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戊二醛交联合成羧甲基壳聚糖铜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测定羧甲基壳聚糖铜中铜的量,分别考察其在人工海水及海水中的缓释性能.产品中铜的质量百分数为10.4%,在人工海水中缓释32 d的累积释放度为0.239*!0%,在海水中缓释30 d的累积释放度为0.211*!2%,且均释放平稳,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2.
5-氟尿嘧啶 (5- Fu)以壳聚糖为载体 ,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 ,制备了 5- Fu壳聚糖微囊。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 ,以微囊载药量、药物包封率、粒子分布百分数为指标优化微囊的制备工艺 ,并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得含药微囊 ,方法重现性好 ,制备工艺稳定。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 ,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以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溶液为水相,用乳化法制备了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并对微球形态、粒径分布、溶胀性、蛋白吸附率、溶血率、体外降解率进行了分析。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微球形态圆整,粒径主要分布在100~400μm;扫描电镜显示,微球内部为三维网络状结构,骨架清晰;pH=7.4的PBS缓冲液中干凝胶微球的溶胀率为218.08%,普通壳聚糖微球为70.98%;1和24h测得凝胶微球的蛋白吸附量分别为13.21和15.68μg/g,普通壳聚糖微球分别为3.71×103和4.83×103μg/g;微球的溶血率小于5%,血液相容性良好;体外降解实验显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黏度以及溶菌酶浓度对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的降解性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制备了O-羧甲基壳聚糖、N-羧甲基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以及电位滴定方法对不同取代位置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核磁共振碳谱及DEPT谱可以确定羧甲基壳聚糖中羧甲基的取代位置,电位滴定法可以确定O-位羧甲基、N-位羧甲基以及总羧甲基的取代度,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卡托普利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卡托普利治疗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并为开发理想的水溶性药物缓释系统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采用乳化分散法制备卡托普利/壳聚糖明胶网络多聚物微球,湿法制粒制备Cap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研究结果表明,Cap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具有良好的胃肠道粘附特性、对胃肠道粘膜的粘附力与处方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用量呈正相关,而与碳酸钙和碳酸镁的用量呈负相关.体外释药试验证明,Cap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与Cap普通片相比具有明显延缓Cap释放作用,药物释放速率与HPMC用量呈负相关,释放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其体外释药行为以希古切(Higuchi)为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说明,Cap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药物释放行为是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重组表达的海洋生物抗菌肽对虾素3-2进行亲和层析纯化,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凝聚法制备了重组抗菌肽海藻酸钠微囊,以微囊的形态和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对制备的微囊进行体外释放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氯化钙浓度为1.5%,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制备的微囊为完整的球形,冷冻干燥后的直径约为1.1 mm,包封率为83.87%。微囊在模拟胃液(pH 2.0)中2 h左右释放量趋于稳定,释放量低于14%;微囊在模拟肠液(pH 7.8)中不断释放,5 h时释放量达98%,表明微囊具有良好的肠溶性而可以抵抗胃液的破坏,可以用作重组抗菌肽缓释/控释制剂,为抗菌肽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的口服给药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苯甲醛选择性的保护壳聚糖C2位氨基的方法,制备了O-羧甲基壳聚糖(O-CMC)。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羧甲基化反应只发生在壳聚糖的O位。该方法制备得到的O-CMC的羧甲基度为42.2%,反应选择性好,步骤简单,产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8.
N-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壳聚糖为原料,与乙醛酸作用形成希夫碱,在强碱性条件下经NaBH4还原制得N-羧甲基壳聚糖。此制备方法产率可达90%,羧甲基度达65%;反应时间短,步骤简单,降低了制备成本。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温度及pH敏感性羟乙基甲壳素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得到应用性能好的医用材料 ,用氯乙醇对甲壳素进行醚化改性 ,得到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羟乙基甲壳素(Hydroxyethylchitin ,HECH) ,用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 (PTGE)对羟乙基甲壳素进行交联 ,得到了新型的水凝胶。考察了不同交联度的水凝胶的 pH和温度敏感性 ,发现该水凝胶是pH敏感性水凝胶 ,在 pH <6.98的缓冲溶液中 ,凝胶的溶胀度随着 pH的下降而迅速增大 ,在 pH =1.0 0的缓冲溶液中 ,凝胶的溶胀度达到了最大值 ;在去离子水中凝胶的溶胀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是“热胀型凝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季铵阳离子化试剂,制备了羧甲基取代度为64.4%,季铵化取代度为98.4%的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采用zeta电位和烧杯混凝实验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混凝特性,考察了pH值、混凝剂投加量和原水浊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可以明显改善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效果;达到最佳混凝效果时所需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的投加量随高岭土悬浊液pH值和原水浊度的增加而增加。浊度去除率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随原水浊度的增加而增加;原水浊度为50NTU时,浊度去除率均小于80%;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具有两性混凝剂的典型特性,吸附架桥和电性中和是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的主要混凝作用机理,混凝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壳聚糖与香草醛反应生成的希夫碱壳聚糖(VCG),通过在其一级羟基上进行交联,制备出壳聚糖缩香草醛螯合树脂(S-VCG)。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Cu2 和Pb2 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壳聚糖缩香草醛螯合树脂(S-VCG)对Cu2 的平衡吸附时间4h,最大吸附量的pH≈3.2,吸附量约为43.1mg/g,对Pb2 平衡吸附时间5h,最大吸附量的pH≈4,吸附量约为110mg/g。S-VCG具有较强的抗酸性。  相似文献   

12.
厦门港表层沉积物对海水中铅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骆炳坤 《台湾海峡》1998,17(4):364-369
模拟研究厦门港表层沉积物对海水中Pb的吸附动力学及水环境条件的影响,当海水温度由20-30℃、PH5-8和盐度30-4变化时,吸附速率分别提高约50%、、个数量和5倍。吸附速率与盐度之间呈负指数相关关系。吸附过程可用交换吸附动力学模式描述。测定吸附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平衡吸附量等参数研究表明,沉积物对Pb的吸附性质以华东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日益严重。本研究制备了掺杂氮、硫的新型石墨烯材料(GO-NS),研究了其对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的吸附和去除能力,并阐明吸附机制。研究发现,GO-NS对SAs的最大吸附量达100.26 mg·g^-1,吸附能力优于多层石墨烯(Multilayer graphene,MG)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这两种传统石墨烯材料。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是GO-NS吸附SAs的主要机理。相比于MG和rGO,GO-NS适用的pH范围最广,在pH=2~10范围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并且离子强度和腐殖酸(Humicacid,HA)的加入提升了GO-NS的吸附性能。此外,GO-NS仅通过短时间超声可实现有效的剥离分散,使吸附量增加。故该新型石墨烯材料GO-NS具有优越地吸附SAs的能力和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可作为治理水环境中SAs污染的一种有效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控释海水植物肥中氮、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控释肥的肥效,探讨、建立了相应的氮、磷测定方法。用硫酸作消解剂,消解液可以同时被用来测定氮、磷。钼锑抗坏血酸络合物作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磷的浓度;用改良式微量凯氏定氮蒸馏滴定法测定氮的含量。该方法灵敏、准确,易操作。用海水浸泡自制的控释海水植物肥样品(编号:MRF-0201.中速型),运用建立的氮、磷测定方法测定浸取液中的氮、磷含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控释海水植物肥在海水中的氮、磷的化学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4,13(3):230-235
以3种不同混合体系模拟研究了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在“污水颗粒物-过滤海水”体系中,颗粒态有机物有一定的释放,释放率约在0.02-0.04d-1之间。释放过程可用交换平衡动力学模式描述。在“天然海水-过滤污水”和“海水-污水”给 体系中,未发现有机污染和有明显的吸附或释放。在这3种混合体系中均发现化学耗氧量(COD)的降解现象,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在0.04  相似文献   

16.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7,16(4):409-414
污水与九龙江河口水混合研究表明,COD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降解速率常数k在0.04-0.11d^-1之间,水体有机物的转移以降解作用为主;两种水体混合时,先产生磷的吸附,后释放,整个过程表现为颗业磷向溶解无机磷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石斑鱼肠道原籍嗜冷杆菌SE6在体外的抑菌特性及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饲料中添加SE6(108CFU/g)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表明:SE6对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梅氏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水产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H为4.0的人工胃液能促进SE6的生长,处理2和4 h存活率分别为110.7%和173.0%;pH为3.0的人工胃液处理2 h后活菌数为1.59×105 CFU/cm3,存活率为1.36%,但SE6不能耐受pH为2.0的人工胃液。经浓度分别为0.1%,0.3%,0.5%和0.7%的胆盐处理3 h后,SE6的存活率分别为89.17%,88.33%,77.17%和12.33%。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投喂SE6 60 d后试验组饵料系数(0.95±0.01)显著低于对照组(1.03±0.02)。试验组血清补体C3在试验全期均高于对照组,补体C4含量在投喂SE6 60 d时显著上升。血清IgM含量在投喂30 d时显著上升。总之,嗜冷杆菌SE6能抑制多种常见病原菌的生长,而且对模拟胃肠道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添加到饲料中能显著提高石斑鱼饵料利用率,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粘土矿物对海水中主要营养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海水中磷盐和硝酸盐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的研究发现,海水体系中高岭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大于蒙脱土,其原因为,粘土颗粒的表层铝/硅结构比是控制磷酸盐吸附的主要因素,其中铝含量越高,肿附能力越大。考察PH、粘土酸改性处理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H<8.5的磷酸盐吸附PH曲线呈峰形,其吸附作用以阴离子交换为主;PH>8.5时磷酸盐的吸附作用以沉淀吸附为主。酸改性蒙脱土可提高吸附磷酸盐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