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柴达木盆地,利用低頻折射地震的方法,曾經得到許多不同类型的波,其中包括有: (i)沉积岩首波; (ii)基岩首波; (iii)大角度反射波; (iv)“迴折”波; (v)不同类型的多次波; (vi)地壳深界面的反射波. 本文专門討論“迴折”波和不同类型的多次波的性貭,以及辨认他們的主要标志;其他波的性貭,将在另文中討論.  相似文献   

2.
1958年6月开始,在柴达木盆地进行低頻折射地震的試驗工作,目的在于探測埋藏很深的基岩,以及基岩以上的主要沉积岩界面。根据地貭資料的推測,盆地中部基岩埋藏的深度可达10公里以上,利用其他的地震勘探方法是不容易得到效果的.所用检波器的固有頻率为13周/秒,最远两个相遇炮点相距約90公里,接收距离达100公里.关于仪器的性能与工作方法,已在前文叙述,对于低頻地震波性貭的研究,仅有簡短的报导.  相似文献   

3.
1958年6月开始,在柴达木盆地进行低頻折射地震的試驗工作,目的在于探測埋藏很深的基岩,以及基岩以上的主要沉积岩界面。根据地貭資料的推測,盆地中部基岩埋藏的深度可达10公里以上,利用其他的地震勘探方法是不容易得到效果的.所用检波器的固有頻率为13周/秒,最远两个相遇炮点相距約90公里,接收距离达100公里.关于仪器的性能与工作方法,已在前文叙述,对于低頻地震波性貭的研究,仅有簡短的报导.  相似文献   

4.
大华北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成片迁移”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板块间的作用及有关物理参数,分别组构了大华北第Ⅲ(1484-1739年)、第Ⅳ(1815年至今)地震活动期的动力边界和厚度非均匀的“薄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并根据地壳屈曲的研究,作了屈曲变形计算.所得屈曲图象与大华北新生代隆起、凹陷分布的基本特征一致,也与近30年来大华北垂直形变速率的分布特怔吻合.不同期高变形梯度区不同,7级以上地震均分布在这种区内.由此得出了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成片迁移”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质资料,柴达木盆地的基岩(结晶基底)埋藏深度,可达十公里以上.勘探这样深的基岩,利用反射和一般折射方法是不容易得到良好的效果.1958年6月,在柴达木盆地开始试验低频地震的方法,来接收基岩面的折射波.所用检波器的谐振频率为13周/秒,放大器最低谐振频率为8周/秒.最大接收距离为1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低频地震探测结晶基底的工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资料,柴达木盆地的基岩(结晶基底)埋藏深度,可达十公里以上.勘探这样深的基岩,利用反射和一般折射方法是不容易得到良好的效果.1958年6月,在柴达木盆地开始试验低频地震的方法,来接收基岩面的折射波.所用检波器的谐振频率为13周/秒,放大器最低谐振频率为8周/秒.最大接收距离为1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7.
The hidden layer problem in seismic refraction work has been studied for three velocity configurations – the intermediate layer having (a) lower, (b) intermediate and (c) higher velocity than the underlying and overlying bed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conventional methods fail to locate the presence of the intermediate layer for the cases (a) and (c) and lead to errors in calculating the depth to the bedrock. For the case (b), it is possible to interpret the first arrival travel time analytically as an alternative to Green's graphical approach.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hidden layer may be detected in all the three cases if converted S waves are also recorded in the seismogram.  相似文献   

8.
黄洪泽 《地球物理学报》1975,18(03):217-224
根据超声波三维地震模拟实验的结果,研究了绕射波射线轨迹的问题。对绕射波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引用极值光程律进行了解释。实验和理论的分折指出,绕射点的位置经常按照一定的规律偏离震源——接收点联线的一侧。 本文还提出了“双曲线叠加法”,从而在实际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用它迅速地确定绕射点的空间位置及波的旅行时间。 文中提出绕射波的运动学特征,从中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断层或绕射棱结构的情况。至于绕射波的动力学特征及机制将另文阐述。所获的结果及结论有助于物探资料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超声波三维地震模拟实验的结果,研究了绕射波射线轨迹的问题。对绕射波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引用极值光程律进行了解释。实验和理论的分折指出,绕射点的位置经常按照一定的规律偏离震源--接收点联线的一侧。 本文还提出了“双曲线叠加法”,从而在实际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用它迅速地确定绕射点的空间位置及波的旅行时间。 文中提出绕射波的运动学特征,从中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断层或绕射棱结构的情况。至于绕射波的动力学特征及机制将另文阐述。所获的结果及结论有助于物探资料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