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歌乐山洞穴沉积中之哺乳动物化石,为除万县之洞穴沉积以外最丰富之‘剑齿象—熊猫动物群’之材料。其中包括三十五属,共四十一种分属於八目内,中有新属新种二及新种八。分析此化石地点所代表者均属一动物群,仅第五十一地点有较古老型之动物之存在。若与华南各地如四川万县,广西武呜,云南富民,江苏丹阳及江西乐平之洞穴沉积中之化相比较可知俱为同一时期之动物。其主要之代表竹鼠,豪猪,熊,虎,剑齿象,貘,犀,猪等统之‘剑齿象—熊猫动物群’。此动物群与北京附近周口店之洞穴沉积为同一时期者。王林(G.H.R.von Koenigswald)及寇鲁伯(E.H.Colbert)称此动物群为“中国—马来动物群”与时代更老之下更新统之“印度—马来动物群”不同。但动物之发源与迁移常来往频烦,殊不限于一个方向之移入或迁出。故某一动物群之是否原生常就其中所具代表性之动物移入成份之多寡而决定之。歌乐山之动物群,亦即‘剑齿象—熊猫动物群’为一原生华南之动物群,受华北,印度及爪哇三方面动物移入之混合组成。其中以华北移入之份子较多,但此种参加之份子不足以影响此动物群之原生性。如标准之北方动物,兔,骆驼,马及羚羊等在此并无发现。而原生南方之剑齿象,熊猫,貘... 相似文献
2.
四川歌乐山洞穴沉积中之哺乳动物化石,为除万县之洞穴沉积以外最丰富之‘剑齿象—熊猫动物群’之材料。其中包括三十五属,共四十一种分属於八目内,中有新属新种二及新种八。分析此化石地点所代表者均属一动物群,仅第五十一地点有较古老型之动物之存在。若与华南各地如四川万县,广西武呜,云南富民,江苏丹阳及江西乐平之洞穴沉积中之化相比较可知俱为同一时期之动物。其主要之代表竹鼠,豪猪,熊,虎,剑齿象,貘,犀,猪等统之‘剑齿象—熊猫动物群’。此动物群与北京附近周口店之洞穴沉积为同一时期者。王林(G.H.R.von Koenigswald)及寇鲁伯(E.H.Colbert)称此动物群为“中国—马来动物群”与时代更老之下更新统之“印度—马来动物群”不同。但动物之发源与迁移常来往频烦,殊不限于一个方向之移入或迁出。故某一动物群之是否原生常就其中所具代表性之动物移入成份之多寡而决定之。歌乐山之动物群,亦即‘剑齿象—熊猫动物群’为一原生华南之动物群,受华北,印度及爪哇三方面动物移入之混合组成。其中以华北移入之份子较多,但此种参加之份子不足以影响此动物群之原生性。如标准之北方动物,兔,骆驼,马及羚羊等在此并无发现。而原生南方之剑齿象,熊猫,貘等在周口店至为稀少或不存在。此南北动物群间之分隔似与秦领之存在有相常之关系。在歌乐山之化石中尚有数种属发现于华北较老之地层中者,是否彼等为起源于华北者现因所知尚少不能决定。歌乐山动物群与现在生存之哺乳动物相比较,虽其中多数均已灭绝,但亦有一部分生存于华北及华南。 相似文献
3.
4.
周口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环境变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Alilepusannectens、HypolagusbrachypusLepussp.、Sciurotamiaspraecox、AllocricetusteilhardiCricetinusvarians、Hyperacriusyenshanensis、Allophaiomyscf.pliocaenicus、Proedromyscf.bedfordi、Chardinomysnihewanicus、Muscf.musculus和Apodemusdominans的地史分布。根据哺乳动物群的分析与对比,得出第18地点为早更新世早期,第12地点、东洞地点为早更新世中期,第9地点、西洞地点为早更新世晚期,第13地点为早更新世末期至中更新世初期,第1、2、5、6、11、10、21、23及上店洞地点为中更新世,新洞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东岭子洞为晚更新世,山顶洞为晚更新世晚期。还讨论了周口店地区一些主要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类型特点,第四纪的气候波动及生态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5.
每当我们在德日进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进行新的工作,或参阅他的著作时我们都会想念和敬佩这位思想超前,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博学多才,做出很多科学发现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过很大贡献的学者……周明镇,李炎贤1981.9.16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日进百年诞辰纪念会”的讲话德日进学识丰富,又为人温和,诚可师可友杨钟健回忆录. 相似文献
6.
7.
黑龙江阿城交界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来自洞穴堆积下部的第5层和第6层,目前鉴定出12个种类,以北方种类为主,缺少披毛犀和猛犸象等典型的喜冷种类,是生存于亚温暖期向寒冷期过渡阶段的北方动物群。交界动物群以含原东北鼢鼠相似种、东北兔(翁氏兔)和梅氏犀等中更新世类型为特征,在组成上与中更新世中晚期的金牛山和庙后山动物群、晚更新世的小孤山动物群和古龙山动物群接近。堆积下部第6层出土的化石种类可能生存于距今154~266ka之间的亚温暖期(倒数第二冰期Ⅱ和Ⅲ阶段之间)末尾,适合喜温的梅氏犀及对温差适应能力较强的北京斑鹿、斑鬣狗等大型动物的生存; 而出土于第5层的化石种类可能生存在暖冷交替的倒数第二冰期Ⅲ阶段初始(距今154ka)附近,适合旱獭、原东北鼢鼠、东北兔等小型草原型哺乳动物的生存。交界动物群生存时期的环境为草原与森林镶嵌存在,在亚温暖期时(下部第6层堆积时期)的森林面积较大,而在冷暖期转变时(次下部第5层堆积时期)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8.
9.
2015年11月和2016年10月先后对杨家湾2号洞化石点进行发掘。目前已出土哺乳动物化石1000多件,主要为单个牙齿化石,骨骼较少且较为破碎。初步鉴定出31个哺乳动物属种,其中偶蹄类数量最为丰富,野猪所占比例最大;灵长类和食肉类较为丰富;啮齿类、长鼻类及奇蹄类较少;尚未发现食虫类和翼手类。大部分属种为现生类群,少量灭绝属种如巴氏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及华南巨貘等。从动物群组成来看,该动物群与杨家湾1号洞、湖南道县福岩洞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但是其所包含的动物属种相对后两个化石点都较少,尤其是小哺乳动物属种单调。杨家湾2号洞的堆积物颗粒比1号洞的较粗,且含较多角砾,缺少红色粘土;据初步判断,该洞的堆积物是由洞口进入。动物群组合指示该地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10.
哺乳动物群指示的气候旋回——以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对周口店地区四个哺乳动物群的分析,讨论了该区早更新世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第18地点显示了约1.90MaB.P.的干凉气候和森林—草原植被。第12地点指示了1.70MaB.P.的湿热气候和茂密森林生态环境。东洞则记录了1.20MaB.P.的干冷气候和草原景观。到第9地点时(约1.00~0.90MaB.P.),气候炎热,森林和草原植被同时发育 相似文献
11.
The discovery of a Miocene mammalian fauna in Shanwang,Shantung,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ite have already beenreported in an earlier paper~1 and need no repetition.A preliminary listof the fossils was given on page 178 of the same paper.In the summer 相似文献
12.
正 Early in 1939,T.Y.Hsü~2 examined some pelecypods collected by T.K.Huang and party from rocks immediately below the Chialingkiang limestonenear Tungkaitzu (Tungchiehtzu) in western Szechuan.Hsü recognized thefollowing forms arranged in ascending stratigraphical order: 相似文献
13.
14.
正 The region under discussion is to the north, west and south of Chungking. It is a region involving three dominant anticlinal ridges and a few minor structural 相似文献
15.
To the north of the famous Tseliutsing salt district of central Szechuanthere exists a big dome-anticline, which is clearly shown in Tan and Lee's [1]Atlas for "Geology of Szechuan and Sikang." Since this anticline occupies thegreater part of the district of Weiyuan, it may be conveniently termed the 相似文献
16.
K. C. YANG 《地质学报》1944,(Z2):176-181
正 The Cambro-Ordovician stratigraphy in the core of the Tapashan, in northeastern Szechuan is dealt with in this paper.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the geological excursion party led by Dr. C. Y. Lee, formerly Director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Szechuan, in the winter of 1941.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中部地区高特格产出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组合代表了该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群序列中最年轻的成员,在研究蒙古高原动物群的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上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等开展了对含化石地层剖面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研究。研究发现,这套地层主要携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矫顽力谱较宽的针铁矿。由于岩石的磁化强度很低,难以直接获得特征分量,然而通过低温分量的重磁化大圆弧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特征剩磁的磁极性,从而建立了该剖面的磁极性地层柱。在27.65m厚的剖面上,共获得四个正、反极性带::N1-R1-N2-R2,R1对应于C3n.lr,N2对应于C3n.1n。高特格动物群出露在C3n.1n-C3n.1r之间,绝对年龄在4.180~4.480Ma之间,含化石层(22.65m厚)平均沉积速率为65.2m/Ma。据此推断出采样剖面的年代在4.072-4.496Ma之间。 相似文献
18.
The following described reptilian remains were unearthed from the vicinity of Weiyuan’ by Mr. H. H. Yao of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when he worked as a member of a geological part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r. T. K. Huang in 1939. Most of the remains were collected from locality 1 and locality 6, as Yao 相似文献
19.
Cheng Jie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1995,(1)
A New Mid Early Pleistocene Mammalian FaunaDiscovered in Choukoutien,ChinaandItsApplication in Biostratigraphy¥ChengJie(Depa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