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质队三分队在1981年6月安装完泸定地应力孔,经四川省地震局验收交泸定台观测后,分队全体同志于同年7至10月战胜了各种困难,进行踏勘选点,在收集了较多的地震地质资  相似文献   

2.
1978年10月7日在朝鲜南部忠清南道的洪城郡一带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地震,极震区烈度达七度表的4—5度(据我国部分台站资料,震级约为 Ms 4.2)。由于较长时期以来,朝鲜半岛处于一个地震的平静时期,发生地震较少,其中破坏性地震更少,因此,这次地震引起多方面重视。南朝鲜报纸曾于1978年10月9日就洪城地震作了较长篇幅的报道,涉及此次地震的灾情、成因和对朝鲜半岛地震发展趋势的估计等方面。现摘要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程光华 《内陆地震》2002,16(3):251-251
20 0 2年 6月 6日新疆地震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参加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科学考察西线分队的考察资料进行了验收 ,并给予了较好的评价。2 0 0 1年 1 1月 1 4日 ,在新疆、青海、西藏三省交界的昆仑山口西布喀达板峰北侧 ,发生了50年一遇的 8.1级地震。震后新疆地震局根据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4.
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于1988年7月28日—8月1日在唐山市召开,来自全国约50个单位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6位学者应邀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还有60余篇论文在分组会上作了交流,它们比较广泛深入地论述了地震社会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课题等问题。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成立了“全国地震社会学研究会”(暂定名)筹备小组,并将以会议论文为基础,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选集。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地震局: 我省甘孜州于6月16日发生6.0级地震,陆续收到你局《地震简报》第四、五、六期,现场工作组《简报》第一、二、三期,局党组(82)13号通报,局(82)95号报告等文件。得知我省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地震局的关怀指导下,为捕捉这次中强地震作  相似文献   

6.
1982年6月16日我点西北方向480公里甘孜县发生6.0级地震。震前我们主要根据土磁偏角的异常结合其它手段的分析,于6月3日和11日作了二次短临预报,有所对应。现把预报的思路简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读卖新闻》1977年6月8日刊登该报发自大阪的题为《准确的中国地震预报》的消息:在发生了唐山地震以后,第一个访问了中国的日本科学家代表团——日本地震学会派遣的地震学者访华团(东北大学理学部教授铃木次郎为团长)一行八人,于6月7日下午回到日本。该团副团长表俊  相似文献   

8.
1988年6月2日、3日道孚县东西乾宁地区相继发生了Ms=4.5级、Ms=5.0级和Ms=4.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使挪乌托至八美街一带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发生这次强烈地震的乾宁地区位于鲜水河断裂带的中部(图1中沿鲜水河断裂分布的长方形斜线区为震区范围)。是近年来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重点监测和估计将发生强烈地震的地段之一。应该说,这是一次意料之中而震级略为偏低的地震。  相似文献   

9.
1983年6月13日至18日,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和甘肃省地震学会在兰州联合召开了“大震对策”讨论会。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单位11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讨论减轻地震灾害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对过去大震灾害作了较全面的经验总结,同时对未来大震发生  相似文献   

10.
1988年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地震局拟定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并授权国家地震局发布施行。1988年8月9日,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发布国家地震局1号令,颁布了《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规定: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四种;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要明确提出时间、地点、震级及地震损害估计。《规定》还对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有关地震预报的新闻及其他与地震预报有关的抗震、防震措施的宣传报道,发布涉及他国的地震预报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各级地震部门、地震台站及地震工作者、群测点及测报员以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地震预报意见未经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前均不得向外泄露,更无权对外发布。下面本刊全文转载《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齐霄斋为团长、海南省地震局局长刘武忠为副团长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工程代表团一行7人,于1993年5月24日至6月4日对俄罗斯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访俄期间与俄国家建委地震工程研究所(TsNIISK)及其他部门从事地震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双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法地震科技合作计划书的规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活断层考察组一行4人于1987年6月14日至7月8日赴法国、意大利考察。参加联合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波涅尔(P.Tapponnier)教授,伯丽泽尔(G.Pelzer)博士、  相似文献   

13.
四川鲜水河带地震衰期中的间歇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1981年1月24日道孚6.9级地震,属于鲜水河带地震衰期中的间歇震。依据新编的历史地震等资料对该带间歇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地震趋势估计。  相似文献   

14.
1987年6月4—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了全国(1986年度)大震速报质量评比会。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个地震速报台站的代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以及技术管理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代表。对26个地震速报台站的速报质量进行了评比。  相似文献   

15.
在前期严重干旱的背景下,2010年6月27~30日广西西北部出现大暴雨过程,大范围积水成涝.降雨量最大的凌云、凤山交界于6月28日17时开始出现密集的微震活动,形成显著的震群事件.自6月28日至7月15日共记录地震2739次,其中2~2.9级(ML,下同)41次,3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为7月1日10时27分3.2级地震...  相似文献   

16.
《地震地质》1991,13(3):24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在有关专家的倡导下于1991年6月28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了岩石物理性质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部、地质部、国家地震局等七个部门,十多个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由云南省地震局(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积极筹备,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3日至5日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及地震系统的代表共50人出席了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子群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关于成立地震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并就我  相似文献   

18.
由山西、河南、辽宁、四川和上海五省市倡议,并得到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的支持,地震系统各研究单位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于1988年6月24日,在山西省繁峙县砂河宣告成立.国家地震局及其所属研究单位和各省、市地震部门、有关相邻学科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12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由山西省地震局局长孙国学、河南省地震局副局长郭世淇主持.丁国瑜、谢毓寿、郭增建、时振梁、李玉  相似文献   

19.
据《地震工程与构造动力学》1980年第8卷3期的一则消息报道,土工地震工程学与土动力学新进展的国际会议将于1981年4月26日至5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举行。本会议是由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罗拉分校组织的,并由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美国地震工程研究学会(EERI)及美国地震学会等单位发起的。土工地震工程学与土动力学新进展的国际  相似文献   

20.
顾方琦 《华南地震》1989,9(3):17-24
本文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讨论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北纬19°—27°,东经106°—120°)自1500年以来M≥4(3/4)级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据此,文章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