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玲珑花岗岩中锆石的离子质谱U—Pb年龄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44,自引:14,他引:30  
苗来成  罗镇宽 《岩石学报》1998,14(2):198-206
胶东招掖玲珑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结果表明,玲珑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岩浆锆石年龄为150~160Ma之间),岩体中产有大量的中生代印支期继承锆石(200~250Ma)及少数前寒武纪继承锆石。大量印支期锆石的存在说明玲珑花岗岩是壳源成因的,其源岩主要是中酸性岩石,推测可能是印支期华北华南两地块碰撞形成的造山花岗岩,这否定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玲珑花岗岩主是胶东群变质岩重熔或交代-重熔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云开地块西北缘那蓬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布于罗定—广宁断裂北侧的那蓬岩体是典型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它富含堇青石、红柱石和夕线石等富铝矿物。采集于滨北新珠塘采场的花岗岩包含两类石即短柱状和长柱状晶体。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下交点年龄为418±12Ma,而上交点年龄为1607±96Ma,它们分别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源岩时代。故那蓬岩体是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5.
6.
西藏冈底斯中部淡色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对冈底斯花岗岩带中段罗扎岩体淡色花岗岩进行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淡色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33.9Ma 0.9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强过铝质花岗岩的特征,暗示着本区在早白垩世时期发生过同碰撞事件。这一研究成果为冈底斯地区早白垩世时期发生地壳缩短增厚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7.
8.
佳木斯地块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   总被引:25,自引:19,他引:25  
吴福元  S  WSILDE 《岩石学报》2001,17(3):443-452
我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地块分布有大量的花岗质岩石,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个大的类型,其一为基底花岗片麻岩类,岩石曾经历过50Ma左右的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并具有与麻山群变质岩系相同或一致的片麻理构造。其二为片麻状花岗岩类,片麻理发育程度不等,岩石显示明显的岩浆结晶结构,不具有任何后期变质作用叠加的痕迹,传统认为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但本文通过高精度的锆石离子探针U-Pb测年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形成于270-254Ma的晚古生代,且部分岩石中含有较老的锆石颗粒或残留,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测定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点暗示,它的形成可能与佳木斯地块与周围块体或佳木斯地块内部块体间的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色尔腾地区白彦花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内蒙古色尔腾地区白彦花斜长花岗岩锆石U—Pb法年龄的分析,确定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400~2500Ma,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厘定其形成于新太古代。  相似文献   

10.
山东鲁山地区新太古代壳源花岗岩主要包括粗粒钾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根据SHRIMP锆石U—Pb定年.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525Ma±13Ma、2517Ma±13Ma和2508Ma±20Ma,且常有残余锆石核存在。它们的形成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2.5~2.55Ga)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有关,标志着鲁西和华北古陆块克拉通化完成。  相似文献   

11.
吉林黄泥岭花岗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7,自引:14,他引:17  
在华北地台北缘与其北侧兴蒙造山带的结合部位 ,发育有大量的所谓“加里东期”花岗岩 ,其中以出露在吉林省中部的黄泥岭岩体最为典型。然而 ,高精度的单颗粒锆石 U-Pb定年结果显示 ,采自黄泥岭岩体不同部位的三个样品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 168± 3 Ma、153± 2 Ma和 158± 3 Ma,说明黄泥岭岩体并不是形成于早古生代 ,而是形成于中生代的中 -晚侏罗世。结合前人获得的 166± 2 Ma的锆石 SHRIMP U-Pb年龄 ,本文认为 ,黄泥岭岩体是在 150~ 170 Ma之间由至少两期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这一中生代年代学结果的获得 ,表明华北地台与北侧佳木斯地块或东侧兴凯地块间拼合历史的传统模式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延边花岗岩是中国东北巨型花岗岩省的一部分.传统观点认为,该区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但高精度的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显示,曾被认为是早海西期的棉田岩体和仲坪岩体形成于中生代,其侵位年龄分别为189±1 Ma、1 29±2 Ma,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晚古生代.这一年代学结果同时还显示,两岩体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而并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结合从延边地区部分原加里东期花岗岩中获得的中生代年代数据,认为华北地台与北侧佳木斯地块一兴凯地块间拼合历史的传统模式需要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13.
粤西残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地球化学》2000,28(4):48-52
  相似文献   

14.
15.
S型花岗岩中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后期Pb丢失事件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这使得其钻石U-Pb体系呈现出复杂的多阶段演化特征。虽然离子探针对各种复杂锆石U-Pb体系定年最为有效,但因其昂贵的成本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较为常用的仍是常规化学-质谱分析方法。在现有实验室Pb本底水平上恰当地选择单颗或多颗粒锆石进行分析,是获得高质量U-Pb年龄数据的关键。桂北三防岩体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后期Pb丢失事件,使其锆石U-Pb体系具有三阶段演化的特征。离子探讨和多颗粒锆石化学-质谱两种分析方法得出了一致的207Pb/206Pb年龄为820±9Ma,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而过去用常规微量锆石化学-质谱法得到的年龄(899Ma)实际上是一个无地质意义的“上交点年龄”。  相似文献   

16.
对内蒙古达茂旗北部构造单元的巴特敖包岛弧带2个花岗闪长岩岩体样品和南部构造单元一个花岗岩岩体的2件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北部构造单元采自2个花岗闪长岩岩体的样品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68Ma±2Ma和452Ma±2Ma,代表了这2个岩体的侵位时间,表明古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之下俯冲不晚于468Ma±2Ma;南部构造单元采自同一花岗岩岩体的2件样品获得的锆石~pb/z38U年龄分别为268Ma±2Ma和264Ma±2Ma,和该单元西部岩体已有的锆石年龄相符。这为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微量及颗粒锆石U—P 定年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北祁连西段花岗质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报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北祁连西段野牛滩花岗质岩体中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测年,获得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59.6±2.5Ma,表明其形成于板块俯冲晚期。与之有关的塔儿沟和小柳沟是世界上形成于板块俯冲环境为数不多的大型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不一致曲线的下交点年龄为183.1±3.8Ma可能示意北祁连山地区叠加有燕山期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19.
单颗粒锆石U—Pb法判定的凤凰山花岗岩的年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西早前寒武系分布区的吕梁期凤凰山花岗岩,给出的透明、自形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758±14Ma(2σ),地质解释认为是该岩体的成岩年龄,为研究华北陆台的吕梁运动时限提供了一个翔实的年龄证据。  相似文献   

20.
韩军  夏毓亮 《铀矿地质》2009,25(4):214-221
笔者采用颗粒锆石LA—ICP—MS法获得了连山关-高家沟花岗岩体U—Pb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198±31.5Ma和2162±31Ma。通过与辽东地区U—Pb法、Sm—Nd法和颗粒锆石年龄比对,揭示了辽东地区广泛发育的一期古元古代花岗岩浆事件的精确年代。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岩体与地层接触关系,笔者认为该期花岗岩是在拉伸状态下早期基底岩石重熔的产物。年代学资料表明,连山关-高家沟岩体为壳源岩浆多次重熔侵位的花岗杂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