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电针疗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65.62%(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评分及Constar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可减轻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 例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 例)和对照组(106 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7 d治疗1次,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3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的变化,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106/110),对照组为73.6%(78/1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者较对照组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治疗冻结肩,治疗部位精准,时间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关节围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U-FMA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舒肩汤辅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 例。对照组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肩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并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72/75),对照组为84.0%(6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肩汤辅以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针灸疗法更具优势,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肩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骨折术后发生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中药熏蒸并加强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评价2组的康复效果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VAS)及关节活动度。结果:康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42/42),优于对照组的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瘀滞型肩周炎患者12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 例。对照组采用推拿联合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筋汤治疗,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治疗2、4个疗程后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1%(61/64),对照组为82.81%(53/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疗程后2组UCL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瘀滞型肩周炎应用舒筋汤联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珠展筋丹揉药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七珠展筋丹揉药加温针灸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疼痛测定,采用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93.33%(28/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七珠展筋丹揉药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在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37 例,对照组38 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腹痛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急迫感、腹胀、黏液便等)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9%(33/37),对照组为71.05%(2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除外大便次数)、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舒筋法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手精细动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伴手精细动作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舒筋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偏瘫患者手Lindmark评分、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及BI评分。结果:2组手Lindmark评分、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及B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益气活血舒筋法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手部运动障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配合自主按摩、关节功能训练等综合保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疗法,2组均持续治疗8周。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疗法可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对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Neer I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以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和常规消肿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骨化瘀汤口服治疗,持续4周。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eer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2、4周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固定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较单用夹板固定骨折愈合更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戟壮骨汤治疗肝肾亏虚型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肾亏虚型颈肩腰腿痛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黄戟壮骨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根据临床症状及运动功能的改善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Barthel、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黄戟壮骨汤治疗肝肾亏虚型颈肩腰腿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自主功能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激痛点齐刺治疗,对照组加用激痛点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对照组为88.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P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齐刺治疗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肩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用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JOA)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关节炎患者采用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KOA,可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马蹄足术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经行手术治疗的马蹄足患者193例(269足)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132足)及对照组例92例(137足)。外固定去除后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踝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及AOFAS评分。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行三关节融合术的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及AOF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行三关节融合术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AOF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VAS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马蹄足术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尤其是行三关节融合术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侧肩周炎患者36 例,采用五位一体综合疗法(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关节腔注射、液压扩张、中药熏蒸和康复锻炼)。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次随访(半年)时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 Constant-Murley 评分量表(CMS)评分,根据CMS评分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半年随访,总有效率为94.4%(34/36);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能取得一定疗效,可以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结束1个月后患者关节的疼痛评分(VAS)、关节功能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关节镜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创伤小、疗效好,能够较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肩腰腿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结合药酒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对照组为69.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