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李芳 《山东气象》2013,33(1):17-21
利用常规观测、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9月14—15日发生在济宁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对数值预报进行了检验,量指标发现:(1)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是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和地面倒槽;(2)通过对水汽通量散度、K指数和假相当位温(θse)等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当水汽通量散度达到或低于-8×10-8.g.cm-2.(hPa.s)-1,K指数≥35℃,850hPaθse≥340K时,济宁9月份就易出现暴雨;(3)强降水落区与水汽通量辐合中心有比较好地吻合;(4)欧洲中心(EC)对此次强降水过程高空环流形势做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但850hPa风场的预报有偏差,T639对此次过程降水落区的预报和实况吻合,但暴雨落区范围比实况偏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FNL 1o×1o再分析资料、FY-2H卫星TBB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2年7月18日—20日发生在贵州的一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脊点在112°~116°E之间稳定维持,对850hPa切变线的南压有阻碍作用,造成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在切变线附近发展增强,从而形成了此次持续性暴雨天气;强降水区上空700hPa比湿≥11g·kg-1,850hPa比湿≥16g·kg-1,且850hPa水汽通量散度达-7·10-5g·hPa-1·cm-2·s-1以上,从近地面到300hPa为一致的上升运动,其中心值达-1Pa·s-1,近地面有高能舌存在,其中心值达360K,同时低层暖平流和中层冷平流的共同作用降低了层结稳定度,为能量和潜热的释放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增强了上升运动;在强降水发生的第Ⅰ阶段MCS呈团状结构,其大范围的云顶亮温TBB<-70℃,表明云体内上升运动发展强烈,是造成第Ⅰ阶段降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当中α尺度对流云团分裂为多个中β尺度时,降水强度达到最强;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的MCS呈带状结构,其TBB<-70℃的范围较小,且产生暴雨的区域内TBB大多在-60℃左右,表明此阶段云体内的上升运动强度小于第Ⅰ阶段,降水强度远弱于第Ⅰ阶段,但由于云带在贵州中部一带稳定维持超过14h,是造成第Ⅲ阶段暴雨影响区域最广,累积降水量最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10年浙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1°×1°再兮析资料.对2010年5周8曲日发生在浙南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此次暴雨是在横槽转竖的大背景下,西风槽和高原槽东移合并加强,并在东移过程中与低层切变共同作用造成的;低空急流的形成在水汽的输送和聚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4.
2011年陕西省强秋淋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省自动站实测的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提供的NEC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9月3—20日陕西省强秋淋天气的环流特征和动力热力学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的强秋淋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日数多,气温持续偏低的特点。连阴雨期间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东亚大槽偏西,印缅槽偏强,即东亚大槽后部的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从贝湖南下至华北,同时印缅槽前和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伸至115°E附近,陕西持续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出现近20d的强连阴雨天气。连阴雨期间,西太平洋副高的北抬南撤,急流在40°N附近维持和850hPa上南风的盛行都为连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是这次连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假相当位温的高能区出现在105°E~110°E,能量锋区与此次连阴雨的雨带相对应,造成陕西省2011年强秋淋天气。  相似文献   

5.
利用EAR5再分析气象数据,分析了两次昆明准静止锋天气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锋面结构、锋面位置、以及相关要素场等基本特征及其异同。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地区阻塞形势的存在是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背景环流。当冷暖气团均强且势均力敌时,更有利于锋面的维持;冷空气较强时,锋面会向西移动,越过云贵高原地形的阻挡;反之,锋面则会向东移动。当锋面维持在高原地形东侧时,冷空气被地形阻挡时,锋面的移动缓慢,此时锋区最为明显。当锋面维持在地形东侧时,风场的最大水平切变、温度的最大水平梯度和相当位温的密集区,描述的锋面位置几乎相同。两次过程寒潮爆发时冷空气均只能维持到700hPa附近,且水平风场也均为600hPa以下的低空切变,说明昆明准静止锋为浅薄系统。昆明准静止锋与一般冷锋锋后不同,两次个例昆明准静止锋锋后低空为湿区,而锋前水汽是否充足则要看南支槽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一次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杰  孙旭东 《贵州气象》2004,28(Z1):43-45
从物理量的变化入手,分析2004年7月4~5日我省今年入汛以来出现的第一次范围最广、降雨强度最大的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和落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8月4日19:00-22:00粤中发生的一次南海热带低压外围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大尺度天气形势背景、触发机制、不稳定度和动力机制,得出结果:1)地面中γ尺度切变和风速辐合中心、中尺度辐合线和西风分量入侵、偏东风急流的强烈辐合共同作用触发了此次强对流;2)强对流天气出现在地面切变线南侧低空偏东风急流出口处,即偏东风辐合最强烈的区域;3)负垂直速度带轴线与θse梯度方向一致的区域回波发展最为旺盛,强度较弱的陡直垂直速度柱和强度较强的倾斜垂直速度柱在对流发展初期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4)强大的水平涡管和低空正值相对风暴螺旋度在斜压性较强的区域有良好的对流指示意义,低空正值螺旋度中心高度的下降,导致了113°E回波发展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8.
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0509号台风“Matsa”和0712号台风“Wipha”,均在中国大陆发生变性成为温带气旋。但前者变性后再度加强,后者变性后减弱消亡。用日本JRA25再分析资料,对其变性过程对比分析。表明:“Matsa”和“Wipha”均是在登陆后北上与中高纬西风槽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冷空气入侵后变性,从垂直对称分布演变为倾斜的非对称分布,且在北上过程中与中纬度高空锋区作用,但“Matsa”中心嵌入中纬度高空锋区,有再加强过程;而“Wipha”仅外围环流与锋区接触,中心未进入锋区,无再加强过程。通过对大气稳定度和垂直螺旋度等进一步分析表明:“Matsa”变性过程是系统性冷空气的南侵,而Wipha的变性只有弱冷空气的入侵;台风中心所在的垂直涡度ζp的增长大值区是否落在△θe<0的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区域内,对台风变性后是否再加强有一定影响。此外,垂直螺旋度的高低空配置及正涡度柱与上升运动的相互配合是使台风变性加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北京一次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23日下午到夜间,受蒙古低涡东移南下天气过程及冷暖空气共同作用影响下,北京地区出现了强雷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降雨量达到大暴雨标准。此次大暴雨过程具有突发性、局地性、短时性和高雨强等特点。利用常规天气资料、fnl再分析6 h资料等,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东移南下的蒙古低涡及北京北部、贝加尔湖以东的外蒙古境内的阻塞高压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北京地区处于低槽前部的不稳定区。由垂直速度场可以看出,北京地区处于垂直速度大值中心,同时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的分布状况,表明暴雨发生时北京地区大气层结是极不稳定的,地面低压辐合带配合高空东移的横槽造成高低空辐散带叠加,产生了极强的上升运动,有利于大暴雨的发生发展。近地面东南风将渤海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京地区,借助强的上升运动,在高空呈现很强的水汽通量辐合,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过境引发强降水过程的湿位涡(MPV)和假相当位温(θse),分析了其湿位涡中尺度时空分布特矸,探讨了湿位涡发展、减弱与暴雨增幅、减弱的相关性,并结合假相当位温分布对此次强降水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层湿位涡负值中心与强降水区域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的降水区域在850 hPa层位于湿位涡负中心的暖湿气流一侧,与负中心相距1个纬距左右,MPV负值中心大小可反映降水强度;在低纬地区,MPV的湿正压项MPV1负值区、MPV的湿斜压项MPV2正值中心北部以及θse等值面陡然向地面转折处是预报强降水中心落区的一个判据;MPV1负值增长期,MPV2由负值向正值过渡期,对应降水增幅期;  相似文献   

11.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安徽省2000年6月1日至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零速率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为暴雨产生和维持提供有利的水汽垂直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逆风区和中小尺度气旋性切变及垂直切变是强降水中心在多普勒速度图上的另一特征,强回波中心朝着辐合区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盛夏十堰市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2005年7月6~10日各层(850、700、500hPa等)天气图资料、有关物理量场资料、FY2卫星云图、十堰714C天气雷达回波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7月6~10日发生在十堰市境内的一次单站暴雨和一次区域性暴雨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站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的形势下发生的,单站暴雨发生时,切变线及低涡700hPa始终偏北于850hPa,低空没有急流配合;区域性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东退南压比较显著的形势下发生的,区域性暴雨发生时,中尺度低涡及切变线接近重合,低空有强劲的西南急流与高层的西风急流配合。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春季华南地区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常规观测、气象卫星和雷达等资料,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3月31日和5月17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垂直风切变,以及分别造成不同程度灾害性天气的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 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均是在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由850 hPa切变线与地面锋面共同抬升触发而成。在移动过程中强对流前部和后部低层都存在有组织的上升和下沉运动,配合大气环境中有利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系统内部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单体生成,从而维持了两次强对流过程完整的回波形态和较长的生命史。2) 在低层0—3 km高度,两次强对流均存在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垂直风切变,但3月31日过程的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更显著,风速增大更明显,垂直风切变更大。在移动过程中强回波后部均有冷池结构形成,但3月31日过程的冷池强度、分布范围和厚度都明显强于5月17 日过程。这种显著差异,使得前者更有利于出现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归纳出的基于“配料法”的预报思路:在水汽条件充足、K指数大于38°C、CAPE大于1 400 J/kg、SI指数小于-2,有锋面、切变线等抬升触发条件存在的情况下,在华南地区需要考虑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当低层0—3 km高度出现风向强烈顺时针旋转、风速增大、垂直风切变增强,并出现强冷池中心时,还需要考虑有组织的强对流天气生成,这有利于提前做好冰雹、大风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4.
运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承德市两次冷涡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高空冷涡和低层中尺度切变线,是两次过程共同的影响系统,东蒙冷涡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和冷涡的移动路径有关;高低空风场的配置和通气管指数可判断垂直风切变的大小;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强度、移速、垂直结构等特征及平均径向速度场中尺度辐合线、逆风区、垂直切变和零速度线走向等对强天气的预警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值的跃增和剧减对强天气预警有明显的指示意义,VIL值在对流发展阶段逐渐增长,随强天气开始对流减弱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一次暴雨过程的动力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5月21日福建中部地区暴雨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位于水汽通量散度平流项与散度项辐合配置较好区域;高层较强涡度平流促进福建中部地区上升运动;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增强大气不稳定度,促进垂直上升运动;低层水平运动锋生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与未来6h降水中心位置和强度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贵州2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每日4次的1°×1°再分析资料、地面降水资料、FY-2E卫星云顶相当黑体温度资料,针对贵州2011年6月5-6日和9月30日至10月1日的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纬度低压槽和热带低压分别为2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偏南暖湿急流与干冷气流的交汇有利于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2次暴雨过程都伴有旺盛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MCS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原因。对流层高层强辐散、低层辐合的配合,垂直运动的增强和充足的水汽供应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活动发生发展的条件;湿位涡的水平分布对暴雨落区及发展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湿正压项和湿斜压项的恰当配合对于垂直涡度的增长和对流活动的加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世友 《气象科技》2014,42(2):314-3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黑龙江省2012年春播期4月21—23日、25—26日两次透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雨过程都存在低涡,21—23日降雨在低涡中心附近,降水分布比较均匀,850hPa降温3~5℃。25—26日降雨在低涡延伸出的切变线附近,降水分布不均,850hPa降温9~15℃。两次过程水汽来源于黄海、日本海的西南气流提供的充足水汽输送。第2次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好于第1次,但在三江平原西部两次降雨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太原酸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太原市的1993年-200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计算了近十年的酸雨率、酸雨PH年平均值等反应酸雨强度的参数,分析了酸雨强度的变化;统计并绘制了酸雨季节分布图,描述酸雨特征并分析了造成酸雨降水的原因。结果表明太原市近十年来酸雨率呈曲折式上升趋势,酸雨强度有小幅度的季节变化,特别是近几年酸雨率及强度呈直线上升趋势,酸雨对太原市将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典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雨团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Y-2E逐时云顶黑体亮温资料 (TBB)、闪电定位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逐时降水资料,对2009—2013年6—8月内蒙古7例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雨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暴雨的降水强度在1~3 h即可达到暴雨或大暴雨量级,中尺度雨团活动是内蒙古暴雨过程形成原因,而80%雨团活动是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造成的。MCS内TBB不超过-52℃冷云区和地闪密度大值中心对雨团强度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冷锋云系中MCS造成的雨团多原地生成和消亡,TBB不超过-52℃冷云区面积小,维持时间为2~8 h,地闪密度增长缓慢而且发生频次低;冷涡云系中雨团跳跃式出现在MCS冷云区或冷空气流入一侧,出现TBB不超过-62℃冷云区,雨团出现频次高,持续出现时间可长达24 h,地闪密度增长迅速且发生频次高。7次暴雨过程中约有60%雨团伴有地闪活动,地闪密度达到最大值时刻预示未来1~3 h最强雨团出现和MCS发展到成熟。地面加密风场中尺度辐合线先于MCS和雨团出现,中尺度辐合线造成的局地辐合可作为MCS发展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1月上旬末和中旬末广东省出现了2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2次暴雨过程发生在相似的天气形势下,但暴雨的范围和强度不同。利用广东省遥测站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1月广东省2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热力和动力学特征等进行对比分,结果发现:暴雨的发生、维持和消失主要与大陆冷高压、南海低值系统密切相关,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与暴雨落区有很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