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性质量化公式法”在东坪金矿区的具体应用,论证了该方法,运用“性质量化公式”计算结果的正、负号就能判断断层性质。正为正向错位断层。负为逆向错位断层;而计算出来的数值就是断层的相对错距。因此,称这种只通过性质量化公式计算的结果就能判断断层性质及相对错距的方法为“性质量化公式法”。  相似文献   

2.
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前陆盆地逆冲带中发育两种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构造样式: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下伏断层和上覆褶皱之间的角度参数存在的函数关系,可以对自然构造横剖面的构造解释进行检验。由于在时间地震剖面下的构造图形由于产生变形而与实际的自然构造有一定的偏差,这会影响几何学模型检验的有效性,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校正。通过地震速度谱将时问地震剖面转化为深度地震剖面,然后利用几何学关系对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剖面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多个油气田发现于阿拉尔断层上、下盘地层,阿拉尔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演化特征对深入研究油气成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地震资料阐述阿拉尔断层几何学构造样式,提出断点移动法在垂向、横向和沿断面三向定量解释阿拉尔断层各时期移动距离、移动速率和移动角度,综合分析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进而探讨断层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阿拉尔断层几何学构造样式具有分段性,各分段具有不同的运动类型,断层西段主要以抬升-挤压为主,断层中段出现明显的走滑-推覆特征,东段为断层上盘抬升及走滑运动所形成的派生断层。阿拉尔断层运动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分段性和推覆-抬升交互式。阿拉尔断层的整个演化过程经历了抬升、挤压、走滑、推覆等多种运动类型,正是在这种演化背景下,阿拉尔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存在多样性和分段性。  相似文献   

4.
红3井东侧断层的成因与中拐凸起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解析其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对于揭示中拐凸起自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具有积极作用,并对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不整合面识别及平衡剖面的方法,对红3井东侧断层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建模与构造复原。中拐凸起发育白垩系-侏罗系、侏罗系-三叠系、三叠系-上乌尔禾组、上乌尔禾组底界及佳木河组-石炭系5个区域不整合面。研究认为,红3井东侧断层为一断层传播褶皱模型,发育生长三角,平面上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受海西晚期及燕山期的区域挤压作用的影响,红3井东侧断层在早二叠世末期(P1f末期)至中二叠世晚期(P2w)及早侏罗世晚期(J1s)至晚侏罗世发生两期传播活动,并在中段发生分支,分支断层的断距较小。早期的断层活动在中段最强,南段其次,北段最弱。中-下二叠统被抬升,遭受大面积剥蚀,地层缩短量约为3.8 km。晚期的断层活动微弱,且只发生在中段和北段,地层缩短量约为200 m。红3井东侧断层自北东向南西方向的传播、推覆作用控制了中拐凸起的主体构造形态,整体具有“南北分段、早晚期构造叠加”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均基于平衡剖面原理而建立的二维几何学模型。所谓的假三维模型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二维剖面复合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尚未确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Trishear 4.0和GoCad软件,分别构建一系列不同位移量的断层转折褶皱和三剪断层传播褶皱的二维正演剖面,将这些正演剖面按照一定的线性位移梯度平行排列,从而建立起断层转折褶皱和三剪断层传播褶皱的假三维理论模型并加以分析和讨论。进而选取川西南盆地中三维地震勘探所覆盖的邛西断层转折褶皱和盐井沟断层传播褶皱,作为真三维实际解释模型的两个实例。研究表明,邛西背斜是一个典型的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盐井沟背斜是一个典型的三剪断层传播褶皱;断层相关褶皱的假三维理论模型与实际解释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沿背斜走向的位移梯度是控制三维构造几何学特征的基本因素,然而自然界断层面几何学的复杂多变以及岩层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是造成断层相关褶皱真三维理论模型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谷一山 《云南地质》1992,11(1):36-38,31
地震断层几何结构及位移分布特征,是地震断层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认识发震断层的破裂方式和过程、震源破坏机制和现代地壳应力及地壳运动状况具有实际意义。耿马7.2级地震(微观震中:Nф23°23′;Eλ99°36′;震源深度8km)形成的地震断层规模大,线性特征清晰醒目,长约18km,为地震断层研究提供了宝贵信息。笔者对该断层各段共实测并绘制平面形态图近2000m,发现该地震断层由NW向主地震断层和多组不同方  相似文献   

7.
8.
断层是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正确地确定它的性质和位移量,对找矿、采矿及重要工程设施位置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京湖山地区大石碑断层位于大石碑向斜北西翼,在北东方向人工开采的剖面上表现为正断层性质。通过对大石碑 断层及其附近断层和节理的构造要素测量分析、构造应力场求解等研究,文章认为该断层以右行平移断层为主,兼有正断 层的性质。印支期该区在北西-南东方向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北东方向的褶皱(宁镇山脉)、北西方向的右行平移 断层和北北西方向左行平移断层,其中北西方向的右行平移断层在北东方向的剖面上表现出正断层的假象,是断层效应的 一个典型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根据断裂构造控矿原理和大中型脉状金矿床的特点,引入断裂面波形函数概念,借助计算机技术,研究断裂面形态控矿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波的叠加和分解原理,模拟断裂面波形函数,进行断裂面波形预测和成矿预测,从而为大中型脉状金矿床深部(或沿矿脉走向)矿体定位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东坪金矿矿石碲、金分布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法分别系统测定矿石Au,Te含量表明,东坪金矿具有典型的Au-Te元素组合,Te/Au比值平均为0.71,且随矿石Au丰度的加富而增加,它们的相关系数增大,Au,Te含量对数值的统计分布和矿物组合,元素赋存状态的微束分析结果表明,Au,Te均以独立矿物为主要赋存状态,但Aud的矿化表现出多期次特征,而Te主要在硅化-硫化物阶段,二可能具有不同的母源,上述结论对提高金的回收率,碲的综合利用和事矿体的追索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详细讨论了位移—距离曲线类型及相关的断层扩展位错模式,建立了位移—距离曲线与内部应变的解析关系式。完善后的位移—距离法,既可以用来估算研究区的平均应变量,代替平衡剖面法,而且可以计算研究区内(如造山带内)任意点的应变值。  相似文献   

14.
东坪金矿是东坪式金矿床的典型案例,研究找矿方法,总结勘查经验,对丰富矿床理论,指导找矿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东坪金矿是产于碱性杂岩体接触带上的石英脉及硅钾化蚀变岩型特大金矿床,在勘查过程中,综合物化探方法地质效果显著,起到了缩小靶区,指示赋矿地段及隐伏盲矿体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东坪金矿床金矿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郁  孟海军 《地质找矿论丛》2000,15(1):51-55,63
东坪金矿是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其矿石矿物,尤其是金矿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文章重点讨论了矿区内出现的主要金矿物以及新发现的硅金矿的矿物学特点,阐明了与碱性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中金矿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脉状金矿床断裂容矿空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控矿规律研究,是开展脉状金矿床深部矿体预测的前提。以断裂几何学控矿规律解析为基础,利用矿山勘探、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地质勘探数据,模拟断裂运动及由此产生的容矿空间,为查明可能的断裂运动方式和控矿规律、进行深部盲矿体预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梯度电测深新方法,在不降低测量效果的前提下,使激电测深工作可以在勘探区内广泛开展,进而获取更加详细的地电断面资料,提高解释精度.在沂南金矿区应用梯度电测深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二维反演计算,得到了极化率和电阻率断面.与实际地质剖面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实际地质特征,工作效率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台花岗岩和地层中金含量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北地台的热液金矿床经常产于绿岩带中的花风岩内外接触带和变质岩中,因而许多人认为花岗岩和地层就是金矿床的矿源层和矿源岩。显然,他们瓣假设是建筑在这些岩石金的含量高于地壳、上地壳和区域背景含量上的,这样,这些花岗岩和地层可提供足够的金来形成金矿床,因而,这些地层和花岗夺被称为矿源层或矿源岩。随着金定量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精度的提高 0.1×10^-9,大量测试资料表明,绿岩带中的变质岩和地层中金的丰度常较低,平均1.06×10^-9~2.3×10^-9,而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金的含量更低,平均为0.6×10^-9~1.4×10^-9。并且随着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程度增加而降低。因此,矿源层和矿源岩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那样,花岗岩形成过程和早期深部的成矿流体的碱交代作用过程是促使金活化转移的重要机制,也是形成金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一种求解倾斜滑动断层差应力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构造地质学与其他科学一样以定量化作为其目标之一,构造的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是构造地质学定量化发展的手段。在应力分析中,已有一些方法手段确定应力的主方向,但应力大小的计算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通过固体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分析,推导出一套求解正断层和逆断层发生的差应力大小的求解公式。正、逆断层发生时的差应力大小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大;在地表条件下,正、逆断层发生时的差应力与岩石初始抗剪强度和岩石的内摩擦角有关。本文中的公式与已有的共轭剪节理求解古差应力大小的公式结合,可做出某个地区的差应力值图,恢复古应力场。   相似文献   

20.
罗纲元 《湖南地质》1992,11(4):275-277
湘中印支期高坪岩体和天龙山岩体,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南北出露宽度基本一致。但天龙山岩体明显偏北,大有脱离东西向分布向北东“飘移”之势。笔者对桃江—城步断裂的野外勘查与研究查明,天龙山岩体可能是高坪岩体的一部分,印支晚期岩体形成时,它们是一个整体。现在的天龙山岩体,可能是燕山早期桃江—城步断裂对高坪岩体肢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