等三大类。同时简要地说明了每种产品的分析制作过程。最后,还介绍了产品的分发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