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奎峰 《地球》2012,(5):74-74
4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2012年全国整装勘查推进会议上强调,要把整装勘查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管理,并落实第一责任人工作机制。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1,(7):51-51
“十二五”开局之年,云南地质找矿迎来春天,地质找矿获得重大进展,各整装勘查区和重点评价区新发现一大批重要找矿信息。重要的找矿成果使得云南的铜矿资源储量升至全国第二,金矿和钨矿资源跃居西南第一,形成了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新基地。近些年,云南通过群测群防、加大资金投入、对个旧矿山土地进行复垦恢复植被等方式防治地灾,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资讯     
《地球》2015,(3):5-9
<正>中国整装勘查区去年发现83处矿产地2月9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度成果交流会上公布了去年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国107个整装勘查区总投入65.26亿元,其中65%为社会资金,新发现矿产地83处,其中大型18处、中型24处。多个整装勘查区取得重大找矿进展:西藏多龙地区铜钼矿整装勘查区新探获铜资源量355万吨;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铁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新增铁矿石资源量约1.62亿吨,  相似文献   

4.
朱训 《地球》2014,(5):104-107
就矿找矿是指依据已知找矿线索而开展的一种找矿。就矿找矿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条指导方针,也是矿产勘查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找矿方法。就矿找矿与新区找矿是找矿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对范畴,讲的是矿产勘查工作在空间上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5.
段雯娟 《地球》2013,(2):72-76
回首2012年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惆怅。可以说,2012年是地质找矿工作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全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日益完善的勘查投入机制、收益机制和激励机制下,重大的勘查成果精彩呈现,找矿工作成效突出。2012年地质找矿取得了新的突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达360亿元(社会投入260亿元)。新增大中型矿产地近200处。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过17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资源以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能源储量位于全国前列,特别是盐湖锂资源在全国的占比超过80%.但近地表矿找矿空间缩小,深部矿产资源勘查遇到诸多困难.总结青海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对于更好地开展资源后续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青海地质资源概况、区域性勘查工作、地球物理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段雯娟 《地球》2012,(12):36-39
2012年11月3日,以"携手应对,共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11月4日下午,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勘查院主办的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的专题论坛召开,场内座无虚席。当前我国的地质科技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机遇期,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力实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同步快速的推进,矿产资源需求直线上升。实现找矿突破,加强国际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1,(7):71-71
近年来,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下称有色地调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围绕找矿重点地区和技术难点,注重从体制等方面解决科研勘查脱节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大兴安岭北段、塔里木盆地西缘、东天山等地开展地质找矿工作,近十年来发现了11个可供开发的大中型矿床;实施专业化背景下的国际化经营,目前在亚、非、美、拉的15个国家拥有矿权54处,总面积8651平方千米,形成多个海外资源勘查基地,国际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推进地质工作为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地质找矿方面,从勘查手段来说,就有着多样的技术方法。单一工作模式的局限性,往往会使得找矿过程效率较为低下,所以,如果要在地质找矿上有突破并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有意识、有计划性地将各个模式的优点进行有机的结合。近几年有关部门也在此方面给予了重视。笔者结合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本论文简要地对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成国 《地球》2012,(12):100-101
地质勘查工作是对地质勘查的简称,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地质勘查也就是地质工作的意思,单单说地质找矿技术,其有多种多样的地质勘查手段,不过每种地质勘查手段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假如把这些手段进行合理结合,会出现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有关部门要结合这些手段的局限性,总结特点,创新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本文引言中先简单介绍我国找矿技术的状况,再重点说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地质工作准确定位,统一部署,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从国家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定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大区中心的定位与职责问题和统筹规划地质工作三方面探讨了制约地质找矿实现突破的主要问题。从找矿思路、找矿方向、找矿工作的部署及资金的投入,地质工作的部署和组织实施以及矿业权的设置和配置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因素。并从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拓展地质服务领域,做好统一部署整合勘查工作和矿业权配置政策研究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蓝颖春 《地球》2012,(10):61-63
从2012年8月30日起,国土资源部将通过馆藏、网络等多种途径,首次向社会普通公众推出中比例尺公开版数字地质图1600多幅;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明确的47个整装勘查区地质资料目录。所发布的1:20万地质图1016幅和1:25万地质图330幅是完全的实测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1,(7):21-21
当中国跨入改革开放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质找矿工作囿于原有体制,难以与市场需求接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工作效率低、找矿成果不明显等诸多弊端显露无遗。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1,(7):20-20
我国大部分非油气矿山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多数进入开采的中晚期,一些重要矿山面临接替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和发改委,组织实施了危机矿山找矿工作。专项实施以来,全面完成全国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在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新增一批资源储量,找矿理论和方法技术不断创新,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10)
正9月24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在2016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召开。论坛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主持,围绕中国地质调查局"九大计划"进展与最新成果,能源、矿产和基础地质调查等主题开展。来自我国地质矿产领域的7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分别介绍了2016年以来中国在基础地质、能源资源和水工环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还展示了整装勘查区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编图成果的应用情况等,并发布一批地质调查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16.
姜树叶 《地球》2012,(4):14-15
以"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诞生为标志,新中国地矿事业进入了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开始了新的征程。但在新困难新考验下,很多认识尚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探索和完善,以确保地质找矿新机制各个环节不掉链子。公益先行贵在"先"字。要保证它的先进性,就要按计划体制建设好管理好公益性地勘队伍。具体说,就要做到:隶属直接,资金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在京联合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关于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和部署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  相似文献   

18.
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以寻找金属矿产为目的发愤卢业的勘查新技术可概括为:(1)以寻找隐伏矿为目标的覆盖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其中包括“三维地震”和“高光谱遥感”技术;(2)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其中包括“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地球化学信息的综合解释和地球化学填图技术”;(3)“找矿信息提取和综合”技术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下列问题进行了思考:(1)在一个地区开展地球化学找矿工作首先要确立合适的取样介质,取样介质的立应以查明成矿成晕元素的形成机制和赋存状态为基础;(2)加强不同景观条件下不同矿种和不同矿床类型的异常特征和异常模式研究,建立区分矿异常和非矿异常的模式识别模型;(3)加强不同景观地质条件下,不同勘查尺度的地球化学填图技术研究,以实现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找矿战略;(4)加强地球化学信息与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信息相结合的信息综合技术的研究,应用综合信息定量圈定和评价找矿靶区,减少矿产勘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董文伟  陈均  崔猛  张星培 《地球》2013,(12):102-105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近年来中边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金资源量达超大型矿床规模,通过新的勘查工作成果,对北衙矿床的成矿规律和蚀变分带研究表明:矿床受岩浆岩、构造、地层及岩性的控制,矿床具有红色带、绿色带、白色带的蚀变分带特征,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中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矿床成矿空间有利,深部及外围仍具有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蓝颖春 《地球》2012,(12):78-79
在新疆,提起"358"这组数字,大多数老百姓可能还觉得很陌生,但是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这组的数字凝聚着中央对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亲切关怀和期待。"358"即"3年有好的眉目,5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8年形成令国人为之振奋的重大成效"。它为新疆现实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找大矿找好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自2008年开展的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部省(区)合作的"358"目项以来,掀开了新疆地质工作新的一页,实现新疆以"三个成矿带、十大重点找矿远景区、十五处重要矿集区"为重点,主攻煤、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