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PS监测中国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年和2003年两期GPS观测数据,结合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分析了中国沿海海岸在欧亚框架下的水平运动及在全球框架ITRF2000下的垂直运动特征,并讨论了GPS定期观测与连续观测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GPS观测资料,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和刚体运动学模型。对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地壳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地区的地壳速度场,主应变率等值线,线应变稿费等值线,面应变率和站厚大剪应变率等值线分布图,并根据台北GPS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对两岸地壳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造成福建沿海地壳运动特征的力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沿海区域,由于实测重力数据缺乏,卫星测高数据在这些区域的空白或质量降低,使得依据目前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所确定的大地水准面在陆域和海域的边界产生割裂现象,导致存在着所谓的陆地大地水准面和海洋大地水准面。本文针对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并系统研究了联合GPS RTK与瞬时水位推算技术确定沿海区域大地水准面的方法,并通过试验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沿海RBN-DGPS系统的建立及性能评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桑金  张铁军 《测绘通报》2002,(11):11-13,16
介绍中国沿海指向标差分GPS服务系统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并将重点介绍系统的综合性能评定。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网络RTK在海岛(礁)测绘中的应用,利用福建省已建立的FJCORS对福建沿海一个海岛(礁)进行了像控点的布设和施测,同时利用静态GPS观测和高程控制测量对RTK成果进行检测,并完成了地形图测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精度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离海平面与验潮站所在陆地的垂直运动并获得海平面变化的绝对信息 ,对由沿海 5个验潮站组成的高精度 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 1998年一期观测数据 ,采用 GAMIT和 GL OBK软件进行了处理 ,并顾及了影响高程因素中由于方位不对称引起的大气延迟及改进的 Niell模型。最终 GPS监测网达到了毫米级的高程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GPS实测数据解算区域地壳应变率分布是现今地壳水平形变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研究采用基于球坐标的最小二乘配置应变率计算公式,结合GPS实测速度场解算福建省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区域应变率场。结果显示,福建东南沿海地壳形变主要受到来自印度板块与菲律宾板块对欧亚大陆的共同作用。区内主压应变率趋势强于主张应变率趋势。以九龙江断裂为界,以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较为一致,断裂以南地区,自北东向西南,区域地壳形变逐渐变化,呈现离散化、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频GPS观测数据的单历元PPP进行解算,并对定位结果进行恒星日滤波,详细分析了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我国东部沿海的同震地表形变过程。结果显示,震时我国东部沿海基准站发生了显著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瞬时形变,幅度约为10cm,震后没有产生大于1cm的永久性位移,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PPP技术用于同震地表形变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滩涂资源调查需要对全省沿海进行潮位站工作基点高程传递,采用常规几何水准法传递高程的效率和实际精度都不太理想。通过对高等级GPS控制点比测验证,ZJCORS具有定位精度高、稳定可靠等特点,因此本文利用基于ZJCORS的网络RTK技术实现了浙江沿海验潮站工作基点高程传递。通过比较分析同步观测法传递平均海平面数据与网络RTK接测高程数据,验证了网络RTK测量数据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影响山东地区GPS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潮负荷,不同海潮模型在山东沿海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该文以山东CORS数据为例,基于FES2004、NAO99b、CSR4.0、GOT00.2 4种全球海潮模型,使用GAMIT软件,分析了海潮负荷对山东地区GPS定位及基线解算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海潮负荷对山东地区GPS定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U方向上,振幅达到厘米级;海潮负荷对山东沿海定位的影响大于山东内陆,U方向达到了2cm,为内陆地区2倍以上;海潮负荷对基线解算的影响与基线方位和基线两端测站负荷差异有关,其中差异较大的基线U方向的影响接近8mm;除GOT00.2海潮模型以外,不同模型对山东地区较长观测时段的GPS数据解算结果的影响并无太大差异,但对于短时观测或实时的GPS高精度定位,半日分潮迟角的精度还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精细化山东区域海潮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