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立哲  李复雪 《台湾海峡》1995,14(2):144-149
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获得83种多毛类,隶属于35科67属。欧努菲虫(Onuphis eremita)、锥唇吻沙蚕(Glycera o-nomichiensis)、拟特须虫(Paralacydonia paradoxa)和滑指矶沙蚕(Eunice indica)等出现频率较高。马氏独毛虫(Tharyx marioni)、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多齿全刺沙蚕(Nectoneanthes multignatha)和梯额虫(Scalibregma inflatum)密集地分布于局部水域。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年平均生物量为1.13g/m^2,年平均密度为25个/m^2,均低于台湾海峡北部、东山湾湖下带和大亚湾等水域。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表现为低多样性特征。这些分布特征取决于底质类型,该海区沉积颗粒较粗,不利于多毛类繁衍。海流和水团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4-1997年的渔业统计显示:夏、秋汛渔获量高于冬、春汛.本文还探讨了1987-1998年中上层鱼类渔获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等的可能关系,提出了保护中上层鱼类资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6个航次采集的浮游软体动物,初步鉴定44种,以马蹄(?)螺、棒笔帽螺、尖笔帽螺和蝴蝶螺为该海区的优势种。本文研究了它们的季节变化,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并讨论了它们与上升流及其他水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我们分析了闽南渔场水温、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得出:自6月至翌年3月,闽南渔场存在着上升流。6月至9月上升流最强盛的位置在厦门——汕头海岸与台湾浅滩之间的海域(即图1加斜线的区域);10月至翌年3月则移至台湾浅滩西南外斜一带(即图8加斜线的区域)。这两支上升流的来源有所不同,前者来自南海下层水,后者可能来自黑潮下层水。我们还分析了闽南渔场底层常流,表层风生海流的规律。并从底层海流的爬升作用以及风生海流引起的海水涌升运动等动力学方面的因素出发,对闽南渔场上升流形成的可能机制及位置变动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最后,我们计算了上升流的速度,其量级为10~(-5)米/秒。  相似文献   

5.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微型硅藻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健  程兆第 《台湾海峡》1998,17(2):124-128,T001
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微型硅藻时,鉴定出14个在我国首次的种类,它们是: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分岐双壁藻(Diploneis divergens)、槌棒脆杆藻(Fragilatia opephoroides)、微细脆杆藻(Fragilaria atomus)、折断舟形藻(Navicula fracta)、虫瘿舟形藻(Naviculaga  相似文献   

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食物网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海洋鱼类食物网是海洋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之一,从多种海洋鱼类食性类型的综合分析,阐明食物网营养级的能流途径,为改造海洋生态系统,减少食物链的环数而提高水域生产力。因此,深入研究海洋鱼类食物网,对于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近年来,国外在河口红树林群落,以残屑(detritus)为基础的食物网研究已有报道[1];对河口游泳动物食物网也发表过综合论述[2]。  相似文献   

7.
形态学研究是海洋生物学的基础,对了解渔业资源的群体组成有重要意义.根据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汕头—台湾浅滩渔场采获的940尾中国枪乌贼( Uroteuthis chinensis)的形态学数据,对其群体组成、胴长与体质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各形态参数比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采用线性、指数、幂函数、Logistic4...  相似文献   

8.
9.
根据聚类方法,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变性水团进行划分,本海区共有6个变性水团。讨论各个变性水团在不同季节消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杨圣云  丘书院 《海洋学报》1997,19(5):103-109
通过对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蓝圆春季生殖群体计数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比较,并结合生物学特征、产卵场、洄游以及海洋环境等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春季蓝圆是分批进入渔场的,在该渔场,春季至少存在两个群体,它们的形态学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胸鳍上.第1群体的胸鳍鳍条数为22.61±0.0838,第2群体的胸鳍鳍条数为22.36±0.0846.第2群体的丰满度和个体比第1群体稍小.  相似文献   

1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大头狗母鱼的渔业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壮丽 《台湾海峡》1997,16(2):212-21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大头狗母鱼捕捞群体由0~Ⅵ龄组7个世代组成。Ⅰ龄时性成熟,生殖期2~10月。VonBertalanffyvay又长生长方程Lt=609.26×[1-e-0.085(t 2.8767)],总体重生长方程Wt=1075.68×[1-e-0.1393(t 2.5215)]3,最佳最小可捕叉长和总体重分别为171.3mm和69.1g。目前,该渔场单拖作业捕捞群体以Ⅰ龄和ⅡI龄鱼为主,其优势又长160~200mm。较1977年减少约20mm,且小于最佳最小可捕叉长个体多达35.7%,应引起渔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林元烧  江素菲 《台湾海峡》1996,15(3):299-304
本文首次报道1987年11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采获的9种叶状铒1鳗,它们分别属于3个科;鸭嘴鳗科3种,锯犁鳗科1种,蛇鳗科5种。文中描述、比较了研究叶状仔鳗的主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资源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71—1987年的蓝圆鲹叉长组成资料,应用体长股分析法评估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的资源。结果表明,1971—1980年的现存资源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45292×10~5尾和9.49×10~4t,1981—1987年分别为63908×10~5尾和13.51×10~4t;1971—1980年和1981—1987年的瞬时捕捞死亡率分别为0.6347和0.4859。通过Beverton-Holt模式估算出蓝圆鲹目前的持续产量为9.58×10~4t,最佳最小捕捞叉长为135mm。  相似文献   

14.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Shen资源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据厦门市机帆船光诱围网渔业1975—1978年31090网次生产纪录,1973—1980年的生产统计资料,探讨了该群聚优势鱼种和资源量指标值的空间分布及优势鱼种的交替。  相似文献   

1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金色小沙丁鱼精巢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瑁  杨圣云  陈明茹 《台湾海峡》2000,19(1):17-21,T001
金色小沙丁鱼精巢发育分为6期,精巢属于典型的叶状精巢,每一精小叶内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将生殖细胞与精小叶壁联系起来。每一纤维束上连接的生殖细胞的发育都是同步的。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金色小沙丁鱼雄鱼1a至少生殖2次。  相似文献   

17.
张钒  杨尧 《热带海洋》1994,13(4):41-47
1987年12月-1988年11月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海区的海水N/P比值的空间分布与水团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各水团的N/P比值不遵守Redfield常数15:1,并且在水团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研究水团的人布及划分中,N/P比值可作一较好的参考值。闽沂沿岸水、次表层水和中深层水的N/P比值大于15:海峡南部混合水、海峡暖水、夏季近岸涌升水和浅滩南部  相似文献   

18.
据文献可知,在探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演变与渔业生产关系时,在厄尔尼诺年(例如1976年)夏季,发现在该渔场只存在一单元上升流,而且这一年中上层鱼类捕获量锐减;在非厄尔尼诺年(例如1975年)夏季,则存在多单元上升流,而该年中上层鱼类捕获量骤增。但是,在厄尔尼诺年夏季,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是否只存在一单元上升流,而且翌年中上层鱼类捕获量是否都锐减了呢?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圣云  丘书院 《海洋学报》1997,19(5):103-109
通过对闽南-台湾浅渔渔场蓝圆Shen春季生殖群体计数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比较,并结合生物学特征,产卵场,洄游以及海洋环境等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 南-台湾浅滩渔场春季蓝图圆Shen是分批进入渔场内。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2月—1988年11月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海区的海水N/P比值的空间分布与水团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各水团的N/P比值不遵守Redfield常数15:1,并且在水团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研究水团的分布及划分中,N/P比值可作一较好的参考值。闽浙沿岸水、次表层水和中深层水的N/P比值大于15;海峡南部混合水、海峡暖水、夏季近岸涌升水和浅滩南部涌升水的N/P比值小于15。前者主要是入海径流及有机体的充分分解所致,后者则为浮游植物对NO3-N和PO4-P的大量吸收及NO3-N和PO4-P再生速率上差异的结果。本文还讨论了水团的分布对营养盐和叶绿素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