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第22次南极长城站越冬气象考察所获取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2006年长城站的气压、气温、地温、降水、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同1985~2005年的多年统计值进行了对比。所作分析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长城站地区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2.
孙洪亮 《海洋学报》1992,14(4):112-123
文献[1]介绍了在南极长城站进行的潮汐观测,文献[2]统计和计算了潮汐特征值,文献[3]利用1987年夏季观测资料对潮汐特征做了初步分析.本文使用新获得的1987年3月至1988年2月连续观测资料,对这里的潮波传播、潮汐性质、日潮不等、潮差和水位等潮汐现象进行分析,并就水文、气象因素对平均水位的影响初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胡胜利 《海洋预报》2005,22(Z1):77-80
本文使用南极长城站20a天气和温度降水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长城站天气系统和气象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长城站建站20年来,气温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升高,到90年代未气温达到最高.进入20世纪后气温变化趋于平稳,但年平均距平仍在正距平以上.大风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缓慢减少,至90年代未到20世纪初大风天数明显增多,风速加大.长城站降水从90年代初期降水量开始减少,到90年代后期降水量最少.特别是1997年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少200mm.进入20世纪长城站降水量仍比正常年份减少100mm.对长城站20年气象要素分析表明,长城站近10年存在气温明显增温变暖,降水量减少,大风天数增多现象.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6,(12):4-4
12月初,我国第2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即将启程。本次科学考察队将利用我国自主创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软件SuperMap GIS,在南极长城站首次绘制1:1000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并将这些成果建成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燕松  邓冰  尹建平  范磊 《海洋预报》2007,24(4):49-54
利用统计预报中逐个引入因子法的原理和方法,选取了10年的气象资料,对浙江东部海区春季平流雾进行了分型研究,建立预报方程,确定预报临界值。通过对3年的气象资料进行试报,结果表明,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基本上可以投入到正常的业务使用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1 ̄1990年环渤海地区的地面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大气水份平衡方程中各分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县市局气象资料的正常接收,提升气象监测、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资源利用能力,使县级气象部门在气象资料的信息量、时效性和可靠性方面有大的提高。文章介绍了县局CMACast系统结构,县级CMACast系统应用,资料推送以及软硬件工作环境,并对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静止卫星“葵花”与美国、欧洲宇宙机关(ESA)、印度已发射运用的静止卫星共同监视全球气象状况。除印度的静止卫星外,其它国家的均能自动收集海洋气象浮标式自动气象站、船舶、飞机等所观测的气象资料。向静止卫星通报气象资料的船舶等被称为“通报局”(DCP)。从通报局对卫星分配402MHZ等频率,并使用无定向天线,即可发送气象资料。 日本气象厅已在1988年度在所有的海洋气象观测船上配备上了运用DCP把观测船所观测到的气象及海洋资料向气象厅通报的“船用气象电报自动发送装置”。此装置由无定向天线、发送部和资料处理部三部分构成。资料处理部是由以个人用计算机为基座的CPU、表示已输入的气象资料和电文的CRP、用于输入气象资料的键盘三部分构成。船用气象电报自动发送装置的特长是,写成气象电报的气象资料极为简单,任何人都会输入。资料输入后,从气象电报的写成到发报均可自动工作。因此,通讯人员不需要值班,连夜间也可自动通报气象电报。 船舶气象通报对提高气象预报精度以及延长预报期间极为重要。但近几年来由于海运情况的变化,船舶气象通报逐渐减少,日本气象厅迫切希望船舶今后也能协力合作。除气象厅自己的气象观测船外,所属日本邮船以及大阪商船三井船舶的某些船舶也按装着船用气象  相似文献   

9.
在1997年以前,我国南极考察船到达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附近水域后,由于没有合适的锚地而多次出现险情。成功地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水域完成锚地选址和锚地测绘任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是南极科考船安全避风、高效货物装卸的保证,它对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和基站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准原点,犹如秤的定盘星珠穆朗玛峰的新高度由此定出位于青岛市中心海拔76米的小山因设了观象台而称为观象山。就其现存最为系统、最为完整的气象资料而言,堪称世界气象史上的奇迹。其他观象台皆因战乱而屡遭破坏,资料不全。青岛观象台是集近代中国气象、天文、海洋、地磁、地震等多学科的唯一正规科研机构。从30年代开始,青岛观象台与50多个国家气象界以邮递方式进行气象资料与学术研究的交流,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因世界气象资料交流进入卫星传送时代,邮  相似文献   

11.
海洋气象中的客观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军 《海洋通报》1997,16(3):64-68
目前,海洋气象资料分析工作已逐渐由计算机取代了人工操作,资料的客观分析和四维资料同化已广泛被应用。本文综述了气象、海洋资料客观分析所需信息,客观分析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案,给出了几咱常用的客观分析垢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海岛站大风观测资料,经过高度订正、对比实验、风速补偿、组合取值等方式,研究了龙口至旅顺海上航线大风气象服务标准实况资料处理方法。通过实际个例分析发现,利用该方法获取的实况资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高度偏差、地形遮挡等因素对海岛站风速的影响,为海上航运气象服务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实况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阳谷县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依托阳谷县气象局官方网站,基于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利用My SQL数据库,通过J2EE开发平台和MVC框架,研发了"阳谷县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中短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具有气象科普和政策法规宣传,以及需求信息反馈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9—2008年德州市人民医院高血压住院病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高血压发病的月、季变化特点,通过高血压发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气压及其变化、气温及其变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显著,不同季节影响不同,找出了诱发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高血压发病分季逐日预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李凯 《海洋预报》2011,28(5):82-88
利用第25次南极考察队获取的中山站海洋、气象考察资料,结合中山站过去20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2009年中山站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同时围绕互联网络带来的预报手段的进步、预报能力的提高等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天气预报领域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51 ̄199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出现频数、风向频率,阐述了该区的季风特征和形成原因,海陆大风差别及其规律,并提出了统计预报方程。通过试报和多年使用结果表明,具有一定价值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51~199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出现频数、风向频率,阐述了该区的季风特征和形成原因,海陆大风差别及其规律,并提出了统计预报方程。通过试报和多年使用结果表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七次南极考察极地号船穿越西风带航线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0年至1991年第七次南极考察极地号船接收的地面天气图,传真图及卫星云图资料,对本航次往返穿越南半球西风带中遇到的强气旋过程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探讨,该文对南极考察的气象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海上卫星发射气象保障过程中6月1日上游对流风暴的移动和演变造成山东半岛对流降水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辐合线与干线重合触发新生对流单体形成潍坊风暴,潍坊风暴东移过程中强度增强和聊城风暴进入烟台后转向造成山东半岛一带出现...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区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大风、大雾、台风、雷暴和冰雹等。利用1971—2008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暴雨和大风的发生概率及重现期进行了计算。并通过1984—2007年气象灾情普查资料,对暴雨、台风所致的气象灾情进行了评估。据此对青岛气象灾害进行了区划和风险分析,得出青岛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莱西、胶南沿海两个区域;胶州湾前部沿海及市区是大风和大雾多发区;环胶州湾地区处在台风的影响范围内,尤以市区、胶南沿海和黄岛区出现频率较大;胶州湾西岸的黄岛区雷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