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汉盆地海相探区中寒武统盐下层勘探潜力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汉海相探区内中寒武统覃家庙组膏盐岩盐下层系中发育有两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对盐下层系生、储、盖特点和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及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发育页岩烃源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碳酸盐岩和下寒武统石龙洞组碳酸盐岩有良好的储集条件,而覃家庙组的膏盐岩和下寒武统石牌组-天河组泥质岩又为盐下的油气聚集提供了区域性盖层条...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三个阶段(盆地边缘勘探、小气田发现、大气田发现)的历程和四个方面(勘探层系、储层类型、勘探地域、圈闭类型)的勘探战略重点转移,归纳了鄂尔多斯上古生界砂岩气藏的特点:满盆生气,煤层为主;到处有气,一大四低(面积大、低孔、低渗、低压、低储量丰度);边水内气,岩性控制。阐述了从鄂尔多斯天然气勘探中所获得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 长期以来,江汉盆地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前景不明朗。通过本次对井中海相地层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分析,认为油气勘探前景较好。1 有机包裹体丰度高储层中烃类有机包裹体的类型、数量等特征能 相似文献
4.
5.
江汉盆地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前景的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汉盆地海相地层矿物流体包裹体,按成岩序列和共生组合关系可划分为5期和5种组合类型,其中2~5种组合类型(第3~6期)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关系密切。相应的均一温度和含盐度分别在105~180℃和8~20ω(NaCleq)%之间,有机包裹体丰度67.3%,平均总烃质量分数0.295×10-6,平均CH4/CO2比值1.32。包裹体诸参数,结合其他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综合证实,区内烃源岩母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较高,油气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生成、运移和聚集分别发生在印支-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喜马 相似文献
6.
7.
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构造面貌及其在海相地层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置盆地,中、新生代区域构造面貌总体循征表现为纵向上的层次性、横向上的有序性、局部构造多样性和空间上的交切复合。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发生应力场转移,盆地受西压东散、并纱方向压扭的应力场控制。 相似文献
8.
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9口井的奥陶系及其上覆的石炭系岩心和盆地东南缘两个下古生界地表剖面的86块样品,进行了野外和室内岩石薄片的反射光、透射光及荧光观察,并对总有机碳(TOE)、总有机硫(TOS)、反射率R。进行了测定,试图从岩石中有机质的含量与赋存状态分析大中型气田的形成条件。研究揭示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处于从正常海向陆缘海过渡,见有含藻屑泥质碳酸盐岩(TOC达0.30%~0.35%)和在其晶间孔隙分布的储集层沥青,表明它们曾生过油。在盆地内石炭系一二叠系R。为1.41%~2.40%,它与奥陶系的R。(1.68%~1.78%)基本相当,表明它们同为一个含气系统。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这两个烃源层为鄂尔多斯大中型气田提供了充足烃源。 相似文献
9.
江汉盆地为中国东部典型的中、新生代盐湖盆地,近些年在新沟油田古近系新沟嘴组发现致密油藏,储集层主要为与盐韵律相关的白云岩和粉砂岩层。为了探究盐韵律的发育特征及其意义,作者以岩心精细观察为基础,结合测录井、分析化验资料,根据盐矿物种类、剖面结构和厚度,对新沟嘴组盐韵律发育规模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划分,对各级韵律的剖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古气候及油气2个角度探讨了盐韵律的地质意义。盐韵律的形成是湖平面上升-下降不断变化的直接响应。新沟嘴组盐韵律中广泛发育广温相盐类矿物白云石、方解石,指示江汉盆地古近系新沟嘴期的气候特征为古温度介于寒冷和炎热之间的过渡型半干旱-干旱气候;一个完整的盐韵律可以形成一个生储盖组合,对油气生成、储集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的中部,潭口油田靠近潜北大断层.通过勘探开发,根据测、钻井资料及生产动态数据发现,该区地层厚度在短距离内发生较大变化,砂体间的侧向连续性差,范围小.该地区盐岩十分发育,根据地震剖面以及盐层的发育,分析该地区产生一系列盐构造的类型,分别有盐层滑脱带以及滑脱断层、盐隆构造、盐辟构造等几种类型.该地区的盐构造的成因机制主要为走滑作用,根据盐构造的类型,成因机制可分为盐层滑脱作用、盐层隆升作用以及盐层刺穿作用.将盐构造的演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荆沙组盐构造孕育期、潜江组潜四-潜三段盐构造生成期、潜江组潜二段-荆河镇组盐构造定型期.盐岩的发育以及盐构造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的层砂体侧向连续性差,油层展布范围小,对油气成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属矿物探新方法与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概述金属矿物探新方法、新技术.主要包括:(1)地面高精度重力勘查技术;(2)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3)瞬变电磁法勘查技术;(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5)三频激电法;(6)井中声波透视;(7)地下电磁波法等. 相似文献
12.
应用重、磁面积性测量成果推测地质构造位置、性质和基本特征,确定主控地质构造;并依据重力异常圈定盆地总体轮廓,利用局部变化特征划分次级凹陷和凸起,确定次级凸起部位和其边缘断裂带为寻找地热资源的有利部位.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剖面测量成果,根据断裂带上的垂向地电断面上的视电阻率变化特征,推断断裂性质和深部的岩石破碎程度以及含水情况.根据二维地震测量,进一步确定断裂性质,推断出最佳含水部位,最终确定地热井井位.经钻探验证,成井结果与推断基本一致,打出了较理想的地热井.说明所采用的技术思路正确,应用综合物探勘查方法寻找隐伏的地热资源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江汉盆地西南缘白垩系渔洋组储集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早期碳酸盐和硫酸盐胶结、石英和长石的次生加大、长石和早期碳酸盐的溶蚀、晚期碳酸盐的沉淀,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损失殆尽,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纵向上发育两个次生孔隙带,第一次生孔隙带埋深2 800 m~3 100 m,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等的溶解有密切关系,第二次生孔隙带埋深3 300 m~3 600 m,其形成可能是由于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次生孔隙的发育受到温度和流体性质的控制,断裂是酸性水从烃源岩注入储集岩的重要通道,长期继承性的构造高部位成为了溶蚀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5.
电磁资料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新采集的电磁资料为中心,同时以钻井、地震资料为约束,结合其他勘探资料、重力资料进行柴东地区石炭系综合研究、联合解释。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电磁资料进行了前期的预处理和反演,主要采用了-维Bostick反演、-维连续介质反演、二维共轭梯度反演、二维连续介质反演及最优化电性分层等反演技术;而后通过对电磁资料进行联合解释和综合研究,得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厚度图、石炭系埋深图等柴东地区综合研究成果;最后利用上述研究成果预测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含油气有利区带,并且进-步针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勘探提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的中部,潭口油田靠近潜北大断层.通过勘探开发,根据测、钻井资料及生产动态数据发现,该区地层厚度在短距离内发生较大变化,砂体间的侧向连续性差,范围小.该地区盐岩十分发育,根据地震剖面以及盐层的发育,分析该地区产生一系列盐构造的类型,分别有盐层滑脱带以及滑脱断层、盐隆构造、盐辟构造等几种类型.该地区的盐构造的成因机制主要为走滑作用,根据盐构造的类型,成因机制可分为盐层滑脱作用、盐层隆升作用以及盐层刺穿作用.将盐构造的演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荆沙组盐构造孕育期、潜江组潜四-潜三段盐构造生成期、潜江组潜二段-荆河镇组盐构造定型期.盐岩的发育以及盐构造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的层砂体侧向连续性差,油层展布范围小,对油气成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