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和台湾暖流引起东海沿岸上升流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数值模型,首先计算了夏季风和台湾暖流引起的东海沿岸上升流。结果表明,风和台湾暖流的作用都可产生顺岸呈带状分布的上升流,风生上升流在20m至30m水层速度较大,其值一般为1.0×10-3cm/s;而台湾暖流形成的上升流则在30m以下速度较大,其值在浙南和闽北一般为1.0×10-3cm/s,在舟山近海为0.5×10-3cm/s。此外,运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数值探讨了东海沿岸上升流区海水的源地。逆追踪结果表明,潮因子和风因子对沿岸上升流的贡献都是局地的,即仅能将上升流区附近下层的海水带到沿岸上层;台湾暖流则可将台湾海峡北口的深层水带到闽浙沿岸上层,使闽浙沿岸出现低温、高盐水。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该港湾假潮振幅> 20cm 出现的频数、假潮的周期和延时,还讨论了假潮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小长山港内港湾假潮变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该港湾假潮振幅〉20cm出现的频数,假潮的周期和延时,还讨论了假潮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浙江沿岸基准面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浙江沿岸主要验潮站的基准面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定海、大榭、健跳、坎门等站的潮高基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这在沿海工程和灾害防御中有着重要价值。研究表明,浙江沿岸平均海平面量值高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一般为20cm左右;杭州湾的澉浦和浙南的琵琶门站多年平均海平面与邻近站不尽协调,它们的潮高基面可能有误  相似文献   

5.
根据湾顶Konorihama站和湾外Enoshima站1972年5月至1973年5月Ia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女川湾的假潮特征,在Konorihama站经常出现7-11cm全振幅假潮,最大达31cm。  相似文献   

6.
东海沿岸上升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Backhaus的三维非线性模型,同时考虑潮,风和台湾暖流的作用,本文计算了夏季我国东海沿岸上升流。结果表明,东海沿岸从杭州湾口外一直到闽北的海底坡折区上存在明显的上升流,它呈带状分布,宽约40km,舟山近海的强上升流出现在30m层,向南则可达到较深的水层,流速一般为6.5×10^-3cm/s。  相似文献   

7.
根据山东半岛沿岸12 个验潮站的水位资料曲线,摘取了各站的假潮参数(周期、振幅、延时和峰值出现时刻),并对该区域沿岸大振幅假潮变化做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假潮的基本特征——发生频率、月出现率、振动周期、延时和峰值出现的时刻;分析了假潮周期的谱型,最后还讨论了大振幅假潮形成的初步原因。  相似文献   

8.
受9615号台风影响,阳江市沿海9月9日早上出现超警戒水位高潮位。根据两个验潮站的实测年最高潮位历史资料和1988年中国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线型分布和计算方法,分析近数十的校同潮痊的频率分布和重现期值,得出9615号台风引起的阳江市沿海高潮位约为25年一遇,在漠阳江口防潮堤围达标的前提下,现用的北津站警戒水位应提高20cm。  相似文献   

9.
山东半岛沿岸的大振幅假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山东半岛沿岸12个验潮站的水位资料曲线,摘取了各站的假潮参数,并对该区域沿岸大振幅假潮变化做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假潮的基本特征-发生频率,月出现率,振动周期,延时和峰值出现的时刻,分析了假潮周期的谱型,最后还讨论了大振幅假潮形成的初步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近十年来获得的NOAA卫星红外影像,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东海海洋锋(黑潮锋、对马暖流锋和浙江沿岸锋)的波动谱特征以及形态的演变。同时还利用浮标测流结果分析了锋面波动中的流态。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黑潮锋通常存在4~5个折叠波形,其波长平均约200km,波动随黑潮流向东北方向传播,速度约16cm/s。浙江沿岸锋的波动多呈锯齿形,其波长较短,波数多。在浙江沿岸锋波动发展过程中,其波长从开始的20~40km发展成30~60km,它们约以18c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传播。东海海洋锋波动演变形态复杂,其中黑潮锋的波动可能演变成锋面涡旋、暖丝和暖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