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人  周宁 《热带地理》1997,17(4):385-390
本文提出了地区洪涝灾害的历史规律和区域差异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模式,通过对典型地区(宁波市)洪涝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区域洪涝的时段性,周期性,以及与旱灾和人口的关系,文章首次提出了洪涝指数的概念,并以计算洪涝指数的方法表达洪涝灾情区域差异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清代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频谱分析发现泾河中游地区洪水发生具有周期性,比较显著的周期有101年、11年、3.4~2.2年周期等,其中101年和11年周期可以和太阳活动的周期相对应,3.4~2.2年周期则可能与热带海气耦合规律有关,说明太阳活动和低纬海洋大气活动对该地区洪涝灾害都有影响。每个世纪中期是该地区洪涝灾害较为集中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渭河流域汉代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冲  赵景波  张淑源 《地理科学》2011,31(9):1151-1156
通过对渭河流域汉代(202 a B.P.~220 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该区域该时期洪涝灾害等级、洪涝灾害的时间变化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汉代的423 a中,渭河流域共发生洪涝灾害109次,平均每 3.9 a发生1次。轻度涝灾,中等涝灾,大涝灾和特大涝灾分别占到洪涝灾害总数的44.0%,24.8%,22.9%和 8.3%。渭河流域汉代存在两个洪涝灾害多发期,分别出现在49~10 a B.P.和91~130 A.D.。渭河流域汉代轻度和中度涝灾存在3~4 a的周期,大涝灾存在20 a左右的周期,特大涝灾存在着60~70 a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1998年与1954年特大洪涝灾害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际作  毛德华 《热带地理》2000,20(2):116-120
在对洞庭湖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从雨情、水情和灾情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1998年、1954年特大洪涝灾害的共性和个性。在此基础上揭示了1998年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洞庭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治疗洞庭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我国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影响其迁移发生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而气候变化的作用过去一直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本文的讨论表明历史上的一些人口迁移时期,尤其是中亚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时期,往往也是我国北方气候偏干,旱灾、尘暴和冬季雷暴出现频繁,湖泊退缩,土地沙漠化强烈和黄河决溢频率减小的时期。湖泊面积变化的能量平衡计算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时的降水量较先前的湿润期减少了35~40%以上。这种强烈的变化导致了畜牧业的严重减产,使其产量不能维持湿润期已增长起来的人口的需求而发生了人口的向外流动,并多次导致了全国性人口大迁移。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也直接影响了汉族内部的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1996年特大洪涝灾害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景保 《地理学报》1998,53(2):166-173
本文在分析1996年洞庭湖区涝涝灾害特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地形,雨情,水情和灾情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196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洪涝灾害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洪涝灾害的发生、分布及时空演变特征,基于1961-2010年研究区内42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以湖北省单站洪涝等级标准为初始指标,对该指标临界值在-50~100 mm范围内进行同步增减,结合该区7省(市)的洪涝历史灾情记载和农业洪涝受灾面积,采用逐步剔除的方法筛选指标,构建分省农业洪涝等级指标并验证指标的合理性,分析该区近50年农业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洪涝灾害发生总体呈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区域和不同年代际差异明显;②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农业洪涝发生次数相对平稳,90年代洪涝明显增多,21世纪初洪涝又相对减少;③ 区域农业洪涝灾害明显呈现出江南多、江北少的分布特征。农业洪涝多发区主要集中在江西中北部、江汉平原、浙江沿海,以及安徽、江西和浙江三省交界地带。  相似文献   

8.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IPCC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对应关系的梳理与分析,从百年尺度上阐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期利于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当气候温暖时(如秦汉、隋唐时期),北方农业种植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同时农作物生长期增长,熟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而当气候寒冷时(如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时期),农业种植界线南退,宜农土地减少,农作物生长期缩短,熟制区域单一,粮食产量下降.古代稻作区的分布也具有类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江苏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演变趋势与成灾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里下河地区是相对封闭的水网地区,洪涝频繁。研究该地区洪涝演变趋势和成灾机理对区域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里下河地区洪涝演变趋势表现在洪涝类型的多样性,高水位日益频繁、高水位发生机率加大,致灾暴雨频率增大等方面。在自然成因方面,流域暴雨是成灾的主要原因,锅底洼的形态是洪涝发生的地貌大背景,水系的复杂格局也加剧了洪涝的程度和频度。在人类活动方面,不合理的圩垸垦殖导致湖荡萎缩,减弱了水体调蓄能力;闸坝建设引起河道淤积、排涝能力降低致使洪水位趋高;城镇化改变下垫面性质的水文效应也是洪涝频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2008年6月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洪涝灾害主要是系统性天气影响下的强降水引发造成;特殊的山区谷地造成排洪泄涝不畅是内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洪涝灾害的损失情况及其危害程度,提出防灾减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从西到东跨越多省,地形复杂,作为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本文主要综述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影响以及成因和对策建议的最新研究进展:(1)近60年黄河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速率为0.30℃/10a,上游升温速率最大,下游次之,冬季升温趋势最...  相似文献   

12.
朱诚  卢春成 《地理学报》1997,52(3):268-278
根据对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文化间断、埋藏古树和历史资料探讨了本区全新世异常洪水频率的变化,共划分出4个洪水频率发期:第Ⅰ洪水期(8000aBP-5500aBP)共发生特大洪水9次;第Ⅱ洪水期(4700aBP-3500aBP),至少发生特大洪水9次;第Ⅲ洪水期(2200aBP-700aPB),共发生特大洪水52次,其中在小冰期最冷期(300aBP-100aBP)就有40次。前  相似文献   

13.
李东辉 《地理学报》2020,75(8):1797-1797
正近年来随着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研究的藩篱,以江河流域为中心的研究方兴未艾。黄河流域作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区域,在一些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聚焦于历史气候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的著作仍不多见。著名历史学者王星光先生长期致力于古代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由他领衔撰写的《气候变化与秦汉至宋元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的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方修琦  郑景云  葛全胜 《地理科学》2014,(11):1299-1306
基于现代全球变化研究中关于脆弱性和粮食安全的概念,把历史时期的粮食安全分解为粮食生产安全、粮食供给安全、粮食消费安全3个层次,以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水平为起点,分析气候变化-农(牧)业收成-食物的人均供给量-饥民-社会稳定性的驱动-响应链中的关键过程,指出气候变化影响的驱动-响应关系不能归结为简单的因果关系,诸如耕地、人口、政策、外来势力都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起着放大或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信阳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运用灾害系统理论,对信阳市洪涝灾害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市洪涝灾害频发,灾情严重,年际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显著.信阳市在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载体等方面具有洪涝致灾的有利条件,洪涝灾害的发生是本区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信阳市洪涝灾害实际,合理的工程建设与非工程措施是有效减轻洪涝灾害的重要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短时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三天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评估因子,提出了各因子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公式,根据统计分析危险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结合历史灾情,利用阈值分割法确定危险等级分割值为0.3、0.45及0.6,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划分为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与无危险四个等级,从而建立类似于天气预报模式的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并以2009年9月14日为例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评估的实际应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昨日灾情的危险性评估结果验证方法,通过整理同期昨日灾情资料构建灾情数据库,对2009年汛期的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分别从数量和面积两个角度,基于县和地市两级行政区划作为验证单元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面积上看均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信阳市地处豫南山区淮河上游,地形复杂多样,过渡性气候明显,洪涝灾害十分严重,是淮河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正确认识信阳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把握相关影响因素,提高洪涝灾害防治对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历史灾害统计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如下:信阳市洪涝灾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数量上,发生次数多,危害严重;时间上,发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季节分布不均;空间上,发生区域差异显著,重点区域突出。影响因素上,信阳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是区域气候降水、地貌、河流水文、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降水是导致洪涝灾害最为直接的因素,地貌与河流水文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促进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对洪涝灾害具有放大与缩小效应。结合实际,信阳市洪涝灾害防治对策应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重,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加强洪涝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注重非工程建设,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灾害。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1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实例出发,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可以肯定,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影响是存在的。同时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社会系统起作用的,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农牧过渡带实况和相应的社会问题。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农牧过渡带附近对峙时,气候向寒冷方向的变化常常成为社会动荡的触发因素,极端情况下可以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利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1368-1911年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1368-1911年,宝鸡地区共发生297次旱涝灾害事件,其中旱灾和涝灾分别发生191次和106次,占旱涝灾害发生总次数的64.31%和35.69%。② 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368-1644年为偏旱阶段,1645-1804年为旱涝灾害波动阶段,1805-1911年为偏涝阶段,整体上呈现出干旱—湿润期的交替特征。旱涝灾害在时间尺度上大致存在70年、110年和170年左右3个振荡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对应。③ 旱涝灾害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特征。渭河流域以北、以东地区既是旱灾的多发区,也是涝灾的多发区。④ 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的相继发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18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导致极端旱涝灾害事件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20.
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刘树林  王涛 《中国沙漠》2005,25(4):557-562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8个典型气象站近50a的气候资料,以及锡林郭勒盟南部1903-1975年旱涝等级指数数据,主要运用Excel分析了该区时空气候变化特征。近50a来,整个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气温升高的趋势和全球变暖表现一致,而且气温升高更加显著。无论从100a尺度还是50a尺度上看,整个区域在不同的年代都存在有较大的干湿差异;然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不同,在50a尺度上,整个区域降水量呈波动中微弱减少的态势,且存在区域差异。从气温、降水量、蒸发量以及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看,都有趋势表明浑善达克沙地以朱日和为代表的西北部地区,较中部和东南部有明显暖干化趋势,将可能是未来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的地区。整个区域自1970年以来,年平均风速在减小,但近40a来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沙尘暴一直在发展;东部地区的沙尘暴在1980年以前呈增加的趋势,1980年以后则明显减少,但新近频繁发生的沙尘暴表明,东部地区沙尘暴的发展也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