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泰国矿产资源部在环境地质学领域的活动和目标。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于泰国来说仍然是新问题。目前的规划包括:区划中的环境地质、地震灾害、洪水/滑坡、海岸带管理和地质遗迹保护。该部的环境地质处是相关行政管理单位。技术工作和有关文件资料均集中研究公众关心的各种与环境有关问题,以及将地质资料与土地使用规划和土地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张立生 《地质学报》2022,96(1):25-49
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家群体中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一位,他在地质科学领域里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是一位“全方位的地质学家”,是现代中国地质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本文略述其简历和他在中国煤岩学和煤地质学、土壤学、石油地质学、铀钍矿产地质与勘查、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和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谢家荣对中国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与成长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都值得纪念的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3.
分形的特性及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分形理论进入地质领域并研究其分形特点,而对这一定量地质学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地质学的分形观推动非线性地质研究进入下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4.
环境地质学是由地质科学中发展起来的并向有关学科渗透的一门新的分支科学,又是环境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和最基本的学科。 环境地质学的出现,从国内与国外的研究来看,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由于环境地质问题不断发生和日趋严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的重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工农业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力开发利用矿产、地下水及土地等自然资源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而且对所出现的一些环境地质问题治理之难是很难设想的。因此预防和减轻地质环境恶化,正确地认识人类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就成为环境地质学的迫切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5.
黄汲清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质和地质教育学家,本文简述了先生的生平及在中国地质学方面的成就与地位;概述了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方面的指导思想;概述了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建立上的作用;论述了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上的成就贡献,着重介绍他在1948年发表的《30年来的中国地质学》,以弥补这一段中国地质学发展史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天文地质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文地质学是天文学的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是利用天文学的研究方法、观测资料的研究成果来探讨地球上各种地质现象成因和演化规律的科学,天文地质学的兴起是地球科学进入到成因研究阶段的产物,它的研究可望促进天文学和地质学的共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地质学——21世纪新兴的地球学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环境地质学研究人为地质活动所引起的灾害,地质环境学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学科。生态环境地质学应用生物学、环境学和地质学的原理和知识,解决由于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而引起的问题。生态环境地质学牵涉到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涉及到由于人为的地质作用而引起的元素重新迁移、重新富集和重新沉积的过程,对于生命和人类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还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包括下列内容:(1)生态环境地质可容负荷研究;(2)监测研究;(3)预警研究;(4)修复研究;(5)实验研究;(6)虚拟研究。  相似文献   

8.
天文地质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天文地质学是天文学和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是利用天文学的研究方法、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来探讨地球上各种地质现象成因和演化规律的科学。天文地质学的兴起是地球科学进入到成因研究阶段的产物,它的研究可望促进天文学和地质学的共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它囊括并发展了工程地质学的所有问题。作为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工程地质学,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为工程环境灾害学──一方面,由于各种自然环境恶化和灾害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环境恶化链、灾害链),研究似宜不限于地质环境和灾害(当然后者仍是重点),而适当扩大至土地环境、水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一门应用地质学的环境工程地质学及其母学科工程环境灾害学将具有力学、地理、经济三大支柱,首先力求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由于各种人类活动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活动链),所研究的人类活动似宜不限于工程建设和运行,而适当扩大至采矿和水事活动,包括开采地下水和排污。后者引起的环境恶化和灾害尤为严重,正酿成危机。其根本出路不仅在于科技进步,而且在于文化调节,力求科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相似文献   

10.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及其成生演化的基础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理论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中与构造现象和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二者的研究目的虽然不同 ,但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相同的 ,即都是地质构造 ,所研究的又都是地球变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及其各类效应。文中讨论了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之间的基本关系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对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深部构造、浅部构造以及表层构造动力学特征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构造结构面、构造应力场与岩土体稳定性的关系 ;活动构造与工程建筑安全性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崩滑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遥感地质在矿床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已成为遥感技术转化为矿床勘查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因此,国内外均从遥感地质的不同侧面开展了矿床方面的遥感地质研究。矿床遥感地质学是遥感地质学和矿床学的交叉学科,正在矿床勘查的遥感地质应用中逐渐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进江  张波 《地质通报》2006,25(1):250-250
全国构造地质学年会暨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月14目至15目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发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外近200位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含盖了国内具有地质研究机构的科学院、研究所和高校等,共30多家单位。会议云集了国内构造地质学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代表了国内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北京大学有关领导,任纪舜、肖序常、马宗晋、张国伟、钟大赉等院士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纳米地质学:一个正在兴起的战略性地学科技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纳米物质和纳米科技学术概貌,总结了纳米地质研究成果,指出了有待研究与开发的纳米地质领域,明确提出了纳米地质学这一地学新学科及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阐述了发展纳米地质学的战略意义和高层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侯德封先生是杰出的地质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地质生涯中,时时急国家之所急,组织领导了多次地质矿产调查,倡导和开辟了沉积矿床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等多种学科,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和核子地质学。他领导组建了多个地质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青年的地质人才、他善于自我完善,善于与自己挑战,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地质导师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5.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尤其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燕山运动”等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最早从事地震地质考察和研究的中国学  相似文献   

16.
长春地质学院变质地质学学科简介徐学纯,卢良兆,马志红(长春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30026)1学科点概况变质地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已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公认,国际上已专门出版了著名的"变质地质学"杂志。长春地质学院在该研究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学科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资源开发及地质环境保护,评述了面向21世纪中国地质学的发展方向和主题,提出了面向21世纪中国工程地质学在思维体系,基础理论与技术及重点应解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等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的景观再造模式,本文以玉田县某采石废弃矿山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勘探,分析了废弃采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损毁、地质灾害隐患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观再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矿山的景观再造能够重塑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损毁土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19.
正《地质论评》为中文地质科学学术期刊,除提供基础地质学理论原创研究的出版平台外,还包括相关而感兴趣的广泛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实验进展等,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大地构造学及构造地质学、地震学、岩石学、沉积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学、工程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宇宙地质学等。  相似文献   

20.
<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论评>主要登载新技术、新方法及各种探讨、争鸣、评述类论文.<地质学报>着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地质成果.<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的论文主要依论文的读者对象划分,主要读者限于国内的刊于中文版,在国际上将会有较多读者的刊于英文版.除非作者特别申明,编辑部有权根据专家和编委会意见决定稿件最终登载于<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学报>(英文版)或<地质论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