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地理信息可视化分析是灾害研究的重要手段,而移动增强现实(mobile augmented reality,MAR)为可视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灾害MAR可视化通常会涉及到多源数据的处理,这对移动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挑战.为实现灾害移动增强可视化场景的流畅稳定加载,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的场景加载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多细节层次模型(l... 相似文献
3.
4.
基于OpenSceneGraph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运行于iOS平台上的三维地理场景展示系统。本文重点讨论了移动设备上大型地理场景可视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通过边坍塌模型简化算法生成场景对象不同细节程度的三维模型。使用场景树管理和组织数据。利用场景裁剪、动态调度、LOD等技术,降低场景渲染对硬件资源的占用。通过构建局部坐标系有效地解决了浮点数精度引起的模型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城市小区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密切。面向城市小区环境综合分析模拟的需求,本文结合虚拟地理环境中虚拟场景和集成建模等概念,设计了可支撑分析模拟的城市小区场景数据组织方法。通过小区系统、小区系统要素和小区系统要素关系来对复杂小区环境信息进行对象化的描述,并按照层次化结构实现城市小区建模场景的组织。利用统一数据表达与交换模型UDX对小区系统-要素-关系中的数据内容进行统一的表达和存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城市小区建模场景对象;利用可扩展接口的方式,实现从城市小区建模场景中抽取符合分析模型需求的数据内容,由此支撑将不同地理分析模型与城市小区建模场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方法能够有效组织多源异构的城市小区环境数据,并可以便捷地为不同研究方向的城市小区分析模型提供所需建模数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洪水灾害评估的特点,将GI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的三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来预测、模拟河流域洪水淹没场景,结合属性数据进行洪水灾害评估,并对此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对比评价。 相似文献
8.
9.
首先,设计了虚拟高速铁路环境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然后,针对场景对象进行了多细节层次模型优化、缓存设置优化、基于本体的信息组织与查询等关键技术展开详细探讨;最后,基于ArcGIS Engine 10.0和C#语言进行了系统开发,并选择案例区域进行初步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支持高速铁路场景快速展示和查询分析。 相似文献
10.
滑坡灾害虚拟场景对灾情信息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滑坡灾害场景存在建模操作复杂、可读性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知识引导的滑坡灾害场景动态表达,探讨滑坡灾害场景内容、模型与表达特征及相互关系,建立滑坡灾害场景建模的多层次语义约束规则,提出了知识引导的滑坡灾害场景动态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原型系统并开展案例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通过知识引导简化建模操作过程,快速构建滑坡灾害场景,实现灾害成因、发展及影响全过程的动态表达,能更有效地帮助用户全面地理解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1.
暴雨洪涝灾害一直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科学而全面地对暴雨洪涝灾害进行评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暴雨洪涝淹没灾情科学预测的需求,以湖北省气象局提供的时间序列的暴雨洪涝淹没数据为基础,利用ARIMA模型(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襄阳市2014-07-04 19:00和20:00的暴雨洪涝淹没灾情进行预测。诊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RIMA(1,1,1)模型对襄阳市暴雨洪涝淹没数据可信度较好,对未来1 h和2 h暴雨洪涝淹没情况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013 856和0.051 5,与实际监测值的相关性R的平方分别为0.769 9、0.458 9。该ARIMA(1,1,1)预测模型可以满足实际的预测需求。未来1 h的预测结果优于2 h预测,且未来1 h预测结果相关性较强,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襄阳市未来1 h内的暴雨洪涝淹没灾情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以MapInfo为平台、MapBasic为编程语言建立梧州防洪减灾信息系统的实践过程,对防洪减灾数据的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系统能实现图形和属性数据综合管理、灾情评估,输出各种专题图等。 相似文献
13.
14.
移动防汛应急Mobile GIS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汛信息查询系统应用广泛,但由于实际防汛抢险业务的复杂性,满足防汛应急工作全生命周期业务的处理软件仍不完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移动防汛应急Mobile GIS系统的设计架构与实现方式。首先,确立以Android主活动、自定义View以及全局Application作为系统的基础底层框架,其中主活动负责防汛多业务逻辑之间的信息交换,由自定义View衍生出的Dialog等视图层实现信息展示,全局Application实现数据的统一调度管理。其次,在此基础框架上构建案件处理、汛情信息查询、预警信息推送三大功能层;最后对防汛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分析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案并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种组合优化的多边形化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边形轮廓为目标 ,依据曲线特征点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弯曲特征 ,并对此弯曲特征集实施组合优化 ,将入围弯曲首尾相连 ,即可得到最终的化简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清水海供水及水源环境管理工程特大型施工控制网为实例,分析了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具体思路和流程,剖析了解析法或模拟法优化设计的优缺点,提出了采用Google Earth软件配合常规模拟法优化设计的新思路,详细介绍了Google Earth在控制网优化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充分利用Google Earth软件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料和直观三维模型进行选点布网和确定通视情况,阐述了采用Google Earth软件配合常规模拟法优化设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滑坡灾害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无人机遥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滑坡灾害沉浸式模拟与可视化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持。拟重点开展滑坡灾害VR场景动态构建与探索分析研究,探讨了滑坡灾害数据多样化组织、VR场景动态融合表达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手柄射线的VR场景交互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原型系统研发与案例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无人机遥感数据支持下能够动态构建滑坡灾害VR场景,并且能够支持用户沉浸式交互与滑坡灾情信息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计算洪水淹没区范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一直是灾害评估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以GIS技术为基础,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哈尔滨市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洪水所能淹没的范围进行预测。并结合历年的水文气象等统计资料,依据经验分析法与水深-损失曲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洪泛区进行灾害评估,为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