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电波勘探多重合成全息探测数字成象方法做了三点修改。水槽模型实验资料和野外实测资料的电算结果证实,经过这些修改,成象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此外,讨论了用修改后的方法处理野外实测资料时必将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某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电波勘探多重合成全息探测数字成象方法做了三点修改。水槽模型实验资料和野外实测资料的电算结果证实,经过这些修改,成象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此外,讨论了用修改后的方法处理野外实测资料时必将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某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多频合成全息探测成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全息成象应用于探测时的特点,提出了“全息探测成象”的概念。指出对地层介质使用弹性波或电磁波时,关键问题是纵向分辨力低。作者从信息论和天线阵理论的观点探讨了单频全息成象,研究全息成象和相关检测、匹配滤波以及相控阵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多频合成全息探测成象作为解决纵向分辨力的一个方法。探讨了它的原理,指出了它和“脉冲全息成象”的关系,导出了纵向分辨力公式,并给出了二维理论模型计算的结果,以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为实验部分,叙述了多频合成微波全息探测成象的试验。采用二维干涉型全息图做了简单模型的水槽试验,由计算机成象的结果证实了多频合成法的高分辨力和良好的成象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全息成象应用于探测时的特点,提出了“全息探测成象”的概念。指出对地层介质使用弹性波或电磁波时,关键问题是纵向分辨力低。作者从信息论和天线阵理论的观点探讨了单频全息成象,研究全息成象和相关检测、匹配滤波以及相控阵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多频合成全息探测成象作为解决纵向分辨力的一个方法。探讨了它的原理,指出了它和“脉冲全息成象”的关系,导出了纵向分辨力公式,并给出了二维理论模型计算的结果,以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为实验部分,叙述了多频合成微波全息探测成象的试验。采用二维干涉型全息图做了简单模型的水槽试验,由计算机成象的结果证实了多频合成法的高分辨力和良好的成象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利用快速褶积进行全息成象近区快速数字重现的方法,并和角谱法进行了对比.这种方法速度慢于角谱法,但它和直接算法结果完全相同,是一种精确的快速算法.另外,这种方法还可用于成象面大于全息图面的情况,这时可使用分块快速褶积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利用快速褶积进行全息成象近区快速数字重现的方法,并和角谱法进行了对比.这种方法速度慢于角谱法,但它和直接算法结果完全相同,是一种精确的快速算法.另外,这种方法还可用于成象面大于全息图面的情况,这时可使用分块快速褶积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工区越来越复杂,对地震勘探的精度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提前预知观测系统成像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观测系统聚焦性分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应用共聚焦理论来分析观测系统成像聚焦性能,预知观测系统偏移成像质量,进而优化观测系统采集参数,是面向复杂勘探目标的有效评价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双聚焦法,结合BZ291工区基本观测系统参数,利用聚焦束主瓣宽度和主瓣能量比两个参数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炮点数、炮线距、接收线距和炮点距等采集参数的聚焦性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参数对分辨率曲线的影响,总结出聚焦性能随观测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为优选观测系统方案提供新思路,达到进一步提高目的层成像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怀来台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安装于1988年,以应变固体潮为主要观测目标.多年来,取得了连续完整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列举了怀来钻孔应变的台址背景及仪器观测条件;分析了实际观测中钻孔应变资料受仪器零漂、气压、水位、降雨等因素的干扰;研究了钻孔应变在本区及邻区震前出现的记录曲线畸变、潮汐因子异常、应变固体潮畸变等不同形式的异常变化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钻孔应变观测是获取构造活动异常变化信息,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地震预测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和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地震勘探的能力和精度,在岩性油气藏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也对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的成本限制和装备条件下,根据具体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两宽一高"采集观测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勘探效益,已成为当前地震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点绕射聚焦分析的基本原理,随后给出一种新的复杂介质多频率快速聚焦分辨率定量分析方法.基于该理论,我们以一个典型的陆上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案和速度模型为例,系统地研究了"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偏移成像分辨率随着关键采集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分辨率的理论极限值及其所对应的采集参数的临界点值.此外,我们也提出了一种新的采集参数和子波频谱的交汇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阐明了采集参数和子波频谱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复杂接收激发条件下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和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地震勘探的能力和精度,在岩性油气藏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也对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的成本限制和装备条件下,根据具体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两宽一高"采集观测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勘探效益,已成为当前地震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点绕射聚焦分析的基本原理,随后给出一种新的复杂介质多频率快速聚焦分辨率定量分析方法.基于该理论,我们以一个典型的陆上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案和速度模型为例,系统地研究了"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偏移成像分辨率随着关键采集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分辨率的理论极限值及其所对应的采集参数的临界点值.此外,我们也提出了一种新的采集参数和子波频谱的交汇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阐明了采集参数和子波频谱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复杂接收激发条件下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New advances in regularized inversion of gravity and electromagnetic dat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tential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bserved over 3D geological structures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problems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In this paper I present an overview of novel methods of inversion and imaging of gravity and electromagnetic data, which are based on new advances in the regularization theory relat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stabilizing functionals, which allow the reconstruction of both smooth images of the under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models with sharp geological boundaries. I demonstrate that sharp-boundary geophysical invers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esolution of the inverse problem solution. The methods are illustrated with synthetic and practical examples of the 3D inversion of potential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 data.  相似文献   

12.
衍射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我们从理论上比较研究了衍射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讨论了在弱不均匀介质中多源全息成象技术失真的根源,推导出二维多源全息图象重建的快速算法,利用这些算法和计算机产生的非Born近似的正演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异常体的尺寸、异常程度的大小和数据采集方式对重建图象的影响.并且把它与衍射CT重建图象作了数值上的比较,所得到的许多结果(见正文结论部分)对于衍射地震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彭成斌  陈顒 《地球物理学报》1990,33(02):154-162
在本文中,我们从理论上比较研究了衍射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讨论了在弱不均匀介质中多源全息成象技术失真的根源,推导出二维多源全息图象重建的快速算法,利用这些算法和计算机产生的非Born近似的正演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异常体的尺寸、异常程度的大小和数据采集方式对重建图象的影响.并且把它与衍射CT重建图象作了数值上的比较,所得到的许多结果(见正文结论部分)对于衍射地震CT技术和多源全息成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Seismic imaging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hardrock environment has typically relied on P-waves recorded using vertical component geophones.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using P-to-S converted wave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by applying converted wave processing to high-resolution 3-component data acquired in the Flin Flon mining camp, Canada. Inferences regarding the relative value of PS data are made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corresponding PP images, interpretation with geological constraints, and by comparison with modeling results.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data provide a robust means of separating the PS conversions from the PP reflections in converted wave processing whereas contamination by PP energy is more severe i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data are used. A customized processing workflow has been developed in which horizontal component data are sorted into common-reflection point gathers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verted wave dip-moveout operator. The PS ima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er signal-to-noise ratios than the PP images due to the smaller S-wave impedance contrasts associated with the main lithologic units and the angular dependence of P-to-S conversion. An exception to this occurs for PS reflections from the ore zones which are accentuated on the PS images relative to the background host-rock reflectivity. There are discrepancies in the reflection dips and positions observed on corresponding PP and PS sections that are not fully explained. They can be partly attributed to the non-coincidence of subsurface spatial sampling associated with common-depth points versus common-conversion points, with an additional complic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known 3D geology. Vp/Vs ratios determined by correlation of reflections observed on PP and PS images can provide a limited means of lithological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15.
瞬变电磁合成孔径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瞬变电磁法虽然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工程勘察中,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迫切需要引进一些新的技术与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解释精度.由于瞬变电磁资料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转换成虚拟波;多孔径瞬变电磁物理模拟证明TEM多孔径具有相干性;相邻位置上同一地质体的反射回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所以,对于瞬变电磁资料可以进行多孔径合成成像.本文借助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思想,提出一套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即采用相关叠加技术,实现多孔径数据合成.在完成瞬变电磁虚拟波提取后,将传统的以剖面为主的处理方式发展成为以测点为中心的多孔径合成,将传统的以单点处理方式发展成为逐点推移多次覆盖的处理方法.采用相关叠加的方法来进行合成孔径,由此大大提高瞬变电磁法的分辨率.从波场的角度拓展和丰富了瞬变电磁场的内涵,使得从实测资料中提取到常规瞬变电磁法提取不到的信息,对地下目标体成像更为有利.通过对所设计模型和实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合成孔径成像效果较好.研究成果为发展瞬变电磁成像技术,提高分辨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电性源瞬变电磁地空逆合成孔径成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法具有工作效率高、勘探深度大、采集信号信噪比高、适用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等优点.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尚未建立起该方法的解释系统,大大制约了该方法的发展.本文旨在建立起完整的地空电磁探测系统,丰富整个探测系统的理论.本文围绕地空瞬变电磁法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瞬变电磁虚拟波场的克希霍夫偏移成像、逆合成孔径成像方法三个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用磁场强度定义全域视电阻率的迭代算法,理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出的视电阻率曲线首支趋于第一层电阻率,尾支趋于最后一层电阻率,实现了全空域、全时域视电阻率的计算;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适合电性源地空装置的瞬变电磁虚拟波场的克希霍夫偏移成像;采用相关迭加技术,实现孔径内多测点数据合成,将传统的单点处理方式发展成为逐点推移多次覆盖的逆合成孔径处理方法.层状模型试验表明:(1)全域视电阻率能够光滑、完整、渐变地反映出模型的电性信息变化;(2)当改变三层模型中间层电阻率时,全域视电阻率曲线随着参数的改变分异明显,对电性层的识别容易且直观;(3)由于在电阻率计算中同时考虑了接收机高度、偏移距、时间等各参数的影响,全域视电阻率可实现全空域、全时域的视电阻率计算.含水采空区的复杂模型算例表明:(1)根据不同测线的全域视电阻率结果可以看出,在靠近采空区的位置,全域视电阻率断面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采空区的空间位置,随着测线离采空区越来越远,采空区异常越来越弱直至消失;(2)波场变换和偏移成像的结果显示存在两个电性差异较大的界面,上界面指示地表,由于空气和大地之间的电性差异较大,故该界面波场信号反映强烈,遍布整个区域,下界面异常信号则主要集中在中部,向外逐渐减弱,指示采空区;(3)逆合成孔径成像结果表明地表界面在合成前后没有变化,而采空区异常合成后范围明显变小,且异常边界清晰,指示的采空区位置与模型吻合很好.本文借助于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基本思想,建立了一套电性源瞬变电磁地空逆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基于反函数思想结合迭代算法提出的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法的全域视电阻率定义方法,实现了全空域、全时域的视电阻率计算;借鉴瞬变电磁拟地震偏移成像算法,实现了瞬变场的三维成像;借鉴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思想,提出电性源瞬变电磁地空逆合成孔径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的分辨率.采空区模型算例表明相关叠加合成确实具有增强有用信号、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的诸多优点,证实了瞬变电磁地空逆合成孔径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