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次地震震害表明,底框砌体结构在遭遇大地震时破坏严重。本文比较了《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参考某地一个实际底框砌体结构建筑设计资料,分别按上述两版本规范设计了2个具有代表性的底框砌体结构。采用层间剪切模型基于IDA方法对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两版本规范设计的底框砌体结构的破坏均出现在过渡层;在设防地震作用下,按《89规范》设计的结构达到中等破坏的概率最大,使用功能受到影响,按《01规范》设计的结构达到轻微破坏状态的概率最大,使用功能基本无影响;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按《01规范》设计的结构发生严重破坏和毁坏的概率比按《89规范》设计的结构明显降低,抗震能力明显提高。本文提供的结果可丰富底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数据,为区域地震风险评估、震害预测等研究提供更加精细的易损性模型。  相似文献   

2.
底部框架上部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是一种复合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两部分结构的损伤状态及其概率可能不同。因此,本文将两种结构形式的"破坏指标"分别用于其结构损伤程度的标定,并考虑地震烈度的发生概率,以此为基础探讨抗震可靠度的分级计算方法。通过对一幢底框结构案例的分析,说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抗震可靠度分析的精细化,突破了传统可靠度计算中首超破坏机制对结构破坏判断的单一性限制,适用于复合结构多级风险的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底框砌体滑移隔震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底层框架砌体滑移隔震结构的特点,构建了系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探讨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结构最大地震反应随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和设计变量的优化解。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带暗支撑剪力墙在底框结构中的应用情况,给出了暗支撑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结构抗震性能及其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填充墙对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典型的填充墙-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为基础,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填充墙的刚度和强度,分析了填充墙对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自振周期、地震作用下房屋整体变形、底层框架的损伤以及填充墙与底层框架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填充墙对房屋整体地震反应产生明显影响,其影响不能忽略。在上部砌体结构质量和刚度不变的情况下,结构自振周期随着填充墙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填充墙与底层框架之间连接作用的增强,结构整体的变形减小,底层框架的损伤增大。当填充墙与底层框架之间采用弱连接时,采用强度较高的填充墙可以提高结构整体的变形能力,从而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两个砌体结构模型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参数识别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参数识别计算,最后,分析了三向地震作用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六层组合墙砌体、底层框剪、底两层框剪和底三层框剪组合墙砌体四种房屋,从加速度、位移和最大基底剪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论是在给定刚度比的情况下,组合墙砌体永恒的抗震性能略优于底部框剪组合墙房屋。底部多层框剪组合墙房屋的抗震性能优于底层框剪组合墙房屋。  相似文献   

8.
张健 《地震工程学报》2014,36(1):28-33,53
对结构1和结构2分别进行人工波、天津波和迁安波作用下的多遇烈度、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时程分析,对不满足性能目标要求者进行抗震加固分析。加固结果表明:①加固后最大位移角所在楼层位置出现下移现象;②上层加固效果比下层加固效果明显;③结构有无圈梁和构造柱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大,圈梁和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变化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小;④加固效果随地震波不同而不同,采用相同的加固方案加固效果不同;⑤必须根据具体的鉴定结果选用合理的加固方案,否则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对建筑结构安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提升的条件,根据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影响因素,评估抗震能力。构建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BIM指标体系;利用BIM模型中的三角模糊数,定量计算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得到建筑砌体结构的三角模糊数值,分析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单排序情况,结合对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指标权重系数和单项得分的计算,实现基于BIM的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结合模拟建筑实例分析,利用建筑结构倒塌概率测试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利用评估结果与实际评估结果的拟合度测试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实例结果证明,能够准确的得到抗震性能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
框支剪力墙耗能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支剪力墙结构容易在底部形成大空间,可以满足变化多样的使用要求。但框支剪力墙结构易在底部形成薄弱层,不利于抗震。通过在底部设置RC耗能柱及限位斜撑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框支剪力墙耗能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剪力等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规律。验证了在中小地震时RC耗能柱充分耗能,在大震时RC耗能柱耗能、限位斜撑防止结构倒坍的耗能柱-限位斜撑体系的抗震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房屋底框混合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民 《地震研究》2004,27(1):94-97
房屋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具有较为灵活的底层空间和相对低廉的造价,在中国广大乡镇建设中使用普遍。但有关计算方法一直存在不同见解。作者结合抗震规范(GBJ11-89)[正文简称《规范》]对有关问题作了鞍详细地分析说明,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构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孔砖砌体开窗洞纵墙片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DS1,DS2型多孔砖砌体,模拟大开间设进深梁房屋的纵向开窗洞墙体。试件采用不同的窗洞尺寸,并在窗间墙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部分墙片配有水平钢筋。试验结果表明,开窗洞纵墙片窗间墙处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及加配水平钢筋可以增强纵墙的抗剪强度和变形能力,改善墙体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砖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的特点,采用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技术配筋砌体记房屋结构进行了抗震试验研究。可以改善砖砌体结构在极限荷载后的性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村镇建筑低层砌体结构在大震下的动力响应及损伤分布情况,基于农居结构性能实地调查与检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不同抗震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及大震下弹塑性时程的分析,对比它们的自振特性参数、位移响应参数及损伤破坏形态。分析表明,低层砌体结构合理设置构造柱后结构自振周期略有减小,但振型不变;在弹性变形阶段构造柱能有效约束结构的动力位移响应,进入塑性变形后构造柱可提高砌体结构的耗能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刚度退化后构造柱会加剧纵横向抗侧刚度的不均衡性;低层砌体结构合理设置圈梁构造柱可有效抑制承重横墙的裂缝发展及楼屋盖发生支座失效破坏,且可以明显削弱结构的扭转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一榀不等跨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连续墙梁模型的伪静力试验,介绍了模型试件的破坏过程。根据试验结果,对这种形式墙梁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变形特性及滞回性能等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框支砖砌体墙梁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1/4比例的9层组合砌体房屋模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到此类结构的有关抗震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模型和原型房屋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探讨了此类房屋的动力反应特性,对组合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对应采取的抗震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2组4片节能型砌体组合墙片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来研究该结构的抗震变形能力,试验设计了2组不同高宽比(0.933、0.7)的1/2缩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墙片的破坏主要为构造柱裂缝与砌体部分的裂缝相贯通并向对角方向发展,且墙体中间偏下段出现水平裂缝,伴有砌块脱落的现象;2组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平均值为1/64;滞回曲线较饱满,表明节能型砌体组合墙片具有良好的抗震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为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因此这类房屋对抗震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结构体系的强度、刚度和延性3方面分析了增强其抗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杜永峰  黄小宁  李慧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5):879-882,896
利用基于性能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对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选取20条实际地震动记录,以0.2g为步长对结构地震动参数PGA进行调幅后,建立了140个结构-地震动样本空间。选取上部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隔震层位移为量化指标,对每一个样本进行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后,将结构响应进行统计得到结构在各地震动强度下超越极限破坏状态的概率,将其绘制成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并利用整体可靠度方法分析结构发生倒塌的可靠度指标。该方法直观地反映了结构发生倒塌的概率,为结构的地震损失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