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将稻秆、麦秆、棉秆 3种粗饲料切成 4cm长 ,水分含量调节到 3 0 % ,用臭氧 (O3)处理 3 0 ,60和90min ,对照组不进行O3处理 ,以比较O3处理对 3种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O3处理能显著降低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 ,处理的时间越长 ,降低越多 ,60min前的降幅大于 60min以后的降幅。ADL含量高的粗饲料 ,经O3处理后降幅大。O3处理粗饲料 ,能降低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 ,改善粗饲料的品质 ,提高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酶”分析法对几种粗饲料和不同精,粗饲料比的3种日粮的化学万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低消化性纤维(Ob)含量不同的日粮进行了饲养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内容物有机物部分(OCC)含量花生藤最高,稻杆含量最低;细胞壁物质有机物部分(OCW)中的Ob含量以稻杆最高,花生藤含量最低;日粮中精料比例每提高10%,Ob含量减少约2.3%;山羊的日增重以精,粗饲料比2:3,Ob含量37.75%的效果最好,日粮中Ob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山羊的日增重,OCW中的高消化性纤维(Oa)的消化率为63.38%,Ob的消化率为19.21%。  相似文献   

3.
应用"酶”分析法对几种粗饲料和不同精、粗饲料比的3种日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低消化性纤维(Ob)含量不同的日粮进行了饲养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内容物有机物部分(OCC)含量花生藤最高,稻杆含量最低;细胞壁物质有机物部分(OCW)中的Ob含量以稻杆最高,花生藤含量最低;日粮中精料比例每提高10%,Ob含量减少约2.3%;山羊的日增重以精、粗饲料比23,Ob含量37.75%的效果最好,日粮中Ob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山羊的日增重;OCW中的高消化性纤维(Oa)的消化率为63.38%,Ob的消化率为19.2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池塘养殖废水自由沉降规律及其三态氮、总氮和总磷变化情况。【方法】以池塘养殖废水为实验材料,采用静止自由沉降的处理方法,分别于不同时间(0、30、60、90、120、150 min)和不同深度(20、50、80、110、140 cm)处取样,并对废水中总悬浮物(TSS)、总氨氮(TA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总氮(TN)和总磷(TP)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20 cm取样位置处总悬浮物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其他取样位置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取样位置的深度越浅,总悬浮物含量变化越快,沉降率越大。同一取样位置的总悬浮物沉降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150min后,各处的总悬浮物浓度均显著低于初始浓度(P0.05)。30min内,20和50cm处的TAN和NO-2-N浓度略有升高,其他取样位置均降低。30min后,各取样位置处TAN含量逐渐降低,120 min后开始趋于稳定,并显著低于初始水样(P 0.05);NO-2-N浓度在20和50 cm取样位置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其他取样位置呈现逐渐下降趋势。120 min内,20 cm和50 cm处NO-3-N浓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其他取样位置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cm处的TN和TP含量均随着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其他取样位置呈现下降趋势,TN于90min后趋于稳定,TP于120min后趋于稳定,均显著低于初始浓度(P 0.05)。【结论】自由沉降对养殖废水中TSS、TN、TP、TAN、NO-2-N、NO-3-N有较好的沉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港牡蛎加热处理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及其变化原因。【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SPME-GC/MS)分析香港牡蛎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ur active value,ROAV)确定牡蛎熟制前后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描述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气味特征并分析其生成途径。【结果与结论】加热处理前后牡蛎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从鲜牡蛎和熟制牡蛎中分别鉴定出101种和107种风味物质,主要物质有醛、醇、酮、酸、烃、酯、酚类等,对气味影响最大的醛类化合物由熟制前的26种增加到熟制后的30种,相对含量却由熟制前的33.25%减少到熟制后的14.65%,酸类化合物由熟制前的7种增加到熟制后的19种,相对含量却由熟制前的8.82%增加到熟制后的32.98%。熟制后酯类化合物在种类和含量上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平阴县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异常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平阴县周边及其西部农田区采样调查,平阴县周边元素异常具有异常衬度较高,富集系数大等特征,西部农田区异常具有各元素套合关系好,多数异常衬度不高,富集系数小的特点。结果表明,西部农田区异常是以As,Cd为主要成分的异常,元素含量与SiO2,Al2O3,Fe2O3等常量组分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Al2O3,Fe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土壤常量组分及其所决定的土壤质地是导致异常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平阴城区异常是以S,Hg,As,Zn,Mn等元素为主的异常,是典型的人为综合因素(化工烟尘、工厂污水、生活垃圾)产生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尚无菱镁矿、蛇纹岩、高品位碲金矿化学成分标准物质,国外相应标准样品存在定值元素少,且主成分含量不成系列,不能满足地质行业对菱镁矿、蛇纹岩、碲金矿标准物质的迫切需求。该文研制了菱镁矿、蛇纹岩、碲金矿化学成分标准物质共12个,将采自典型矿区的样品按照常规球磨方式粉碎混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选择11家有资质的实验室,采取经典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选用2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度高的可靠方法对该标准物质联合定值,依照JJF 1343—2012和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12个化学成分标准物质给出了30项主、微量元素的认定值和不确定度。其中,菱镁矿Mg O的含量范围为43.64%~81.26%,蛇纹岩Mg O的含量范围为23.73%~43.09%,高品位碲金矿Au的含量范围为19.6×10~(-6)~32.1×10~(-6)、Te的含量范围为51×10~(-6)~83×10~(-6),基本涵盖我国菱镁矿、蛇纹岩、高品位碲金矿的矿物类型,能够满足菱镁矿、蛇纹岩、碲金矿勘查、评价和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2龄马氏珠母贝为材料,建立S1(对照组)、S2(术前处理后不插核)、S3(术前处理后插核)和s4(不做术前处理直接插核)四个试验组,每组500个个体。比较研究了术前处理和休养期间各组软体部干重和糖、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试验结果如下:(1)术前处理后,S2和S3组软体部干重显著小于S1组(P〈0.05);S2组短期休养后恢复到S1组水平:S3组在休养期结束后仍然显著小于S1组(P〈0.05)。(2)插核后,S4组软体部干重显著小于S1组(p〈0.05);休养20天后恢复到S1组水平;(3)术前处理后,S2和S3组的软体部糖、脂肪含量明显下降。(4)插核后,S4组的软体部糖、脂肪含量明显下降。(5)试验期间,各组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术前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育珠贝的生理活性:术前处理的马氏珠母贝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并在营养限制或创伤后的恢复过程中,首先利用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脂肪。  相似文献   

9.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0):60-60
青田石属叶蜡石,属火山-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形成以交代为主,充填为次,是一种耐高温的矿物。化学成分以三氧化二铝(Al2O3)和二氧化硅(SiO2)为主,占总含量的90%,其他成分有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等。常呈青白色、浅黄色、浅绿色、褐紫色等。青田石温润如玉,色彩绚丽,种类之多,质地之良,纹理之美,矿藏之博,色彩之永久,为世罕见,自古有“石艳天下”之称。  相似文献   

10.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8):64-64
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人体的元素有60多种,它们大多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传递着生命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当膳食中某种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得尔龙地区花岗岩体侵位于二叠纪—三叠纪早期,岩石类型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早期次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含有暗色的镁铁质矿物包体。SiO2含量为65.04%~73.47%,全碱含量为5.29%~8.52%,K2O/Na2O平均值为0.70,Al2O3平均为14.79%;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REE平均为142.9×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Yb)N平均为17.15,δEu平均为0.71,表现为弱亏损。研究表明得尔龙地区花岗岩属次铝-过铝(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环境;岩浆源区的物质是多源的,主要为地壳物质的重熔,其次为幔源岩浆的底侵。  相似文献   

12.
老牛山杂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由晚三叠世(印支期)和晚侏罗世(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在野外地质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老牛山杂岩体中的黑云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岩性的黑云母成分变化不大,具有富Mg、Ti、Al、K的特征;黑云母主要是镁质黑云母;自印支期到燕山期黑云母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TiO2、FeOT和Al2O3含量有所升高,而MgO含量逐渐降低;印支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00℃~700℃之间,结晶压力为0.98~1.95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3.72~7.38km;燕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50℃~700℃之间,结晶压力为1.47~2.01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5.55~7.61km;老牛山杂岩体属于同熔型(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成因的特征,但花岗岩类成岩物质来源略有不同,印支期花岗岩较燕山期花岗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可能幔源物质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3.
新疆奇台是我国硅化木的重要产地,学者研究和资料表明奇台硅化木是亿万年前树木被SiO2交代的产物。SiO2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形成不同的矿物。根据奇台硅化木的不同颜色,利用偏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同一块硅化木的3种代表颜色进行测试分析。经研究分析认为:奇台硅化木的结构是木质纤维结构,颜色不同SiO2交代的程度不同。奇台硅化木样品颜色不同物质成分也不同,绿色部分主要的物质成分是玛瑙,黑色部分主要的物质成分是蛋白石,灰色部分主要的物质成分是玉髓。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珍珠加工中前处理方法,作用和效果。在前处理过程中,珍珠内有荧光物质长碳必然性 脂以等物溶出。珍珠的颜色不同,前处理工艺方法不同,溶出物质也不同。经过前处理,珍珠的光泽明显增加;漂白速度有所加快。可通过测溶液折射率变化的方法来比较前处理工艺中有机溶剂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几株有益芽孢杆菌对温度、制粒工艺及pH值的耐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实验室分离、筛选的5株有益芽孢杆菌对温度、对虾饲料制粒工艺流程和pH值的耐受性。结果表明,5株芽孢杆菌经80℃水浴40min后全部存活,90℃水浴20min有35%-70%存活,100℃水浴10min仍有30%-50%存活,显示所筛选的5株芽孢杆菌对高温有较强的耐受力;在对虾饲料中添加5株芽孢杆菌,经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后芽孢杆菌存活95%,烘干后芽孢杆菌存活93%,说明杆菌能够承受饲料制粒生产中压力、温度和水分的变化;当pH值为3.8、4.6、5.2时,分别有l、3、5株菌能繁殖,pH值6.0-8.5时,5株菌生长旺盛,将5株菌经pH值2.2—4.6处理1h,再接种在pH值7.2的培养基可以良好生长,说明杆菌在酸性环境中生长性能较差,在弱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生长旺盛;能耐受酸性环境而存活,再给予适宜环境即能良好生长。5株芽孢杆菌具有作为水产硬颗粒饲料专用益生素菌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江南造山带东北缘唐舍复式岩体成岩序列、岩石成因和找矿前景,采用区域地质填图、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野外地质接触关系厘定唐舍复式岩体的成岩序列为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粗中粒斑状正长花岗岩和细粒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显示成岩时代分别为(140.4±3.3)、(131.7±3.2)、(132.2±1.6)和(125.0±2.0)Ma。各类岩石均具有高Si、富碱、低P、低Ti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系列的I型花岗岩;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强,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右倾,富集Rb、Th、U、K等,亏损Ba、Nb、Ta、Sr、P、Ti等,呈中等—强负Eu异常。总体上,唐舍复式岩体从早到晚岩浆演化具有SiO_2含量、K_2O含量、K_2O/Na_2O值、A/CNK值逐渐增高,TiO_2、Al_2O_3、TFeO、MgO、CaO、P_2O_5含量逐渐降低,负Eu异常逐渐增强,分异程度逐渐增高的趋势,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后陆内拉张环境下的下地壳物质重融,经结晶分异作用沿唐舍背斜构造侵位的产物。唐舍复式岩体侵入接触带由内向外矿化类型及矿种具有钨→银铅锌→锑/萤石的分带性,形成了一个矽卡岩型-热液脉型矿化系统,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分布在方城县维摩寺、南召云阳鹿呜山、崔庄一带的变质碱性火山岩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长约80公里,宽3—7公里.前人将它定为磁铁花岗斑岩,笔者于1978年进行野外检查,确定其为变质碱性火山岩。该变质碱性火山岩与元古代白云质大理岩呈整合接触关系,夹多层石墨云母片岩、大理岩,并夹有同质火山碎屑岩。主要熔岩岩性为石英粗面岩,粗面岩、熔岩虽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但流状、杏仁状构造、柱粒、粗面霏细、斑状等原生结构仍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主要矿物成分:徽斜长石40—60%,石英10—15%,白云母5—20%,钠长石少量—20%。岩石化学成分:SiO_2:63.43—71.52%,K_2O Na_2O:8.50—13.21%,AI_2O_3:10.73—16.14%,SiO_2高Al_2O_3低者系硅化所致,K_2O/Na_2O由1.6—33.7,岩石中Nb含量较高由100—500PPm。变质碱性火山岩的厘定,对进一步解决该地区以及西延栾川地区的地层对比、构造性质、矿产普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2龄马氏珠母贝为材料,建立S1(对照组)、S2(术前处理后不插核)、S3(术前处理后插核)和S4(不做术前处理直接插核)四个试验组,每组500个个体。比较研究了术前处理和休养期间各组软体部干重和糖、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试验结果如下:(1)术前处理后,S2和S3组软体部干重显著小于S1组(P<0.05);S2组短期休养后恢复到S1组水平;S3组在休养期结束后仍然显著小于S1组(P<0.05)。(2)插核后,S4组软体部干重显著小于S1组(P<0.05);休养20天后恢复到S1组水平;(3)术前处理后,S2和S3组的软体部糖、脂肪含量明显下降。(4)插核后,S4组的软体部糖、脂肪含量明显下降。(5)试验期间,各组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术前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育珠贝的生理活性;术前处理的马氏珠母贝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并在营养限制或创伤后的恢复过程中,首先利用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脂肪。  相似文献   

19.
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并测定其红外光谱。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反应物、固体超强酸SO4^2-/Fe2O3为催化剂,进行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在合成乙酸丁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浓硫酸相当,用0.1mol正丁醇与0.2mol乙酸反应,催化剂用量0.3g,回流时间90min,乙酸丁酯收率为63.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直立枝生长及藻体附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水平砂埋、塑料网网夹、尼龙网网夹及无附着基质(对照组)五种附着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的生长、附着能力、光合特性参数及营养含量的变化。【结果】垂直砂埋处理下,藻体的新生直立枝质量、质量长度比及球状小枝的直径与其他各组相比最优(P <0.05),分别是0.313 3 g、0.086 6 g/mm和1.67 mm,是对照组的7.38、9.62、1.67倍;水平砂埋与对照组相比,藻体附着能力有显著增强(P <0.05),假根数为26,长度为30.77 mm及假根附着砂砾质量为0.566 0 g;除对照组外,各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4 h后垂直沙埋藻体Fv/Fm和Y(II)最快恢复原始水平,为0.856μmol·m~(-2)·s~(-1)和0.851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余组(P <0.05);垂直砂埋与水平砂埋处理后的藻体,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4.24%和33.93%(P<0.05),而网夹处理后,没有显著差异(P> 0.05)。垂直砂埋处理对藻体总蛋白含量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对照组的1.26倍(P <0.05)。【结论】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附着方式生长最佳,以水平砂埋附着方式附着更牢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