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貌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峰耸立于藏东南群峰之上(照片1,2),其峰体被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峡弯所环绕(照片3)。这样便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岭谷高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高山成为气流的屏障,峡谷则成为气流的通道,致使当地的自然条件十分独特,垂直带谱齐全,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本文在两年考察的基础上,试就南峰地区高山峡谷地貌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南峰地区岭谷高差悬殊(达5000—7000米),这就破坏了当地的纬向气候带。与其他山区一样,南峰地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热量条件和水分状况差异明显,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总的来说,这里属于藏东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起伏变化很大,一地并存各种气候带,独成一特殊的气候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3.
南迦巴瓦峰地区泥石流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峰地区是西藏泥石流最为活跃的一个地区,属藏东南泥石流的活动中心。 前人对南峰地区泥石流未作全面考察,仅在波密—林芝段川藏公路沿线做过一些调查。1983年笔者参加中国科学院南峰登山科学考察队,考察了本区泥石流,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南峰地区的土壤已有所论述,但其中的土壤分析资料大多来源于邻区。1982—983年本人曾参与南峰登山科学考察,所得的资料及土壤标本经室内分析整理后,现试图就当地的土壤类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5.
南峰地区南翼墨脱县境内海拔12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最温暖湿润的地区;而北翼的波密、林芝和米林三县,则分别为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地区。明显的气候差异,奇特的生境条件,适宜各类植物生长,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植被带谱  相似文献   

6.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地质构造分属喜马拉雅构造带、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及冈底斯构造带,三者性质截然不问。不同构造单元的岩层、构造运动和构造系统都有差别,它们无论是在空间分布上,还是在地质演变历史上,彼此交汇复合,显得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7.
1982—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登山科学考察进行于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地区,计有22个单位,26个专业,100余人次参加,可说是一次规模相当宏大的山地综合科学考察。 这里所指的南峰地区是以南峰为中心,北至易贡—倾多一线,东为倾多—波密—金  相似文献   

8.
以往南迦巴瓦峰地区未进行过地磁测量工作。1983年我们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对南峰地区首次开展了地磁测量工作。这次的工作任务是,通过剖面测量,建立若干地磁测量基点,以了解地磁场的分布概况;并通过室内地磁资料分析整理,寻求区内的区域地质及深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9.
南迦巴瓦峰地区高山耸峙,峡谷深峻,自然条件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生活在这里的是勤劳的藏、门巴和珞巴等少数民族人民。这里地处边疆,地位重要。1982—1984年,我队曾综合考察了这块神奇、富饶、艰险的地方,各个专业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  相似文献   

10.
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与其东侧骈行南流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简称横断山区纵谷),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切出了一系列峡谷。这些峡谷成为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其中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最重要的。这样,南峰地区可视为  相似文献   

11.
南峰地区河流深切,山地破碎,高差常在200O米以上,第四系主要出露在一些宽谷中。现就当地广泛出露的湖相层、全新世自然环境变迁和新构造运动报道一些情况。 (一)湖相层 南峰地区米林—大渡卡(大峡弯入口)雅鲁藏布江宽谷段和尼洋曲下游宽谷中常出露有厚达一二百米的砂砾层,其中  相似文献   

12.
南峰地区大面积出露区域变质岩,还有少量动力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及花岗岩。 根据本区变质作用类型及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变质岩石类型及其自然共生组合,时空分布关系的差异,可将当地的区域变质岩划分为三个变质岩带(图1),即喜马拉雅变质岩带、冈底斯变质岩带和雅鲁藏布江变质岩带。带间均以断裂为界。喜马拉雅变质  相似文献   

13.
南迦巴瓦峰地区植被垂直带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就南峰地区植被垂直带谱的类型、结构,及植被垂直带与水平地带的关系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1983—1984年笔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曾先后三次考察南峰地区自然环境。根据当地自然状况、工农业生产及人类活动等特点,共采集水样28个,土样116个(采自52个剖面),大气样19个,生物样26个。 各类样品按如下方式,测定各种元素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15.
1982—1983年笔者前后三次随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和国家体委登山队去南峰地区进行地质考察,本文即以野外现场所获资料,对该区地质特征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和孢粉分析结果,讨论了环境变化问题。指出,中更新世以来南峰地区抬升约2000—3000米,全新世抬升约600米,并对气候变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及的地区是,波密以西,米林以东,北以念青唐古拉山为界,南至喜马拉雅山东端(含岗日嘎布山,附图)。 区内古冰川遗迹较为丰富,但是愈老保存愈差,有的则已被破坏殆尽。 早更新世冰川遗迹在这里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8.
1982—1983年,作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对这里的锈菌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采集,两年累积标本达700余号。经室内鉴定结果表明,这一带锈菌的种属组成非同一般,种类达34属210种,寄主植物达54科169属277种,远远超过《西藏真菌》一书(1980)所记载的种类。南峰地区汇集了我国已知锈菌3/5的属和近1/4的  相似文献   

19.
东喜马拉雅山和藏东南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下同),历来被视为西藏有名的神山之一;而世界最高的外流大川雅鲁藏布江绕南峰作发夹形转折,构成闻名内外的大拐弯峡谷(简称大峡弯,下同),大峡弯入口在米林县派区,出口在墨脱县希让  相似文献   

20.
丛藓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北缘的高山地区,其中以东亚(尤以东喜马拉雅山地)分布较为集中。南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丛藓科植物区系较为丰富。以往中外学者对西藏丛藓科植物有过一些报道,但在南峰地区未作过详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