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果子沟下奥陶统塔勒基河组三叶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婆罗科努山奥陶纪地层颇为发育,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步深入,1974年新疆区调队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组成的地层分队将本区的奥陶纪地层划分为:下一中奥陶统新二台群;上奥陶统奈楞格勒组.197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与新疆地质局科研所及区调队地层队进一步划分为:下统风沟组、新二台组;中统科克萨雷溪组、塔勒基河组;上统呼独克达坂组、阿克塔什组.1979年许杰、黄枝高将塔勒基河组划归下奥陶统.1984年项礼文、张太荣将新二台组下部和上寒武统果子沟组顶部划分出相当于早奥陶世早期特马豆克阶的地层赛里木  相似文献   

2.
新疆西北部早古生代地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旭  林焕令 《地层学杂志》1998,22(4):241-251
根据新疆西北部伊宁果子沟、艾比湖及和布克赛尔等地的早古生代地层剖面,对这一地区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的岩石地层单元和生物带作了修订,特别是重新修订了奥陶系的新二台组和风沟组,并建议取消塔勒基河组。对下古生界各系的生物带作了较大的修订,并基于此对各纪地层作了划分和对比。根据地层的发育特征和各门类生物地理分布,认为新疆西北部在早古生代属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华南地区奥陶系台地相、盆地相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相等不同沉积相区5条典型地层剖面,开展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图形对比研究,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华南奥陶系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延限和不同相区笔石动物群的精确对比关系,为开展不同相区之间地层的精确对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上扬子区南部中奥陶统大沙坝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奥陶统上部大沙坝组的命名地点在四川长宁双河附近 ,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夹钙质结核和灰岩透镜体 ,分布在川东南的长宁—兴文—叙永—古蔺一带 ,其中笔石和壳相化石经常交互出现 ,均比较丰富 ;笔石动物属于上层下垂对笔石动物群 ( Didymograptus artus Fauna) ,据此 ,大沙坝组的地层时代可定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 (相当于兰维恩期 ) ;腕足动物可称作 Saucrorthis- Parisorthis动物群。大沙坝组的岩性和其中所含的动物群均明显有别于在黔北和黔东北广泛分布的、大致同期的以钙质泥岩和钙质粉砂岩为主的十字铺组。四川北部平武县水柏乡的中元古代大沙坝组 ,由于命名在后 ,应予以废弃。  相似文献   

5.
首次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的晚泥盆世法门晚期地层中发现板海神石及大型弓海神石菊石动物。板海神石动物群由Platyclymenia(Pl.)subnautilina(Sandberger)、Sporadoceras sp.和Prionocerasfrechi(Wedekind)等分子组成;可能与Annulata事件有关。弓海神石动物群中Protactoclymenia sp.和Cyrtoclymenia?sp.以壳体硕大为显著特征,直径可达20cm。这些菊石可与西欧晚泥盆世标准菊石带第Ⅳ带的菊石组合进行对比(相当于牙形石Upper trachytera至Lower expansa带),而且在区域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弓海神石动物群,其产出层位可作为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崇义地区奥陶系的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1978年,笔者对江西崇义县思顺—过埠一带的奥陶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证实该地有印渚埠期、宁国期、胡乐期、(氵韓)江期、石口期和五峰期含笔石动物群的地层。由于肖承协等(1975)对该区牛皮湾一带的宁国期地层及笔石动物群已有论述,本文只报道该区中、晚奥陶世的含笔石地层。我国中奥陶世晚期((氵韓)江期)和晚奥陶世早期(石口期)地层,除祁连山和赣西南地区外,均为壳相沉积。因此,对崇义的(氵韓)江期和石口期笔石地层的研究,将为我国奥陶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一些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首次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的晚泥盆世法门晚期地层中发现板海神石及大型弓海神石菊石动物。板海神石动物群由Platyclymenia (Pl.) subnautilina (Sandberger)、Sporadoceras sp.和Prionoceras frechi (Wedekind)等分子组成;可能与Annulata事件有关。弓海神石动物群中Protactoclymenia sp.和Cyrtoclymeniasp.以壳体硕大为显著特征,直径可达20cm。这些菊石可与西欧晚泥盆世标准菊石带第Ⅳ带的菊石组合进行对比(相当于牙形石Upper trachytera至Lower expansa带),而且在区域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弓海神石动物群,其产出层位可作为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梁山南郑组的五个实测地层剖面为依据,论证了梁山南郑组的陆源碎屑物质来源于东侧汉南古陆,南郑组碎屑岩系正常浅海—滨海相沉积。其中漂浮的笔石动物群与丰富的游泳和底栖的多门类的介壳类动物共生,构成典型的混合生物相,与我国扬子区的笔石相的五峰组显然有别,因而沿用南郊组一名作为五峰组的同期异相沉积。根据所产的笔石化石,由下至上建立三个笔石带:①Dicellograptus ornatus 带,②Climacagraptus leptothecalis 带,③Diplograptus bohemicus 带。并将它们与扬子区五峰组的笔石分带进行对比。最后又分别较详细地论述了南郑组中各门类动物群的特征及所代表的时限,并与国内和国外的有关地层进行对比。所有这些都证明梁山地区的南郑组不是下志留统而应是上奥陶统。说明晚奥陶世汉南古陆并未扩及梁山地区,南郑组是继承临湘组和宝塔组的连续的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宜昌黄花场剖面和宜昌陈家河剖面大湾组83件样品和陈家河剖面红花园组2件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了奥陶纪大坪期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并以宜昌黄花场剖面大湾组笔石序列为基础,结合华南地区笔石动物群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对笔石动物群地理分布的影响,提出温度变化仅是影响笔石动物群地理分布的间接因素,前人的纬度分带学说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湖南祁东中奥陶世笔石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义仁  傅汉英 《地质论评》1985,31(6):502-511
一、引言我国东南型奥陶纪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笔石动物群,其种类繁多,发育齐全。世界各地的重要属种,在我国东南型内都有出现。但是,在中奥陶世胡乐期之后(Nemagraptus gracilis带之上)的地层,无论是东南型的砚瓦山组、黄泥岗组,还是扬子区的宝塔组、临湘组(或涧草沟组)都普遍为介壳相沉积,笔石很少发现。湖南中部的磨刀溪组、南石冲组虽有高于Nemagraptus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宜昌黄花场剖面和宜昌陈家河剖面大湾组83件样品和陈家河剖面红花园组2件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了奥陶纪大坪期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并以宜昌黄花场剖面大湾组笔石序列为基础,结合华南地区笔石动物群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对笔石动物群地理分布的影响,提出温度变化仅是影响笔石动物群地理分布的间接因素,前人的纬度分带学说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对新疆洛浦县阿其克和巴楚县小海子剖面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克孜里奇曼组、南闸组和康克林组上部地层的归属问题;指出从牙形石的发展和演化看,上述地层应属于下二叠统。  相似文献   

13.
滇东地区奥陶系红石崖组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石崖组是分布于滇东和川西南地区的一套红色的奥陶纪粗碎屑沉积地层,含笔石、几丁虫和疑源类等化石,过去通常认为其时代为阿仑尼格期(大致相当于当前国际划分的弗洛期和大坪期)。通过对云南禄劝桂花箐水库岸边、禄劝六江和昆明二村红石崖3条剖面的红石崖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化石采集,获得了大量笔石标本,鉴定出了2属15种。根据滇东地区红石崖组的笔石动物群,建立Corymbograptus varicosus笔石带,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笔石动物群的对比分析,该带可与我国黔北地区的Acrograptus filiformis带、英国湖区的Corymbograptus varicosus带以及阿根廷西北部Acoite组的"Baltograptus deflexus带"进行较好对比,其时代应为早奥陶世弗洛期早中期。据此,红石崖组与其上的巧家组之间很可能缺失大坪期地层。  相似文献   

14.
新厂期的上斜笔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以来笔者研究吉林省浑江地区早奥陶世地层及寒武——奥陶系界线时,在浑江大阳岔和木(木欣)头沟下奥陶统冶里组中采得大量笔石,层位很多,保存完好,尤其是在冶里组中上部发现大量的上斜笔石,其中除Psigraptus及Yukonograptus曾产于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外,其余均为首次发现的新属种。这些笔石均属于正笔石式树形笔石亚目(Groptodendr-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宜昌黄花场(扬子地台中部)大湾组剖面和重庆城口(扬子地台北部)的湄潭组剖面笔石动物群特征的分析,结合江西崇义地区(盆地相)、江南过渡带笔石动物群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相分异的现象,并探讨了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和牙形石的相互关系。认为宜昌黄花场剖面完全具备建立全球下/中奥陶统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的条件,牙形石B.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FAD)是良好的界线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6.
陈旭  戎嘉余 《现代地质》1999,13(2):201-201
奥陶纪生物带,特别是笔石带的精确对比主要是在华南展开的。这一研究结果使得奥陶纪,主要是早、中奥陶世,接近大西洋笔石动物群的扬子区和具典型太平洋笔石动物群的珠江区的各个笔石带精确地对比起来。如果把这两个地区的岩相也考虑进来,便明显地看到在这两个大区之间...  相似文献   

17.
广西钦州、玉林地区的志留系和泥盆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正> 广西钦州、玉林地区是研究中国南方志留系、泥盆系,特别是含笔石、竹节石地层的重要地区。这个地区的志留、泥盆系是由广西区测队、广西第三地质队等单位最先研究的。汪啸风(1977,1978a)曾著文发表了钦州的志留纪地层和笔石动物群。玉林地区的泥盆纪  相似文献   

18.
引言江西西部的笔石地层是在近几年才发现的。1961年,江西省地质局区测三分队首次在宁冈县棋子石的前泥盆纪“演吉岭系”浅变质岩系中发现了奥陶纪笔石。1962年,我队地层组先后在永新、宁冈及井冈山等地(图1)详细测制剖面,系统采集化石。此次采获的化石很多,全属笔石。这里仅就上述地区的笔石地层剖面予以介绍,提供参考。江西西部奥陶纪笔石地层,过去尚无报导。因此,这些材料的研究,对本区奥陶纪地层的分组建带工作都很有帮助。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南方很多地区中奥陶统上部(如砚瓦山组或宝塔组)多为介壳相的碳酸盐岩沉积,笔石极为少见,但本区则全为笔石碎屑岩相。因之,江西西部笔石地层的研究及与邻区对比,对了解我国古地史发展特征,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9.
傅力浦 《地质论评》1983,29(6):566-566
以往人们都认为,南秦岭南带高滩兵房街小区,下奥陶统含笔石地层与上覆下志留统呈假整合接触,其间缺失中和晚奥陶世沉积。1979年笔者同宋礼生在紫阳巴蕉口原下志留统硅质板岩的下部发现以叉笔石为主的晚奥陶世笔石动物群。1980年笔者同杨景华、秦克岭、苏福信又赴巴蕉口,采得丰富的五峰期晚期笔石,计有:Dicellograptus ornatus Elles et Wood(多),D.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对豫西淅川县境奥陶纪、志留纪地层考察后取得如下认识:1)上奥陶统碎屑岩相地层(如上集王罐沟)宜统称为蛮子营组,灰岩、泥岩相(如大石桥石燕河)从下到上宜称为杨庄村组、石燕河组和刘家坡组;2)根据腕足类,石燕河组(含Rongatrypa动物群)和张湾组下部(含Cathaysiorthis动物群)分别归于晚奥陶世凯迪中晚期和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早中期,推测本区缺失凯迪阶顶部、赫南特阶和鲁丹阶底部地层;3)Cathaysiorthis动物群的发现说明本区发育比Pristiograptus leei带更低的地层;4)若岞■组属于早奥陶世的结论可信,则本区缺失中奥陶统,约有10 Myr未接受海相沉积;5)晚奥陶世华北型和北美中大陆型的牙形类与中、东亚腕足动物群和志留纪初期典型华南型腕足动物群的发育表明,当时北美、中东亚的许多块体位于热带海域,由于北美与我国许多块体相距甚远,腕足动物交流受限明显,但牙形类可沿着赤道环流交流。4.5亿年前后,本区在地层序列、地质发展史、沉积环境、生物相和生物组合特性上,情况较复杂,上奥陶统的似更近似于华北,而志留系的与华南关系更密切,并很可能一直持续到泥盆纪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