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莲花  张建斌 《地下水》2004,26(3):194-195
本文分析论述了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地震、地面沉降、地热资源衰竭、地热水有害成分污染、热污染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治污降霾、改变能源结构、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利用化石燃料供暖,污染较严重,供暖形势严峻。而利用地热能供暖是地热资源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天津、咸阳等地利用地热供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受限于技术、成本等条件制约,地热供暖在我国总供暖面积中占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在利用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利用地热供暖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北方地区地热供暖以地热流体供暖为主,地源热泵供暖发展迅速,干热岩供暖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前景广阔。笔者在对地热流体、地源热泵、干热岩供暖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利用地热供暖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热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宗军  曹红  王敏  赵俐红 《地下水》2009,31(1):78-83
作为巨大的清洁能源,地热水资源已被大量开发及利用。但是清洁能源并不清洁,其由地下深处带到地表的一些化学物质等对地面环境势必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即危害。在介绍了地热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对地热水资源开发及利用所带来的环境及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特别是地面沉降、热污染及地热水资源衰减等,并分析了这些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机理。对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总结,并为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勘查评价工作,提高利用效率等五余个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继华 《地下水》2009,31(4):45-47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以洗浴为主的直接利用量较大,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保护意识淡薄。分析了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利用应以供暖为主,实行总量控制开发。根据利用现状及地热地质条件,全省划分了五个地热资源开发保护区,提出了编制规划、推行回灌、加强勘查、提高利用水平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滨海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市滨海地区开发地热资源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根据已有资料对开发地热造成的地面沉降现象、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地热矿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涵静 《城市地质》2008,3(2):33-34
本文分析论述了地热矿水资源开发引起的地面沉降、地热资源衰竭、地热水有害成分污染、热污染等主要环境与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热水在地热供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志恒  刘同僧  何平 《地下水》2010,32(1):66-66,114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制定了“十五能源发展战略规划”,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燃煤造成的污染,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浸的利用技术,其中提到要充分利用地热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用于采暖,在我国北方城市得到迅速发展,但目前地热供暖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地热水的开发及利用调查研究,指出了采用地热水供暖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热水在供暖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及环境保护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地热能的利用和直接利用与其它能源相比有着经济与环境上的优势。随着地热的开发利用,人们愈来愈注意其对环境的影响。地热开发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地面干扰,地面沉降,噪声,热污染和化学物质的排放。但是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在地热开发过程中仔细的研究和设计来减到最小。地势回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甚至消除了地热能的环境影响,这项技术在当今的地热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成为越来越主要的技术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境内赋存和分布有多种成因的地下热水资源,按地质构造和地貌可初步划分冀北山地区、冀西山地区、冀西北山间盆地区、河北平原区等四大地下热水区,各地已将地热直接用于地热供暖、浴疗保健、温泉洗浴、旅游、地热种植、养殖及工业利用等,但地热利用中存在着勘查评价程度差、开发利用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了保护地下热水资源,做到有序、合理开发,还应加强我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27~2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和咸阳地热协会在陕西省咸阳市联合举办了“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高层研讨会”。在技术研讨会上,到会的院士、专家围绕当前我国地热开发进展及发展战略、地热勘查、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地源热泵、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地热尾水回灌等专题进行了阐述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开发企业较多,为科学管理地热资源,临沂市建设了地热井远程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量、水温、水位、水压等数据,该系统自动化监测、操作简便,已经应用于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日常地热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刘公岛地热资源地质勘查,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切割深度大,破碎宽度大,有一定汇水区的局部地温异常区,具备形成地热的条件。刘公岛地热温泉属于温热水型低温地热资源,其水质属于锶型低温温水型矿水,适宜洗浴、理疗、保健,可与刘公岛旅游资源开发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3.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一直是我国陆上沉积盆地内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研究的重点工作。本文介绍了油田地热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并以大庆油田、华北油田和辽河油田为例,通过地温场研究、热储特征分析、岩石热物性测试,按照新建立的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分级体系,重新评价了油田区的地热资源量。3大油田区11个层系地质资源总量为10 934×1018 J,地热水资源量为86 607×108 m3,其中,可采水资源量为19 322×108 m3,可采地热能资源为425×1018 J。根据油田采出水和综合利用等5种开发利用方式,评估了油田地热能开发潜力,为我国地热资源评价和油田地热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嘉兴地热2号井打出热水,对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嘉兴地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合地热2号井综合物探勘查,阐述布孔依据及钻探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利津县城区的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和古近纪碎屑沉积岩中,热储类型为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地热资源类型属热传导型。新近纪馆陶组热储层组与古近纪东营组热储层组是主要的热储层。该文在论述利津县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地热开发中的尾水排放和回灌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鹤壁市新区地热流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资源属于一种宝贵矿产资源,它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本文在分析鹤壁市新区古近系、奥陶—寒武系热储地热流体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其热水进行了医疗热矿水等质量评价。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同位素分析方法等,对地下热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依据放喷试验和二氧化碳的产状对驱动喷发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流体资源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热资源与开发地热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者以发生学、生态学的观点阐述了地热资源特有的双重性,这是对地热资源评估的基础,指出了热源、热储、热力、蓄层间相依共存的密切关系。对开发地热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因地制宜、优质优用,滚动开发,注重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洪泽县老子山地热矿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老子山地热矿区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本地区地热资源受构造裂隙控制,属于深循环成因的浅埋型中低温地下热水资源,具备了地热资源系统的覆盖层、热储层、热源以及传热通道等条件,为进一步勘查和开发老子山地热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近几年"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勘查"项目的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地热地质分析,对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的"源、通、盖、储"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杭嘉湖平原的地热资源类型属断陷、凹陷盆地型。确定6处地热勘查靶区。通过钻探验证,杭嘉湖地区具有很大的地热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