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for conflict between elephants and people who live adjacent to conservation areas remains key to recruiting them as allies in preserving elephant populations. The Tsavo region of Kenya has become a notable battleground for elephant conservation in East Africa, characterized by ivory poachers, crop damages by elephants in communities adjacent to parks, and electric fencing to control human and wildlife mobility. Oral histories of six ethnic groups reveal how such human‐elephant conflict emerged during colonial times through a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volving elephants, livestock, people, and vegetation. The general trend over the past two centuries involves a transition from a precolonial modality characterized by human and elephant mobility to their increasing immobility, spatial separation, and conflict.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emergence of that conflict forces recommendation of a change in policy direction, from further reducing mobility to restoration of mobility and spatial reintegration of people in parks. Keywords: colonialism and landscape, East Africa, elephant conservation, historical political ecology.  相似文献   

2.
Representing environments in flux: case studies from East Afric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ominant view in the ec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the 1950s saw populations harmoniously interacting in self-regulating systems; climax forests and stable societies were the ruling hypotheses. Now, however, ecology and social sciences are investigating nature and culture in flux. The flux paradigms of nature and culture describe a human–ecological relationship that is non-equilibrial,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and constantly negotiated at both material and ideological levels by unequal actor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changing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paradigms on interpre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ree areas of East Africa: the North Pare Mountains, Tanzania, the Mkomazi Game Reserve, Tanzania and the Tsavo National Park, Kenya. We explore how discursive and materialist approaches can complement one another, by expanding the domains of ecological inquiry and demanding that analysts cross-check their data for unquestioned assumptions regarding stability, variability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Rather than testing a ruling hypothesis, we suggest that ecologists and social scientists work with multiple hypotheses, 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a novel spatial approach to compare 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 across cities and over time. It examines spatio-temporal change in Australia’s five most populated capital cities from 1981 to 2011, and documents the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pattern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settlement patterns of Australian citie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in the last 30 years. From the doughnut cities of the 1980s, programs of consolidation, renewal and densification have changed and concentrated population in our cities. Australian cities in the 1980s were characterised by sparsely populated, low density centres with growth concentrated to the suburban fringes. ‘Smart Growth’ and the ‘New Urbanism’ movements in the 1990s advocated higher dwelling density living and the inner cities re-emerged, inner areas were redeveloped, and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hifted towards increased inner city population densities. Policies aimed at re-populating the inner city dominated and the resultant changes are now visible in Australia’s five most populated capital cities. While this pattern has been reported in a number of studies, questions remain regarding the extent of these changes and how to analyse and visualise them across urban space.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patial method which addresses the limitations of changing statistical boundaries to identify the changing patterns in Australian cities over time and space.  相似文献   

4.
刘大千  宋伟  修春亮 《地理科学》2022,42(5):820-830
对比分析了2008年和2018年长春市犯罪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进而构建了贝叶斯时空分析模型,整合了犯罪时空格局演化中的固定效应、空间随机效应和时间随机效应,基于R环境中的INLA程序包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了拟合,结合GIS制图,识别出异于总体趋势的犯罪相对风险高值区,并进一步解析了犯罪格局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和规律。研究发现,犯罪总量在10 a间显著下降,犯罪数量较高的警区数量明显减少。长春市周边地区犯罪率有所提高,而城市中心区域的多数警区则明显下降。贝叶斯时空模型表明,虽然城市犯罪相对风险的平均水平较低,但其总体上却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空间效应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核心区域,特别是传统的商业网点或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警区。时间效应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市外围地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所在的警区。综合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城市中心区域存在既是空间效应的高值区也是时间效应高值区的时空共同高风险区。贝叶斯方法在数据整合、区域异质性识别以及灵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犯罪时空格局形成和演化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上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谷跃  王捷凯  黄琴诗  宋伟轩 《地理研究》2021,40(9):2459-2475
商铺租金是衡量城市商业活力与地段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南京中心城区3294处商铺为研究对象,在通过核密度分析、莫兰指数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商铺租金时空格局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从交通区位、周边配套、消费能力等方面挖掘商铺租金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南京商铺空间分布以新街口为核心,呈现出日益增强的中心极化态势,并与河西、东山和江北共同形成等级鲜明的商业集聚格局;主城区商铺租金的空间分布亦表现出以新街口为热点区、城北和城南为冷点区的核心边缘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与局部空间集聚性,主副城区间租金分异程度逐年加剧;交通区位和消费潜力是影响主城区商铺租金的关键外部因素,而商业业态、商铺形象等内生因素同样会对商铺租金产生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南京商铺租金时空分异格局。通过揭示南京商铺租金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其组合变化,期待推进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研究,并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商铺投资经营者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丹贤  周素红 《地理科学》2017,37(2):228-235
结合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通过与居民生存需求、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日常购物行为来解读社区尺度的居住-商业空间关系,对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合理配建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入户问卷和商业设施POI数据,以日常购物出行距离来衡量广州社区的居住-商业空间关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社区周边商业设施供给、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和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四大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与住房制度变革、郊区化、业态变迁等制度-空间-社会变革紧密相关。结果表明,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总体良好,1 500 m是评价这种关系的重要阈值,但郊区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现象。四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郊区的空间不匹配,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朱政  贺清云  覃伟 《地理科学》2020,40(11):1859-1867
以长沙市为例,建立由20 367个建筑体块以及水体、地形、道路等要素构成的城市三维模型,通过建设、环境、交通、服务、景观5个方面的20个指标的计算,对全市1 860个居住区的空间宜居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居住区的空间宜居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呈现出"西高东低""一走廊三高地三低地"的空间特征。湘江沿岸"走廊"以及梅溪湖、松雅湖、洋湖周边区域"三高地"的空间宜居程度较高,中心城区则存在空间宜居程度最低的"三低地"。城市综合宜居程度与景观类指标、环境类指标呈空间正相关,建设类指标呈现"中心低、边缘高"现象,而交通类、服务类指标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现象。产生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扩张与居住区建设速度过快,居住区对景观资源依赖性强,老旧小区搬迁改造推进缓慢,新建城区配套服务不足。应该从控制城市周边居住区的新建、推动旧城改造、加强景观营造、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柏玲  姜磊  周海峰  陈忠升 《地理科学》2018,38(12):2100-2108
基于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首先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贝叶斯空间滞后模型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经济带年AQI在空间上整体具有东高西低,长江以北高长江以南低的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气污染严重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长三角城市群的江苏省、浙北地区、皖北大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冷点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四川的攀枝花以及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长江经济带AQI在季节上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趋势。总体而言,四季的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鄂皖苏,低值集聚主要分布在云贵地区。 贝叶斯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模型结果证实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FDI回归系数为正,支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人口密度、公路客运量均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而第三产业比重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加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汪明峰  赵玉萍 《地理科学》2021,41(5):747-758
以P2P网贷平台为例,探究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①P2P网贷平台寿命的城市差异较大,平台上线和退出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北京及其周边城市.②平台经验和较高的城市经济水平有利于平台存续和合规发展,但城市内部的风险传染值得关注;鼓励性政策有利于合规平台生存,但也会提升问题平台的非正常退出...  相似文献   

10.
肯尼亚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政  陈爽  姚士谋  熊传合 《地理科学》2020,40(6):956-964
基于2018年肯尼亚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数据,设定交通优势度指数及交通网络连接度指数和交通对外通达度指数2个分指数,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对肯尼亚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十分显著,以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为主要交通节点的铁路沿线地区交通优势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②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异格局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交通网络连接度呈现出以内罗毕为核心,以铁路沿线为轴带呈圈层状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而交通对外通达度呈现出北部和西北部较低而南部和东南部较高的空间分异格局。③地形地貌、气候、水文、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等是形成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引导经济空间合理布局,是推动肯尼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7年山西省67个台站观测资料和FAO Penman Monteith模型,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山西省近57 a地表干燥度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干湿区界限的年代际波动和面积变化,探讨了影响本区域干燥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年干燥度指数2.0为标准,山西全省可划分为半干旱和半湿润2个分区,其分区与植被覆盖度十分吻合;山西省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呈变湿趋势,2000年之后尤为明显,而西南部大部为变干趋势;干燥度指数在1960─1990年代呈波动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在1990年代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呈上升趋势;蒸散量的变化分3个阶段,1960─1970年代为上升趋势,1980─2000年代较为稳定,之后呈增加趋势;干湿区界限经历了1960─1990年代的东南向位移和之后的西北向位移2个阶段,相应的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52%扩展到73%,之后缩减到23%;降水量和蒸散量均同干燥度有显著相关性,且降水量同干燥度的相关性大于蒸散量,而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同干燥度相关不显著,但同蒸散量显著相关,最高和最低气温同干燥度或蒸散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晋西北沙漠化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干燥度变化趋势一致,干湿状况是晋西北沙漠化变化趋势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1949-2015年中国典型自然灾害及粮食灾损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研究其自然灾害演变特征及粮食灾损规律,对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基于Python语言编程获取1949-2015年中国31省市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构建灾害强度指数分析不同灾种的时序特征分异,利用趋势分析、ESDA方法分析不同灾种在省域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冷热区;再获取1949-2015年粮食种植数据,通过粮食灾损估算模型、定义粮食灾损率、地理空间探测器,计算并检验中国粮食损失时空特征及分异性。结果表明:① 相比受灾面积曲线,本文构建的灾害程度指数能够更好揭示自然灾害时序演变特征;② 1949-2015年期间中国两大主力灾害(洪灾、旱灾)交替出现,未来5~10年以洪灾为主;③ 灾种排序旱灾>洪灾>风雹>低温>台风,其中旱灾、洪灾受灾占比过半;④ 省域不同灾种间空间趋势变化特征明显,区域受灾面积东部>西部,北部>南部,且北部灾种单一、南部多灾并发;⑤ 自然灾害受灾总和、旱灾、雹灾、低温空间上全局自相关性不显著,呈随机模式分布,洪涝、台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全局自相关性,呈集聚模式;⑥ 1949-2015年灾害、灾损量、灾损率整体时序趋势呈现先升后降,2000年为临界点,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单因子解释力度差异显著,多因子交互均呈非线性增强关系,胡焕庸线两侧冷热点分布呈两极化且其重心向北迁移。建议政府加强除旱减雹(西北)、除旱排内涝(东北)、排涝防冻(中部)、排涝预台(东南沿海)等工程技术措施;同时西北(环境恶劣)、东北(中国粮仓)应作为防灾减灾重点保护区,制定专项保护方案,以保证中国粮食丰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1998~2013年中国2 303个县域经济增长格局与变迁研究表明:县域经济空间关联格局相对较稳定,高高区呈团块式集中于东部沿海,带状式分布于内蒙地区,低低区散布中西部地区;县域增长时空关联特征及变化大体相一致,经济增长潜力或活力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内蒙古地区的县域单元LISA时间路径移动长度变化较大;中西部地区县域LISA时间路径长度较短,经济增长缺乏活力,而时间路径弯曲度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于缺乏稳定空间依赖方向的京九沿线、110°E附近及西藏部分县域。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地区县域环境胁迫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侃  李会  申玉铭 《地理学报》2020,75(9):1934-1947
环境胁迫反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污染物输出对区域环境系统产生的综合压力。本文基于县域污染物排放和人口社会经济数据库,运用熵权法综合测度县域环境胁迫指数(ESI),解析2012—2016年京津冀地区环境胁迫的时空格局及各类主体功能区环境胁迫特征,并针对县域环境胁迫的空间效应,在STIRPAT模型框架基础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定量估计县域环境胁迫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① 京津冀地区面临的环境胁迫态势显著缓解,2012年以来ESI降幅达到54.68%。其中,以北京、唐山、天津、石家庄等中心城区以及滨海新区下降最为显著,县域环境胁迫程度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呈梯度递减,到2016年环境胁迫高等级县域已经消除;② 5年间京津冀地区县域环境胁迫的空间溢出效应趋强,并在津唐地区呈现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③ 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两类城市化地区是京津冀水气环境的主要承压区,其环境胁迫程度占京津冀地区全域的65.98%,仍然是环境污染防治与管控的重点区域;④ 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县域环境胁迫的控制性因素,此外还受环境处理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投入强度、国土开发强度以及城镇化等因素影响;⑤ 各驱动因素对县域环境胁迫的驱动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需针对驱动力作用强度及其空间差异,采取差别化环境治理与源头减排对策,精准提升京津冀地区环境协同管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20 a中亚净初级生产力与实际蒸散发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碳、水循环在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呈现新的时空特征。但由于观测数据稀缺,生态过程特殊,植被、土壤空间异质性强,中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实际蒸散发(AET)的时空特征相关信息相对不足,且时效性不高。利用全球尺度的NPP、AET、土地覆被数据,气象站点与区域气候数据分析近20 a中亚地区NPP和AET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与1990年相比,2000年中亚地区农田NPP增幅小于自然植被,植被总固碳量增加了254.65 Tg C;近20 a中亚地区实际总蒸散量先增后降,农田对中亚水资源散失的贡献减小,自然植被的贡献增大,自然植被与农田面积变化决定中亚总蒸散量动态;北部农田区、东部山区及山前绿洲为NPP和AET的高值区,中西部荒漠为低值区。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流域农业灌溉需水的时空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data of eight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the 1950s to 2007, current cropping patterns, field water moisture management, we use the Mann-Kendall and the Re-scaled Range Analysis methods to research the changes of humidity and crop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s in the Lancang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and dry season average temperatur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ry season rainfall increased while wet season rainfall decreased. Evaportranspiration (ET0) increased during both dry and wet seasons at all stations except Dali, Jianchuan and Gengma, and the aridity-humidity index decreased at most of the stations. The turning points of weather factors, ET0, the arid-ity-humidity index, paddy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and total agricultural water requirements occurred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90s. The spatial changing tendency of paddy irrigation quot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and latitude,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0.513 and 0.610,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value is observed in Weixi, while the minimum in Mengla.  相似文献   

17.
论北京农村空间的商品化与城乡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飞 《地理学报》2013,68(12):1657-1667
基于后生产主义理论,讨论了北京农村空间的商品化与城乡关系问题,并从理论抽象方面取得了以下认识:(1) 无论农村与城镇,空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理论上,自然界的纯粹空间不具有商品价值意义。空间的商品化是与一定的人类经济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相联系而存在和逐步显现的;(2) 在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力的增强、后生产主义思想的蔓延,人类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空间的商品化也进一步显现;(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村的景观、土地利用、就业、生活形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北京农村空间生产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样化愈趋增强,北京农村空间的商品性也日益突出;(4) 随着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北京地区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北京地区长期扭曲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相似文献   

18.
始于1980年代的环境公平研究近年来重点转向环境资源,尤其是公园绿地在不同族群和不同收入人群中的空间分布。经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从绿地空间环境公平研究主题、绿地公平性影响因素及其测度指标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分析发现:1)国内外关于绿地空间环境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十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总体上从环境公平视角来关注城市绿地空间的研究仍不多,案例绝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的城市,更多集中在美国;2)研究主题集中在可进入性与环境公平、绿地空间改造与环境绅士化、绿地使用中的文化公平与环境公平问题以及绿地环境公平感知与地方依恋四个方面;3)城市绿地公平性的测度最常用的是可达性、服务面积等绿地供给性指标,近年越来越多研究开始使用绿地供给与使用者需求的综合测度指标。最后,基于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快速工业化带来日益紧张的土地利用冲突与经济发展压力,再加上中国特殊的人口、环境特征与文化背景,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着对绿地空间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来应特别重视城市绿地空间的环境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不同高寒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光合特性,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选择若尔盖高原同纬度同海拔的沼泽湿地、湿草甸和干草甸样地,对比研究典型植物群落优势种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1)由于水分条件差异显著(P<0.05),沼泽湿地优势种木里苔草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趋势,而湿草甸和干草甸优势种Pn则为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2)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表现为干草甸优势种>湿草甸优势种>沼泽湿地优势种;各群落优势种光能利用效率(LUE)日均值无显著差异。(3)沼泽湿地优势种Pn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和空气相对湿度(RH)的影响;干草甸Ta和PAR为主要环境因子,湿草甸影响优势种Pn的主导因素为PAR。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零售商业中心的居民消费时空行为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民消费行为的空间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是地理学的重点关注领域,已有研究对行为中时间选择、时空关系及内在机制的研究相对缺乏。为揭示居民消费时空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内在相互作用机制,基于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分析消费者到大型商业中心内消费的时空特征,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消费时空行为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居民在商业中心的消费行为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在影响路径方面,消费者社会经济属性通过影响消费偏好导致消费时空行为的差异,商业空间属性既可以直接影响消费时空行为,也可以通过影响消费偏好而间接对其施加影响,消费偏好既可以直接影响消费时空行为,又是消费者社会经济属性和商业空间属性影响消费时空行为的中间变量。在显著性因素方面,年龄、家庭结构、在广州居住时间、就业状况、家庭月收入等消费者社会经济属性变量会显著影响消费时空行为,各个商业空间属性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消费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仅有出行交通方式、出行花费时间2个消费偏好变量会显著影响消费者消费时空间行为。本文结论可以加深对商业中心内消费时空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并为商业网点规划调整、商业中心转型升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