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k1+k2+k3=△k、l1+l2+l3=0和ω1+ω2+ω3=0的准共振条件下,分析了准共振三波能量和位涡拟能的传输。当△k很小时,准共振三波组的总能量和总拟能近似守恒;三波之间能量和拟能的传输方向与共振情况基本相同,但中波向长波传输较多能量、向短波传输较多拟能和三波之间产生能量与拟能传输这三者的可能非线性准共振的面积与共振时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而三者的面积比也有较明  相似文献   

2.
从简单海气耦合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方程组出发,导出描述大气和海洋运动的无量纲准地转涡度方程.对准地转涡度方程引入双时间尺度后,在准共振条件K1+K2+K3 =0和ω1 +ω2 +ω3 =Δω下,求得大气和海洋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2组耦合方程,其中大气耦合方程中含有海洋强迫作用项.由这2个耦合方程组求得大气和海洋波动能量变化周期的近似解.结果表明:在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由波动共振引起的大气和海洋波动能量变化在中纬地区具有准20a的周期,说明非线性效应对海气耦合也具有调制作用,从而确定准20a气候年代际振荡形成的新机理.  相似文献   

3.
斜压大气波动准共振与中高纬低频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维松 《气象学报》1994,52(2):201-211
从准地转两层模式出发,可能产生两种情况准共振:(1)纯正压波;(2)两个斜压波和一个正压波。本文对(2)求得准共振三波振幅的解析解和波能量变化周期的近似式。此近似式和数值计算结果两者都表明,斜压情况能量变化周期比正压情况更容易趋于准共振频率偏离Δω自身周期,从物理上指出,波的位相与波振幅之间存在着一个反馈机制,由正压波与斜压波之间的慢变相差引起的动能与有效位能的互相转换,形成了正压波和斜压波交替增强和减弱的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与上述近似式一致。当Δω~(0.1-0.02)。(ωj)时,平均能量周期为12-43d,而当Δω=0时,平均周期为366d.因此,频率偏离Δω出现仍可能是产生料压大气中高纬低频振荡的一种新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1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及波与波之间能量的输送《安徽气象》2001年第3期杜世光淮北市气象局235000提要本文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准共振条件K1+K2+K3=0和W1+W2+W3=△W下,求得准共振三波振幅的解析解为椭圆函数,并通过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同时分析讨论了准共振三波能量的传输,经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出三波组准共振大约在70%的情况下是中波向长波输送或获取长波的能量多于短波,约30%的情况是中波获取或输送给短波的能量多于长波。2用动态相关法分段相关法建立稳定的预报工具《云南气象》2…  相似文献   

5.
从热带大气波动的频率方程出发,详细分析了过去给出的低频Rossby波的近似频率公式ω=-βκ/[(2n+1)β/c0+κ^2],发现其对热带Rossby波的性质有一定程度的歪曲。针对这一问题,经分析得到一个能更精确地表征热带Rossby波性质的近似频散公式ω=-βκ/[(2n+1)β/c0+4n(n+1)/(2n+1)^2k^2],还简要地比较了热带线性Rossby波和孤立Rossby波两者的频散  相似文献   

6.
给出典型域HQ中元素的一种标准化表示,HQ={W1,W2}∈C^2p×eq│1/2(W1,W1^-‘)-W2W^-2’〉0,K^(2p)0(W1,W2)=(W21,W2)k^(2p)0},其中W1是一2p阶方阵,W2是一2p×2(p-q)矩阵,这里q≥p。  相似文献   

7.
给出带有m-1项断裂项n+m阶Taylor定理余项中θ的渐近估计,其估计式为θ=(m+n n)^1/m+o(x)。利用该估计式将Taylor定理推广为f(x)=n-1∑k=0f^(k)(0)/k!x^k+f(n)(θnx)x^n/n!+Rn,其中余项Rn=(1-(1+n/m+n)θm)f^(m+n+1)/(m+n+1)!x^m+n+1。最后举例说明该推广在近似计算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给出带有m-1项断裂项n+m阶Taylor定理余项中θ的渐近估计,其估计式为θ=m+nn-1m+o(x)。利用该估计式将Taylor定理推广为f(x)=∑n-1k=0f(k)(0)k!xk+f(n)〔θnx〕xnn!+Rn,其中余项Rn=〔1-(1+nm+n)θm〕f(m+n+1)(ξ)(m+n+1)!xm+n+1。最后举例说明该推广在近似计算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二维准动量无辐散、无摩擦、密度非均匀分布的层结大气中基本气流切变对非线性方程组行波解的影响问题的研究,证明:(a)在对称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非线性行波解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b)在对称非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存在两类非线性行波解,其性质是由参数B决定的。B=(N2sin2φ-2S2sinφcosφ+F2cos2φ)/σ2。(1)当B>0时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2)当B≤0时为孤立波解。  相似文献   

10.
非绝热加热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调频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诊断方法和数值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非绝热加热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调频作用,首先应用1979~1989年欧洲中心资料进行功率谱分析,得到:(1)夏季与冬季相比,波动的主周期有有缩短的趋势,(2)ElNino事件和LaNina事件期间,冬夏两季的波动主要周期分别有缩短和变长的趋势,然后,应用强迫耗散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的全球谱模式,考虑三个行星波准共振,积分90d,得到:(1)三个行星波之间存在的很  相似文献   

11.
月平均气温预报的神经网络BP型多层映射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神经网络BP多层映射模式,利用1946~1979(1980)年南京月平均气温资料序列,计算得到系统的分维数D_0=2.8,确定三层模式形式i×j=3×2,k=1,由此作出1980(1981)年1~12月平均气温预报值。它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7(0.98)。如按各月资料建立序列,作1~12月各月平均气温预报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0.99)。  相似文献   

12.
光谱比辐射率对卫星遥感地表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杨文 《高原气象》1997,16(1):36-44
应用分裂窗方法反演地表温度的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不仅线性地依赖于AVHRR的4,5通道的亮度温度,而且还线性地依赖于与光谱比辐射有关的项,即(1-ε4)/ε4及(ε4-ε5)/ε4。分析指出:(1)若△ε(ε4-ε5)=0,当ε4从0.94~1.00时,地表温度的变化达3.0℃,(2)当△ε≠0时,△ε对反演地表温度比ε4所造成的影响更敏感,更显著:若△ε〉0,△ε对ε4所造成的影响有减弱作用,若△  相似文献   

13.
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应用强迫耗散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的全球谱模式,在方程中考虑了偶(单)极子的热力强迫作用,并在三个行星波准共振的条件下,模式共积分90d,得到:在偶、单极强迫热源和基本气流强度的共同作用下,三个行星波之间存在很强的波.波相互作用,且波动振荡呈现准双周和季节内振荡。同时偶、单极强迫源及基本气流的强度变化对中高纬大气的低频振荡调制作用不同。在准共振三波流函数场随时间变化的试验结果中,进一步证实了中高纬大气存在较好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产量趋势作平滑处理和气象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找出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预报模式,同时对水稻在关键期受重大灾害性天气及病虫害的影响,进行订正,从而预报水稻产量,供当地党政及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1 产量预报的具体做法1-1 做趋势产量预报本文采用调和权重法,将产量作分段平滑和线性模拟。滑动线性方程为:yi(t)=ai+bit(1)………………………    (i=1,2,…,n-k+1)其中:i=1时,t=1,2,…,k(本文k=5,n为样本量)i=2时,t=2,3,…,k+1…i…  相似文献   

15.
斜压罗斯贝波非线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建军 《气象学报》1997,55(1):110-116
本文利用两层斜压准地转模式,讨论了波-流相互作用问题,得到以下结论:(1)当大气中基本流切变较大时,波流间能量交换明显。切变较小时,波幅变化较小;(2)在较小的基本流切变下,波动可出现稳定的平衡态,此平衡态多为相当正压状态;(3)斜压波在发展过程中,温度场和流场之间具有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证明了如下结果:设G是阶为n(≥11)的3-连通图,若对G的所有距离为2的顶点u,v,都有d(u)+d(v)≥n-1或│N(u)∩N(v)│≥a+1或│N(u)∪N(v)1≥n-δ+1,则G是Hamilton连通的。除非G属于一些特殊图类。r  相似文献   

17.
广州夏季硫酸盐巨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兑  甘春铃  何应昌 《气象》1995,21(3):44-46
作者分析了1987年8-9月广州观的硫酸盐巨粒子资料,主要结果是:(1)干直径大于2μm的硫酸盐巨粒了平均浓度1.2个.L^-1,平均含盐量3.0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粒子平均为0.6个.L^-1,均低于南海西沙永兴岛的结果。(2)浓度谱是典型的准单调下降型幂函数递减谱,其谱型参数与永贪的结果甚为接近;质量谱在单对数坐标中为较为平直的分布,表明各谱段粒子对含盐量均有贡献。(2)  相似文献   

18.
用二维非静力完全弹性的中-γ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移动性热岛的大气边界层特征。试验中,热岛移速取为4m·s^-1,热岛强度取△θg=60K和30K两种。△θg=60K时,在热岛后方出现了强烈的垂直运动并形成了水平尺度为3-5km的局地环流,最大上升速度100cm·s^-1,出现在低层300-400m高度;△θg=30K时,移动热岛的边界效应比前大为减弱,且不再出现闭合的局地环流。  相似文献   

19.
西沙群岛大气中海盐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在西沙永兴岛观测的Cl^-海盐核资料,主要结果有:(1)东北季风期干直径大于2μm的Cl^-核平均浓度878个/L,平均含盐量105.4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核平均为190个/L,最大间观测到干直径57μm的Cl^-粒子,均较该地在1987年5月西南季风盛行期的观测值高。谱型呈准单调下降的幂函数递减谱。(2)随距海面高度增加海盐粒子浓度与含盐量均有所减小。(3)Cl^-粒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表潜热的气候计算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理全国仅有的6个热平衡站实测梯度资料着手,初步讨论了我国地表潜热的气候计算方法,提出新的潜热气候计算式 LE=14.73exp(0.5H+0.069e)(1+0.013△T)u^-0.16 据此计算出全国各站的月,年平均潜热通量密度并分析了其在全国的地理分布和年变化特点,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