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改革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年里,由中环天仪(天津)气象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ZZ6型自动气象站设备,将逐步取代长春气象仪器厂产的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设备,成为未来地面气象观测的主导设备。要使新型仪器设备运转正常,完成日常数据的采集,数据准确率能够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那么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显得特别重要。DZZ6型自动站和DYYZⅡ型自动站的一些常规传感器,日常维护的方法大同小异。DZZ6型自动气象站中新增加的三种传感器,CJY-1G型能见度仪、AG2型超声波蒸发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DSC2型)的日常维护方法,是值得台站维护人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在这里,本文专门针对这三种新增的自动站传感器,初步谈谈自己的维护方法,与各个台站的维护人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黑龙江省各县(区)自动气象站(简称自动站)采集数据主要是通过SDH气象专线上传到省气象信息中心,这给地市运用自动站实时数据带来诸多局限。本文结合ftp和.bat技术,利用已建好的VPN线路收集伊春区域内各自动气象站的实时数据,达到集中存储的目的,以解决气象声讯电话(12121)及气象信息网站调用自动站实况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运行以来,自动站采集的数据密度比人工站大大提高,但自动站业务软件缺乏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判断功能,该系统是为弥补自动站业务软件的这一缺陷而开发的一款应用软件.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对自动站采集的分钟数据进行缺测、异常、跳变等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对正点数据、天气报、航空报等报文上传进行监控、分析,人工站与自动站的数据对比等.  相似文献   

4.
横山县气象站为国家基本站 ,也是陕西首批进入单轨运行的自动气象站之一。要保障自动站采集数据正常和及时上传气象数据 ,除了对自动站的台站参数设置正确 ,做好自动站仪器、设备日常规范维护和监视每正点采集实时数据 ,做到及时卸载并形成上传文件的同时 ,还应做好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5.
1 WP3103型自动气象站简介  WP3103型自动气象站,主要由数据采集器、气象要素传感器和电源组成,自动采集、记录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和气压等气象探测数据。WP3103型自动气象站,既可作为一个独立测站使用,又可以由一个中心采集站和若干个气象站,通过有线(电话)或无线(电台)组成自动探测网。本系统主要用于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自动监测,同时也适用于军事、水文、海运、航空等部门的气象探测需要。WP3103型自动气象站利用传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温度用PT100铂电阻;风速传感器为三杯式…  相似文献   

6.
徐国元  陈明霞 《青海气象》2009,(2):43-45,40
大气探测自动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青海省通过“青海省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建设,建成了34个MILOS500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根据中国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操作规范》,需要1—2年对自动站的传感器进行校准工作,对于MILOS500型自动站的辐射传感器(以下简称辐射)校准存在很多客观原因,如价钱较贵,进货时间较长,备份少等,从工作实际出发,从传感器的技术指标上、所采集数据上进行分析,国产辐射能够代替芬兰产的辐射应用到自动站业务上,实现辐射国产化。  相似文献   

7.
气象业务对自动站观测设备正常运行和资料的综合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从故障原因排除、资料按时发送和日常维护提出可行措施,保障自动站及时、准确、完整采集数据,提高自动站文件传输质量和观测资料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会形成很多数据文件,但有3个数据文件即Z文件、J文件、A文件要永久保存,当自动站数据异常时,必须同时更改,确保无误。1自动气象站感应元件损坏感应元件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部件,若损坏必须立即更换,否则采集的数据毫无使用价值。测报人员应不断提高责任心和业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自动气象站中心数据库基础上,根据Micaps系统数据管理的方式,结合实际业务需求,用VB语言将区域自动站资料转化为Micaps数据格式文件,从而实现了包括要素填图、等值线绘制功能的区域自动站资料在Micaps系统中显示。系统设计了自动和手动2种运行方式,方便进行实时资料与历史资料调阅分析。通过这项技术能将区域自动站采集到的加密气象观测数据应用到天气预报业务中,为分析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1引言自动气象站投入气象业务运行后,所测得的气象要素值和人工观测值常常存在某些差异。当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值之间差值较大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加以解决是确保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准确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人工观测地温值与自动站数据差值较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站业务保障和应急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数据维护和设备故障两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自动站及时准确采集和上传数据资料的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1引言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的实施,为了适应气象预报服务等气象现代化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Visual Basic6.0开发了自动站数据远程接收系统软件。主要目标是基于局域网,针对远程异地自动气象站采集的定时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可同时对多个自动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异地远程接收,并以多功能窗体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自动气象站(Ⅰ型和Ⅱ型)是一种全新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微机计算处理系统,可对多种地面气象要素(大气压力、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进行定时自动采集、处理、通讯等,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消除了人工读数误差,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站组网就是将某一地区范围内分布的自动气象站所采集的各种资料利用各种通信手段传至中心站,再由中心站传到国家局,并在中心站对自动气象站进行远程监控。我省于2003年7月中旬组网成功,具有自动传输和监控功能,且运行正常。本文就是对我省自动站组网建设过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Ⅰ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有5个,Ⅱ型自动站有51个,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时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动站正常工作,做好技术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一起DYYZ-Ⅱ型自动站由于观测场照明电路引起温度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供自动站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2次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失败的案例,分析总结了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的经验教训。结果表明:(1)值班员必须严格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充分认识建立和运行实时自动气象站的目的,打破传统地面气象观测侧重于定时观测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随时要对自动站实时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意识。(2)要灵活运用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实时分析观测数据的质量,并及时正确地处理异常数据。(3)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最好按照如下顺序依次进行:时间一致性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气候一致性检查。(4)解决台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的最好方法是研制以保证数据真实准确为核心目标的自动化质量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赤峰站和开鲁站2008年自动气象站和人工气象站平行观测期间本站气压的对比观测数据,对两种不同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象站的气压不满足正态分布,赤峰气象站人工观测数据比自动观测平均偏高0.26hPa,开鲁站人工观测数据比自动观测平均偏低0.01hPa。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1)项目建设概况截止至2004年底,全部共建设完成1698个自动站,其中利用国家投资(含大监项目、雷达项目、西部人影项目)1187个,省局自筹资金511个,所有自动站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部分自动站已经进入单轨运行,并通过各省的通信路线进行联网发报,通过9210气象卫星通信网进行上行传输。(2)全区自动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广西自动站建设从2002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已累计建成各类自动站55个,在气象业务的运行中体现了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优势。南宁市吴圩自动站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进入单轨业务运行;后期建设的23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及15个雷达校准站也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39个站均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运行,其业务质量同时参加质量考核,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2004年8月开始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组建自动站中心站,中心站数据服务器及前置通讯处理机放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从2004年9月5日开始,全区39个自动站均须将小时观测数据自动上传至自动站中心站,实现了全区自动站小时观测数据的共享。自动站的监控、维护保障、标校检定由区装备中心承担。一年多以来通过电话支持以及下台站的方式,为台站排除了许多故障,为广西自动站的正常稳定运行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自动站运行情况正常,雷击及供电情况不稳定对自动站的运行影响最大。(3)中尺度自动站组网建设展望根据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矩阵式管理、七巧板战略”的建设思路,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分步实施、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区共建设约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一个间距20km左右,密度适宜、布局合理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2004年完成14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区气象台自动气象站中心站建设。2005年完成5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5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4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2006年完成5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0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准备、设备配置、故障判断、数据读取、故障修复等方面对DZZ5型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了现场检修,总结DZZ5型自动气象站维护和保障中的一些方法,旨在对县局自动站维护保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对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可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观测资料直接影响着中尺度、短时效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何提高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的可用性尤为重要。通过对影响自动气象站上传数据可用性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方法及措施,努力提高自动站资料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排除及日常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对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维护是确保自动站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文从新型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下笔,针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按照检修流程逐一检修,总结出了DZZ4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以此加强对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