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与环境学报》编辑部与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于2008年初开通了由该公司开发研制的“稿件远程采编处理系统”和“网站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作者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在线查稿系统、在线审稿系统、编委在线审稿系统、主编在线审稿系统和远程编辑系统。实现了作者、审者、编者在线稿件收稿、审稿、退修、发稿通知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网站包括期刊介绍、编委会、投稿须知、期刊订阅、广告合作和编辑部公告等信息。系统运行以来,加快了稿件处理效率,缩短了论文刊登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期刊传播影响力,方便了广大作者和读者,促进了编辑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通过对《气象与环境学报》稿件远程采编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叙述,概述了网站与系统的功能和设置,归纳了应用效果与体会,讨论了系统和网站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遮光试验模拟不同程度太阳辐射减弱,在大田中设置85%、80%、60%、40%、0%的遮光梯度种植冬小麦,观测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的变化,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的活性和土壤速效磷、钾、铁、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遮光都延迟了冬小麦的生育进程,太阳辐射减弱程度越大,物候延迟越显著。遮光60%、80%的处理促进了小麦近根区和远根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各遮光处理均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和生育后期土壤转化酶活性,遮光80%时最为显著地降低了土壤转化酶活性。太阳辐射减弱降低了近根区土壤速效钾、铁、锰含量,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呈CK〉40%〉60%〉80%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自动气象站资料显示系统采用WEBGIS、SVG、AJAX等技术,建立了基于B/S模式的业务应用系统,解决了高时空密度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数据显示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及时、直观的自动站资料应用手段,为更好地开展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业务提供了基础。本文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功能划分、使用说明和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廖菲  洪延超  郑国光 《气象科技》2007,35(3):309-316
简要回顾了近些年来有关地形对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地形的动力效应和热力效应,详细分析了地形的动力、热力效应引起的降水和云物理变化。重点分析了地形对气候尺度、天气尺度、中尺度及对流性天气系统降水的影响。简单地讨论了在研究地形对降水影响时观测分析、气候统计、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德州市农业气象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oxpro26编程,建立了德州市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湿度、蒸发等逐日资料数据库,并由此建立了月、旬、季、年二级资料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作物、土壤等农气观测资料库及常用农业统计资料数据库。设计完成了数据库管理软件,实现了基本气象情报资料查询、统计、分析工作的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表现在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我国气候与环境影响的评估,从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重大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从冰冻圈、生态系统、土地退化、工业、交通、服务业、城市与生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气候影响的利弊分析。进而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对策。  相似文献   

7.
图片欣赏     
《黑龙江气象》2012,29(2):F0002-F0002
2012年5月18日。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审议了《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表彰了先进气象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和气象科普先进个人,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杨卫东当选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高玉中当选常务副理事长,尹福安、刘春林、孙永罡、盛军、邓树民、矫江、刘书岱和胡海清当选副理事长。王志德当选秘书长。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国家气候中心各业务系统一体化、精细化监控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气候业务系统运行监控平台。该平台多维度展示了各业务系统的资料及产品完整性、数据库状态、关键进程、数据访问、服务器基础资源等方面的监控结果,并具备故障告警、系统管理、数据推送及展示等功能。本文介绍了平台的运行架构、主要功能,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业务实践证明,该平台能够帮助业务值班人员及时、快速、全面掌握各业务系统状态,提高了运维效率,有利于推动气候业务一体化、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地区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复杂地形上的三维非定常雾模式,用于研究西双版纳地区雾的生消规律。模式详细考虑了湍流、长短波辐射、凝结、蒸发、重力沉降等影响因子,特别注意了植被和气溶胶辐射效应对雾的生消的影响。利用本模式对山谷风及雾的生消过程进行了实况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为团长,部分省气象局领导、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同志组成的中国气象局代表团,于2009年10月18~24日访问了日本气象厅及有关单位。出访期间,代表团按照出访预案,围绕数值预报模式及改进思路、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及发布方式、城市交通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气候信息服务与气候系统模式、大气本底观测网络、信息网络及未来发展等内容与日方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10月24日,代表团回国后进行了工作总结。此次出访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湖冰 《山东气象》2010,30(2):8-10
总结了影响华北地区的干旱、冰雹、雪灾、大风沙尘、霜冻、低温冷害、寒潮和强冷空气、干热风等8种气象灾害及其特征。分析了华北地区气象预警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华北地区气象预警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华北地区气象预警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GIS、HTTP通信、数据库等技术,制定了一键式预警信息发布规范,有效整合了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手机等预警发布终端,开发了气象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平台,实现了地图综合显示、气象数据叠加、任意预警区域选取、一键式发布预警信息等功能,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可视化水平,保证了多终端预警信息发布的高效性、一致性。该系统的一键式信息发布技术,为气象预警发布开拓了新思路,能够有效提升业务水平和预警发布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气象部门大规模干部培训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发了陕西省气象远程网络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播放和远程培训;建立了结构式数据库,可实现培训班资料的添加、浏览、查询,报表的统计,学习资料(包括文字、PPT、图片等)下载等。系统实现了培训班的网络化管理和资料共享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平台是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重要支撑。从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系统和管理软件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架构和特点。计算资源池中采用了资源调度、并行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使用;存储资源池采用了存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实现了存储资源的池化共享;采用软件定义的网络SDN技术保证了网络系统的高效与灵活;通过一体化智能运维系统及典型应用分析与优化软件对系统进行了统一管理和持续优化。实际业务运行表明该平台运行高效可靠,很好地支撑了卫星观测数据的接收、处理、存档、服务与应用以及卫星在轨管理等业务。  相似文献   

15.
激光雷达在气象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激光雷达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跟踪激光雷达最新的发展和应用,根据探测物质的不同,分别讨论了激光雷达在探测气溶胶、云、边界层、温度、能见度、风、大气成分、水汽和钠层方面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国外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和新的应用动态。进一步讨论了在激光雷达探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激光雷达将向多波长、多探测功能、商业化、区域化及全球化方向发展,它在气象与环境监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原广东省气象业务网文件管理中存在的功能分散、与页面耦合度太高等问题,设计了独立的文件管理子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Solr搜索引擎、RabbitMQ消息中间件、Quartz调度管理等技术方案,集中解决了文件资源的同步存储、全文搜索、数据转换、监控告警、备份清理等功能需求。应用结果表明,文件管理子系统保障了业务网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提升了文件搜索服务能力,提高了业务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专业预报服务的现状,根据需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对气象信息采集、加工、分发、传输等自动化的功能,实现了对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台风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发布。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嫩江、珠江流域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及其成因。6月中、下旬珠江、长江、嫩江流域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 局部地区下了大暴雨; 7月下旬长江流域出现了“二度梅”, 湖南、湖北和江西省普降暴雨; 8月上半月嫩江流域再次出现持续性强降水。频繁的强降水使长江、嫩江、华南西江等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 支流河水不断涌入干流, 使得干流洪峰迭起。雨水和洪峰迭加, 引发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1998年7月副热带高压南落是造成长江流域“二度梅”的主要原因。副热带高压、南海季风涌、中高纬冷空气和从青藏高原东移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等4个因子的最佳组配, 有利于长江流域出现持续性强降水。  相似文献   

19.
李芳  何荣杰  宋峰 《山东气象》2010,30(3):77-78
介绍了飞信技术应用在气象服务工作中的优势,详细分析了飞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和特点,探索出一种使用、可行、简便、快捷、高效、准确的气象服务新途径,拓展了气象服务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统计方法、插补法延长了梧州、桂林、柳州沙塘、百色、南宁、北海、荔浦、龙州8个代表站逐月降水量序列,建立了广西自1916年以来8站平均降水量序列,并延长到1898年。根据这个序列,对广西近百年来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