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国道314线焉耆盆地段高速公路前期选线研究中,以Landsat-5 TM457数字图象为主要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和遥感判释并综合分析常规资料,对恶煮盆地段第四纪堆积平原土体工程地质区进一步划分亚区,探讨分析了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形态背景及发展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设计线路之优缺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2.
焉耆盆地段高速遥感选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国道314线焉耆盆地段高速公路前期选线研究中,以Landsat-5TM457数字图象为主要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和遥感判择并综合分析常规资料,对焉耆盆地经四纪堆积平原土体工程地质区进一步划分亚区,探讨分析了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形成背景及发展演经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设计线路之划分亚区,探讨分析了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设计线路之优,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3.
程华龙 《安徽地质》2003,13(3):227-230
通过分析公路遥感技术的应用经验,总结了遥感技术在公路选线上的优势,公路工程遥感的应用特点,说明了在公路勘探设计的不同阶段遥感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公路工程地质遥感的技术优势和实际作用;介绍“雅安-攀枝花市公路送线工程地质遥感图像综合解译”的技术思路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归纳在公路工程地质评价和论证中遥感图像综合解译的独特效果;指出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勘察中越来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也是当前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的预设计阶段,需要快速,廉价的公路地质背景信息遥感与GIS技术正能满足这种要求,本文认为利用遥感与GIS评价公路地质背景应包括地理因素,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因素,空间评价应从公路分段评价,重点工程评价,地质灾害分布三方面进行,本文介绍了应用这种方法对贵州省镇兴公路关岭至兴仁段的地质背景评价。  相似文献   

6.
应用美国Landsat ETM与法国SPOT2融合图像,对官厅一兰州东750kV送电线路工程进行了遥感工程地质调查。通过遥感信息的提取,对线路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等进行了遥感解析,对区域工程地质复杂程度进行了分区与评价,对拟选线路方案进行了评价与比选,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分析了拟选线路的优劣,提出了相应的路线调整建议,为最终线路的确定和设计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西藏墨脱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遥感勘察与解译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地处南迦巴瓦峰地区的西藏墨脱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中,以Landsat-7 E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运用彩色合成、数据融合、主成分分析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结合基于地学知识的图像识别及解译技术,对墨脱公路沿线的泥石流、滑坡、活动断裂等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解译分析及专题制图,查明了公路方案线区域内活动断裂发育特征。其中,帕隆藏布断裂带、岗日嘎布断裂带等对错拉隧道将产生较大影响。大型滑坡主要有5个,沿南迦巴瓦峰南坡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发育,分布在仓孔、墨脱及洒拉库等地。泥石流、崩塌广泛发育,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帕隆藏布河谷沿线的派、拉格-汗密、岗乡-波密一带。勘察及解译结果为墨脱公路工程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道318、214线藏川滇部分区段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工作路线公路地质灾害的解译实践,讨论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技术方法,介绍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像特征及其解译标志。分析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对公路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以彩红外航片为主,TM图像为辅,经地面检验综合解译是公路地质灾害调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高速公路G56杭州至瑞丽公路宣威-曲靖段前期选线研究中,以日本ALOS卫星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对其进行遥感数据处理。依据遥感解译结果,结合野外调查验证资料,对宣威-曲靖段进行了工程地质区划分与评价,确定地质灾害较易发区:滑坡区、地表岩溶塌陷区、隐伏岩溶区、煤矿采空塌陷区;依据公路工程评价因素,将工程区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区、9个工程地质亚区。通过对线路走廊带及主要工点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对工程设计推荐线与三段局部比较线(C、D、E)方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了在推存线方案中可考虑采用C、E局部方案的理想线路。  相似文献   

10.
以滇东北地区为例,通过对遥感地质异常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滇东北地区对ETM遥感图像进行岩性及构造的解译、遥感光谱异常提取等手段获得7项遥感地质异常信息因子,在GIS软件中,利用缓冲带(buffer zone)等方法将线性地质异常转化为面状异常,并通过空间分析确定各种遥感异常与已知矿产当量的关系,计算各主因子的二级因子得分,形成成矿预测栅格图像。通过栅格图像各通道间的复合运算分析进行遥感综合异常的定量圈定,最终在工作区圈定了多个不同级别的遥感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11.
黄土湿陷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甘肃17个剖面湿陷系数的测定,查明黄土湿陷性从上向下呈现波动变小,造成湿陷性垂向上变小的原因是土层自重压力,引起波动变化的原因是土层受成壤强弱的差异。作者根据镜下鉴定和湿陷性与成壤强弱关系的研究,将黄土微结构分为18种类型,指出湿陷性是在几种特定的成壤过程中产生的,是成壤作用弱的黄土所具有的特征,受风化成壤作用强的黄土不具湿陷性。   相似文献   

12.
金矿物统计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当前的金矿物统计工作大多局限于颗粒数百分比计算,而且常常把粒比简单地等同于重量比,这在理论上的实践上均是错误的。金矿物配分的本质是重量上的配分。根据物质的三维尺度特性,在光片中可以用面积比代替重量比;而在重砂分析中应尽量直接测定金矿物的质量,否则只能用体积比代重量比。  相似文献   

13.
软土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和规律,并分析了原因,推导出计算路基沉降的公式,提出了判断填土速率快慢和填土高度变化大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不少矿产按地均资源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国内矿产资源丰富和矿产最多的省份之一。从湖南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区位优势、资源地位、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湖南经济不失为一条重要的途径。要获取资源开发的总体效益和最佳效益的关键,是实现勘查、开采、加工三位一体化,发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开发网络,面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综合治理,才能把矿产資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地貌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可划分出7类一级地貌类型:强抬升断块区、弱抬升断块区、低丘区、早期夷平面残留区、晚期准夷平面分布区、冲洪积平原、残积缓丘区等。通过相关沉积物的光释光和石英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以及覆于早期夷平面、后期山丘、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等之上的火山岩年龄测年,重塑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中新世中晚期—上新世中期为主夷平面发育时期,上新世晚期(3.7Ma)主夷平面解体,强(弱)抬升断块区和低丘山地等开始形成。早更新世早期在低丘区中形成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中后期抬升断块区与低丘区相间的地表形貌特征进一步强化。中更新世早期(0.64Ma)残积缓丘区形成,中期(0.43Ma)嵩华山北面形成一级冰斗,中后期(0.365Ma)低丘区主要斜坡地貌成型,末期(0.178Ma)强抬升断块区的主要沟谷地貌基本成型。晚更新世以来主要河流阶地形成,其间在0.037Ma前后冲洪积平原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北部是河北省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富集区.区内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和控矿因素相似,矿化形成均与燕山期酸性小岩体侵入变质结晶基底有关.区域多金属矿床化探异常具可对比性.化探异常图显示区内多金属矿床与化探异常在地表总体呈现无偏性空间分布特征,化探数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成矿元素相关性在水系沉积物中未发生改变.据此可将原生晕中依据不同元素组合识别矿体剥蚀程度的思路运用于1:20万化探数据,以此识别区域多金属矿床剥蚀程度.本文以张家口研究程度较高的蔡家营多金属矿床为例,选用可有效识别矿体剥蚀程度的(Bi+V+Ba)/(B+Sb+U)、(U/Th)元素比值,将区域化探数据用于多金属矿床剥蚀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区内多金属矿床均出露于剥蚀强度较高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累加NAP值方法显示兰闫多金属矿床剥蚀程度最高,蔡家营、青羊沟矿床剥蚀程度明显降低.区内多金属矿床多分布于岩石风化程度较高的变质结晶基底出露区域及其周边.火山岩盖层下伏变质岩中多金属矿床多呈隐伏-半隐伏状态分布,应是区内下步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陕北富县探区延长组长3油层为该区的主力产层之一。长3油层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其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次为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通过对80个样品的统计及分析,储层的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好。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繁多,但主要以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为主,且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的A期,成岩演化阶段分为3个:压实作用及粘土矿物胶结孔隙缩小期、胶结充填孔隙缩小期及溶解作用孔隙扩大期。通过对18口井1 683块样品的物性分析资料的分析,长3油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粒内溶蚀孔为主。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根据以上资料,把长3油层划分为好、中、差三类储层,长3~2的物性较好;长3~1、长3~3的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徐州龟山汉墓的建筑特点及病害特征,分析了汉墓病害的产生原因,为治理病害的施工图设计及具体文物加固保护方案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9.
刘凤举 《吉林地质》1992,11(4):43-49
根据新构造运动的分带性与富水的相关性,指明吉林省东部山区找水方向和工作方法,并以实际资料阐述了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不同力学性质控制的机理,这对今后寻找新的水源地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土物理及水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盐量的增加使滨海盐渍土含水率与含液率间的差值变大,并导致高估土的干密度,低估土的孔隙比和饱和度。物理性质指标换算和颗粒级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2%的含盐量开始,随含盐量增加,胶粒含量减少,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加,但25μm及以上的粒组含量变化不大。2%以内的含盐量对土的稠度指标影响微弱,当含盐量增加到11%时,盐分结晶形成了较多的晶体颗粒,使土的塑性指数明显下降并呈现出区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