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娅鑫  李冲 《地下水》2010,32(2):100-101
在充分理解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筛选原则,设计出多层次的适合邯郸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邯郸市2005年、2015年和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1)
邯郸市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城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采用近几年邯郸市水资源、人口、经济等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水资源基础评价、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和基于人水关系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辅以GIS技术,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水资源先天不足,空间分布不均且季节性变化大,该市入市水量和降水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加之地下水的严重超采,整个邯郸市的自然拥有水量正逐渐减少。但同时邯郸市的需水量却随邯郸市的发展而不断地增加水资源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都比较大,说明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开发潜力小,水资源处于超载状态。要实现邯郸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节约用水、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合理从外市调水及开发出新的可利用水资源,以提高邯郸市的水资源承载力,保证邯郸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岚  王树谦 《地下水》2014,(5):82-8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过度的开发利用,邯郸市地下水资源短缺情况日益严重,通过分析邯郸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地下水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采用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邯郸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表明2010年地下水承载能力已趋于饱和,供需矛盾突出;2020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及通水,可利用水资源量增加,地下水开采得到限制,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4.
刘占衍  吴旭 《地下水》2010,32(5):108-109
依据河北省市级水资源评价细则及邯郸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对邯郸市磁县的区域概况、降水、水资源数量、水资源质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给出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磁县现状水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5.
刘占衍  吴旭 《地下水》2015,(1):127-128
据河北省市级水资源评价细则及邯郸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对邯郸市鸡泽县的区域概况、降水、水资源数量、水资源质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给出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了鸡泽县现状水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6.
根据邯郸市地下水管理现状,从8个方面例举了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合理开发有限的水资源,必须采取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技术措施,建立与其相应的水资源评价体系与信息系统,制定保障其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的支持体系与制度.制度合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是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的关键,实现一体化管理可以保障邯郸市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14,(11):18-21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督察组对部分省市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30起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案例1:河北中建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河北省邯郸市金百合小区4号楼工程,项目经理冯杰;建设单位为邯郸市腾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森;监理单位为邯郸市四方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李义平。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5)
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合理利用水资源,2006年邯郸市建设生态水网工程。本文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2005年、2010年、2015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对主要污染物质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掌握生态水网的实施对该市地下水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监测井的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等主要污染物呈明显下降趋势,10处监测井的F值呈减小趋势。由此可见,生态水网的实施对该市地下水环境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孙绪金 《中国岩溶》1990,9(3):220-230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邯郸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运用系统理论对该区水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提供一个在开发利用与管理方面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浅议沧州地下水压采的途径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沧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地表水不足,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超采,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提出通过外调水、雨洪资源利用、节水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管理制度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实现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探索地下水压采的途径和对策,促进沧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袁超国  沙金霞  刘彬 《地下水》2023,(4):228-229+270
在全球水资源稀缺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基于水资源状况,想要实现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提高对水资源总量管理的科学性,本文以邯郸市东部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目标ET计算方法,对研究区不同水平年目标ET进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2年系列多年平均目标ET为46.2亿m3,降水~可消耗ET的线性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55 9;经计算,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目标ET分别为50.1亿m3,47.1亿m3,44.3亿m3。目标ET的确定可提高对水资源总量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地区水资源总开发量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人工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为决策变量,以地下水位为状态变量,将水资源系统的模拟模型作为约束条件集,嵌入到水资源系统的优化模型中,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为核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开发出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技术将多个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邯郸市为例完成了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模拟、优化计算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根据部分工程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对粉喷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和承载力折减系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邯郸市区工程场地的单桩和复合地基静载荷检测资料,利用反算的方法找出了适用于邯郸市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的取值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赵海东 《地下水》2008,30(4):111-112
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能够促进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河北省水资源的现状急需加强多方面的保障措施建设。要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必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灌溉技术。开源节流并举,建立节水、养水型社会,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区域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庆洲 《地下水》2001,23(3):114-115
在以往水资源平衡分析中 ,人们总是将客观需要与市场需求混为一谈 ,从而导致水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脱节 ,降低了工程资源的配置效率 ;本文应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 ,对陕西省近十年来的总用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解释 ,提出了水价、水资源开发边际成本、技术进步对水资源的浪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静  黄启海  宫延之  许刚 《地下水》2003,25(3):155-155,162
冠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属水危机区。近十几年来,结合区内缺水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发展了管灌、地膜灌、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工程。推广应用了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磊  章光新 《水文》2006,26(6):76-79
吉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东北重要的经济区,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本区总体上为水资源脆弱区。从水资源需求趋势和供给能力两方面,综合判断水资源利用高峰将出现在2020年左右,用水量约为55~60亿m~3。水资源利用结构将有显著的变化,到2030年时,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三者需水量之比达到1∶2∶2的水平。提出建设节水农业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措施;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是提高供水体系稳定性的关键手段;实施水源置换工程是改善供水系统的重要举措;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静力触探法及宏观判别法对邯郸市某工程粉土地基进行了液化判别,并对判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判别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和特点,结合粉土的区域特征,提出了适合邯郸市饱和粉土的综合判别方法,从而提高了液化判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陈思源  陆丹丹  程海梅 《水文》2019,39(2):61-66
采用科技文本挖掘分析工具CiteSpace,以2007~2017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4 469篇国内水资源管理研究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分析我国近10年来水资源研究科技论文的时间分布、作者分布以及研究热点和趋势并绘制国内水资源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果显示,近10年来我国关于水资源研究方面的论文数量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作者之间的研究联系进一步密切,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集中。近期的研究高频词汇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安全等;高频词汇与我国水资源宏观政策涉及的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许可、用水总量控制等主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较为紧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流域综合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将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瑛 《地下水》2011,(1):127-128,137
对甘肃省景泰川引黄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进行研究.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灌区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对灌区水资源的分析,通过计算灌区内来水及用水情况,对灌区进行水量的平衡分析,明确提出灌区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下,要积极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开展灌区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