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无锡、常州的城市用地扩展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是人类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加速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是指空气、水、土壤、动植物、岩石、矿物等自然要素;社会环境是指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文化古迹、风景游览区,以及交通、电讯等人类创造的社会要素。由于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建设,因此社会环境的变化处于主导的地位。但是,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导致自然环境随之变异,并且最终又反馈于社会环境。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矿山地质环境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环境系统。矿业开发必然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规模的矿业开发活动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  相似文献   

3.
张耀光  张岩  刘桓 《地理科学》2011,31(7):810-816
海岛是海中陆地,一个海岛包括岛陆、岛基、岛滩和海岛周围的海域。地域主体功能区划主要强调国土空间开发的分工和布局,要求做到国土的全覆盖。海岛县是海陆国土空间复合系统,同陆域县区一样,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在已有陆域主体功能区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等理论的基础上,考虑陆域要素与海域要素,应用层次分析、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法和主成分-聚类分析等主要量化方法,把地理空间思想融入分析框架中,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而划分出玉环和洞头二个海岛县海陆国土空间复盖的主体功能区划。陆域主体功能区与海洋主体功能区要相互衔接,主体功能定位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4.
张琦  余国培 《地理教学》2001,(1):32-33,28
生态学校是一项全欧洲性的,旨在推动和鼓励中小学开展全校性环境活动的一个项目。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将环境教育从课堂教学拓展到全校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并努力向周围社区辐射。这个活动的开展给学校和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环境活动机会: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同身边的,区域的,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具有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价值观和日常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承载着昔日的光荣与梦想,2005年的《中国地名》杂志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地名是人类相互交往的工具,它伴随着人类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而更加丰富和完善。在人类活动的历史长河中,地名充满朝气和希望,包涵文化和浪漫,洋溢热情和活力。让我们透过环境、文化、经济等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历史的沿革和变迁。见证历史,地名从中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地名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与我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浩如烟海的地名中,几乎每…  相似文献   

6.
<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制浆造纸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制浆造纸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三资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技术装备、扩大了生产规模、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生产能力;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对印刷书写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等大宗重点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现状 1.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互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现已初步形成各种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湖泊的现状和开发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泊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供水、航运、水产、发电、灌溉、旅游、防洪以及调控环境等多项功能,近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选择了这些地方,在其周围生息演进。  相似文献   

8.
近300年来玉米种植制度的形成与地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茂莉 《地理研究》2006,25(6):1083-1095
农作物种植制度是作物生理特征与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玉米作为外来作物进入中国境内,在同传统作物的竞争中,通过环境适应与文化认同,一方面形成以山区为优势的土地利用形式,另一方面则通过产量优势取代了谷子等作物的种植空间,加入到作物轮作系统中,并在空间上形成北方一年一熟制春玉米轮作区、北方两年三熟制夏玉米轮作区、南方丘陵山区玉米、杂粮轮作区。  相似文献   

9.
气侯资源的评价,在整个自然地理区的自然环境质量评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气侯资源的评价多是单因子的数量描述。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单因子评价不能反映气侯因子的组合特征。因为每个气侯因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影响方面不同,影响程度也各异。因此,在评价气候资源时,则必须考虑其组合特征。第二、单因子评价,不能得出以地域为单位的气侯资源评价。因为气候是完整的多因子的综合体,气候资源是由辐射、热量、降水等多维因子组成。有些因子对农业生产很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对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的研究十分活跃,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价,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环境?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同其它周围事物的因果联系及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与效益的区别、评价原则等?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谈谈自己的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立  薛德升 《地理研究》2018,37(1):81-91
全球化空间是中国大城市发展新阶段的空间问题,它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全球化在内部空间的表现、状态和结果。全球化下跨国要素与地方制度的互动,引导城市向(国内)内生因素和(国际)外生因素深度交互作用的方向发展。为此,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网络舆情相互结合相互佐证的方法,对广州天河北地景变化的跨国要素、制度解绑与全球化空间生产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家权力、地方政府、(跨国)资本在全球化空间生产中的作用模式。研究表明:① 天河北全球化空间的跨国资本是在国家政府推动的渐进式制度变革过程中介入的,并与政府结成被管理、配合、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国家全球主义的空间生产模式;② 节事活动、跨国职业阶层赋予了天河北全球消费主义的“文化符号”,实现了空间的跨国生产;③ 天河北全球化空间经历了去地方化—跨国化—全球化—再地方化的数次重构,既是政治性空间生产过程,也是工具性空间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是同属于一个系统的两项工作,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其社会功能主要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 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  相似文献   

13.
土壤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土壤环境的变化在短时间内是缓慢且不易察觉的,但是在地球历史的演化中,它留下了一丝丝印迹,这就是古土壤,它包含了当时环境的大量依据,是5大成土因素的综合产物,当人类出现后,尤其是近百年来在复杂的自然因素上又叠加了人为作用,并且这种作用的强度与日俱增,当它对土壤的影响超过其它作用后,例形成人为土壤,同时,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这些变化同全球变化和社会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研究了地质时代滇池的形成,人类历史时期滇池及周围的环境演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生产活动,文物古迹的分布和气候,动植物的变迁,提出保护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处理好了,是可以和谐共进的。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过程中农田的消失——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土地、空气、水和其它动植物所组成的生态平衡的自然环境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又相互制约,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遭受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损害。在人类一切环境问题中,空气和水的污染固然十分严重,一旦采取治理措施、情况就能好转;然而,目前尚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但又确是占第一位的环境问题是:全世界的肥沃农田正在急剧的消失。  相似文献   

16.
1988年9月5日至18日,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在重庆北碚举办了首届城市地貌学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城市建设部门等7个单位的20名学者。研讨班共收到21篇论文或译文,并交流了很多城市地貌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城市地貌学是近二十年来才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城市的地貌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两个系统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城市化与城市地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揭示地貌与城市化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安徽省自然资源及区位条件均较好,具有发展造纸工业的许多优势有利条件,但存在着原料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就安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贾若祥  刘毅 《地理研究》2003,22(5):609-617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 ,目的是谋求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复杂性和相对性等特征。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此 ,本文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对中国 31个省市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 ,按照评价结果 ,全国共分为 6种不同类型 ,并得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大体呈从沿海→沿边→中部→中西部递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的最基层地域单元。它对当前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发挥各地区的综合优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县域协调发展的目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类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盐湖资源系统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盐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将多源信息融合理论与动态综合监测理论相结合,基于GIS、物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从相互关联的环境、资源和产业多个子系统中选取关键监测指标,从构建理论、构建原则、技术体系和系统结构等方面对构建盐湖资源综合监测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并结合青海吉乃尔盐湖区具体实际,在监测站网的最优化布局、传感器选型、数据传输方案和多源数据整合方面开展深入探讨;最后对水灾、环境、生产等预警模型的预警层次和预警模式提出具体实现路径。对保障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产安全,保证西部国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