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藏冈底斯矿带成矿作用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冈底斯带矿床众多,类型复杂,主要有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银)矿床、层控铅-锌-银矿床、火山岩型金-银矿床及雄村式铜-金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年龄表明,冈底斯带南部的矿床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陆陆碰撞及碰撞期后的构造岩浆事件有关;冈底斯带北部的矿床与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陆陆碰撞及碰撞期后构造岩浆事件有关。冈底斯带与洋壳的俯冲-碰撞有关的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西藏高原在碰撞后发生了快速抬升剥蚀,部分矿床顶部出现低温组合矿化,多数矿床保存良好。  相似文献   

2.
西藏冈底斯南部陆陆碰撞早期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带南部发育有大量的斑岩铜钼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了斑岩铜矿带和多金属矿带.前人的研究表明,成矿带内的矿床形成年代大都小于30Ma,处于碰撞后期伸展构造环境.本文对冈底斯带中南部的甲龙矽卡岩型铁矿、撒当金银矿床(点)和多底沟矽卡岩型钼矿床(点)开展了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甲龙铁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61.1 ±0.4Ma,MSWD=0.94;撒当赋矿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62.6±0.5Ma,MSWD=1.51;多底沟钼矿床(点)3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64.3±0.8Ma ~ 69.2±3.3Ma,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66.7±6.4Ma(MSWD=8.1).三个矿床(点)的同位素年龄表明成岩成矿事件和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早期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结合前人工作,我们提出冈底斯中南部发生了大规模与陆陆碰撞早期岩浆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西藏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的基本特征与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北侧,发育一条与之平行的银多金属矿化带。文章对该银多金属矿化带的成矿构造背景、矿床类型及矿化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化带受旁多—措勤逆冲系的控制,呈近EW向带状展布,带内矿床多位于EW向逆冲断裂与近NS向张性构造的交汇部位;主要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据矿化特点差异,以念青唐古拉为界,可分为东、西2段,东段以矽卡岩型Cu-Pb-Zn-Ag矿化为主,西段以热液脉型Ag-Pb-Zn矿化为主,西段矿床的银含量明显高于东段。该矿化带是大陆碰撞造山晚期或后碰撞伸展早期(25~15Ma)热液活动的产物。综合对比分析显示,该矿化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及巨大的成矿潜力,有望发展成为一条规模巨大的银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西藏冈底斯中部铁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圣华  王卓  楼法生  黄建村  熊伟 《地质学报》2014,88(11):2108-2118
冈底斯中部位于西藏高原腹地,地理位置和构造—成矿带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大地构造位于拉萨—冈底斯陆块中部.中新生代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俯冲、雅鲁藏布江洋向北俯冲、碰撞构造背景制约下,产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强大的热动力;多期次火山、岩浆热液的参与,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从宏观上控制了区内金属矿产的形成.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冈底斯中部地区近期地质勘查成果,运用成矿系列理论,以区域构造-岩浆时空演化特征为主导,探讨了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潜力,在冈底斯中部初步建立了燕山期与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铜—铁—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和喜马拉雅期与中酸性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铜—铁—铅锌—金矿床成矿系列等2个矿床成矿系列和6个成矿亚系列;划分了洞错—尼玛锑铜多金属矿带、江马—文部铁铜多金属矿带、达雄—甲谷铜铁多金属矿带、隆格尔—尼雄—措麦铁铜矿带和杰萨错—查孜铜、铀钍多金属矿带等5条铁铜多金属成矿带和22个成矿远景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西藏冈底斯岛弧及其铜多金属矿带的基本特征与远景评估   总被引:64,自引:10,他引:64  
冈底斯岛弧带属冈底斯活动大陆边缘的组成部分。带内早自中侏罗世、晚至第三纪的中酸性火山岩以及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有成因联系的Ⅰ型中酸性岛弧陆缘碱性侵入体(40-100Ma)和陆内汇聚造山引起的S型花岗岩体(15-50Ma)广泛发育。研究证实,冈底斯岛弧带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主要矿种的矿床类型有:海底火山热液型或火山喷流沉积型(Cu多金属)、海底热水沉积型(Cu、Pb、Zn等)、斑岩型(Cu、Mo)以及接触交代岩浆期后地下水热液充填的复合型(Cu、Pb、Zn)等。这些多期、多阶段复合叠加成矿作用和多种矿床类型的“同带共存”格局,展示了冈底斯岛弧带的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为一条近东西向,长可达2000km的巨型成矿带。在青藏高原形成的过程中,造山作用引起的地壳超常的增厚、融离、翻涌,壳/幔物质携带着大量的成矿流体在碰撞造山动力作用下沿岩浆通道上涌,到达上部地壳有  相似文献   

7.
西藏冈底斯矿带发育大量斑岩铜钼矿床及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斑岩铜矿带及多金属矿带。过去的工作表明,冈底斯带南部矿床同位素年龄多小于30Ma,形成于碰撞期后伸展环境。本文测定了冈底斯矿带南缘克鲁-冲木达矽卡岩型铜(金、钼)矿集区桑布加拉矽卡岩型铜(金)矿化岩体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锆石Ce4+/Ce3+比值。矿化岩体锆石U-Pb年龄:92.1±0.6Ma,MSWD=1.0,锆石Ce4+/Ce3+比值在90~562之间,平均值为287。锆石Ce4+/Ce3+比值和玉龙矿带含矿岩体锆石的比值基本一致,显示矽卡岩矿化岩体岩浆氧逸度较高。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时间在65~45Ma之间,桑布加拉矽卡岩型铜矿化岩体锆石U-Pb年龄表明冈底斯带不但发育碰撞期后大规模成矿作用,也发育与洋壳俯冲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这为冈底斯矿带洋壳俯冲有关矿床的寻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忠军  杨少平  徐仁廷  张华  郑有业 《地质学报》2006,80(10):1566-1571
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矿带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靶区定位是矿产勘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区域化探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斑岩铜矿矿集区和矿田(或矿床)靶区地球化学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矿集区靶区可以用SiO2、K2O和Na2O进行定位预测,矿田靶区用矿田指示元素定位预测效果较好;矿集区和矿田靶区模式特征及空间分布揭示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和壳幔分异是主要控制因素;预测驱龙矿集区是首选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9.
西藏冈底斯带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巴组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岩分布在拉萨、达孜至墨竹工卡之间, 岩性为浅变质玄武岩、玄武质熔结凝灰岩、英安岩、酸性凝灰岩及火山角砾岩等.火山岩SiO2含量集中在41%~50.4%和64%~69%两个区间, 为钙碱性系列的玄武岩和英安岩2类.玄武岩的显著特征是TiO2含量极低, 仅为0.66%~1.01%, 远低于大陆拉斑玄武岩.玄武岩的稀土总量∑REE=60.3~135μg/g, 英安岩的稀土总量∑REE=126.4~167.9μg/g.玄武岩和英安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两者均为轻稀土富集型, 分布特征相似, 轻、重稀土的分馏较明显, Eu异常均不显著; 均表现为LILE、LREE富集, HFS、HREE亏损的特点.玄武岩亏损Ti、Ta、Nb、Zr, Nb和Ta仅略负亏损, Nb*=0.54~1.17, 平均为0.84;英安岩亏损HFS中P、Ti, Ta、Nb略负异常, Nb*=0.74~1.06, 平均为0.86.玄武岩类的εNd(t) =0.96~10.03、(87Sr/86Sr)i=0.7043~0.7064, 英安岩的εNd(t) =-1.42~1.08、(87Sr/86Sr)i=0.7038~0.7049.从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成分看, 玄武岩和英安岩浆起源于俯冲带之上的地幔楔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 源岩可能是亏损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源区曾受到具地壳成分特征的流体不均匀交代.后期变质作用对岩石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有影响.叶巴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成熟岛弧后期的短暂拉张环境, 是印支期冈底斯岩浆弧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及其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快摸清区内的矿产资源家底已成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为此,笔者在论述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背景,矿化基本特征,矿产资源潜力和交通能源,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加速该矿带的资源评价,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对缓解我国长期依赖进口铜的现状,解决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运力以及推进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与岩浆-热液或热液矿床有关的岩浆,大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演化(如结晶分异、同化混染等),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只是岩浆演化终态的反映,针对这些岩浆岩本身的研究有时很难刻画出其详细的演化过程及该过程中关键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已有研究显示,同时代同区域大面积分布的火成岩可能记录着含矿岩浆演化早期或演化不同阶段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信息,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以发育于大陆碰撞初期(即主碰撞)的西藏冈底斯北缘铅锌矿带为例,通过对主碰撞阶段冈底斯带大量火成岩地球化学数据的统计学研究,初步展示了岩浆演化过程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自身体系的分离结晶,陆壳混染作用是大陆碰撞早期岩浆由基性向中酸性演化的另一关键控制因素,主碰撞岩浆中普遍不具有高的含水量和氧逸度,但演化到中后期,岩浆的氧逸度会逐渐升高;富S和H2O的幔源岩浆底侵,诱发具有较高Zn含量的陆壳物质熔融,产生的岩浆再经历高度的演化(以达到Pb的富集),最终浅成就位形成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这是形成冈底斯北缘铅锌矿带的成矿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西藏冈底斯带洛巴堆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冈底斯带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和地质演化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冈底斯带二叠系显示缓慢的海退过程,并伴随基性和中酸性两期火山活动,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征.笔者对墨竹工卡县唐家乡和林周县勒青拉地区二叠纪洛巴堆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和St、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认为二叠纪是冈底斯岛弧的形成和演化时期.洛巴堆组玄武岩从下部(可能为早二叠世)到上部(中二叠世),MgO含量从7.43%降到3.99%,Al2O3含量从15.54%上升到17.57%,后者类似于岛弧高铝玄武岩;稀土总量∑REE从54.12(10-6)上升到108.82(10-6),LREE/HREE比值从3.00上升到5.40.洛巴堆组玄武岩均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但中二叠世更显著.岩石地球化学示踪表明,冈底斯洛巴堆组玄武岩代表二叠纪初始岛弧环境.早期玄武岩形成于略亏损地幔和下地壳成分的混合源区,地壳相对较薄,源区或岩浆的壳源成分比例较低.到中二叠世地壳逐渐加厚.壳源成分在源区或岩浆中所占比例增大,代表向陆缘弧的演化过程.冈底斯带二叠纪岛弧是古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西藏冈底斯三处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对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的驱龙、冲江斑岩铜矿床和与斑岩有关的帮浦铜多金属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对斑岩中斑晶石英、硅化脉石英和热液矿物硬石膏内流体包裹体的观测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气相包裹体、液相包裹体、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等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变化较大(191~550℃),气相包裹体与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近,主要集中于300~550℃之间。流体的盐度ω(NaCleq)为1.91%~66.75%,含石盐子晶包裹体的盐度ω(NaCleq)范围为32.70%~66.75%。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子晶以石盐为主,并有较多的黄铜矿;气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的气相中含有CO2。低密度的气相包裹体与高密度的液相包裹体、高盐度的含子晶包裹体共生,其均一温度范围一致,但盐度相差较大,指示成矿流体有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的出溶;金属硫化物直接来源于岩浆。斑晶石英内流体包裹体中的不混溶作用与岩浆的初始沸腾有关;硅化脉石英捕获的流体包裹体与岩浆的二次沸腾有关;而硬石膏内流体包裹体的不混溶与两种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作用有关。斑晶石英中包裹体内的黄铜矿子晶是岩浆流体高金属含量的表征而不是矿化开始的标志。冈底斯成矿带内斑岩铜矿的成矿始于岩浆期后高温阶段,随后的高-中温热液阶段是流体大量沉淀矿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15.
西藏冈底斯岩带中段南缘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0万曲水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了一条东西向巨大韧性剪切带,据几何形态和显微结构特征,该剪切带属于正剪切带性质,是在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发生碰撞时的产物。区内在构造-岩浆作用下,造成地壳不同层次折离滑脱及韧性剪切带的形成,解释了地壳增厚,构造变形弱及地球物理多层结构不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初步论述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的金属矿床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探讨了下一步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金属矿床(点)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特征,成矿时代集中于中、新生代.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背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有5期关键成矿作用,分别为晚三叠世-晚白垩世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的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与中特提斯洋南向俯冲有关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末与羌塘-拉萨地块碰撞有关的铜金钼成矿作用、晚白垩世末-始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渐新世末-中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有关的铜金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优势矿种是铜、铁、铅锌、金银等,主攻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等.  相似文献   

17.
1∶20万曲水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了一条东西向巨大韧性剪切带,据几何形态和显微组构特征,该剪切带属于正剪切带性质,是在始新世晚期(40~42Ma)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时的产物。区内在构造—岩浆作用下,造成地壳不同层次拆离滑脱及韧性剪切带的形成,解释了地壳增厚、构造变形弱及地球物理多层结构不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西藏冈底斯带东段石炭纪构造环境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冈底斯带东段石炭纪构造环境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石炭纪诺错组和来姑组火山岩具有碱性系列向拉斑系列过渡的特征,具有双峰火山岩特点;石炭纪玄武岩样品的平均化学成分与大陆拉斑玄武岩的平均值较为接近;微量元素除Ti、Yb、Y之外,其他元素都富集,其中Rb、Th、Ce富集程度相对较高;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铕、铈异常不明显。显示出石炭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大陆拉斑玄武岩相似。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石炭纪玄武岩样品主要落入板内环境的大陆拉张带(或初始裂谷)玄武岩区。因而认为冈底斯东段在石炭纪属于陆内裂谷或被动陆缘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9.
西藏冈底斯带叶巴组火山岩同位素地质年代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达孜县附近的叶巴组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玄武岩、英安岩、酸性凝灰岩夹少量紫红色砂岩。对叶巴组英安岩的锆石SHRIMP的U-Pb测年,获得181.7±5.2 Ma的年龄值,可代表达孜地区叶巴组的年龄。地质年代学研究和岩石组合特征显示,叶巴组应该分为上、下两部分。达孜县附近的一套火山岩时代为早侏罗世;工布江达县、桑日县和墨竹工卡县之间的叶巴组为一套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形成时代为中、晚侏罗世。叶巴组火山岩可能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的产物。本次SHRIMP测试获得变质年龄值131.9±5.5 Ma,代表早白垩世的变质事件,反映燕山期冈底斯带强烈的岩浆活动对早期地质记录的叠加和改造。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冈底斯带东段的岗讲铜钼矿床产于复式岩体中,岩体主要由二长斑岩、英安斑岩和流纹斑岩类岩石组成,其岩性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复式岩体可能形成于碰撞后抬升期,矿化与低温低压的岩浆结晶分异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