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应变数字记录特征与中强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资料的分析研究 ,发现南黄海中强震和台湾大震前后 ,溧阳台体应变观测到一些前兆异常反映 ,异常幅度达 1 4 4× 10 - 7;并且找出了南黄海地震以及台湾大震前溧阳台体应变观测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2.
云南10次大震前地震活动分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绍先  范杨 《中国地震》1996,12(4):367-377
本文通过1965-1993年发生在云南及邻区8组10次6.8≤M≤7.7大震前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等多种参数系统的计算研究,发现10次大震前降维减熵异常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丽江大震前长—中—短—临地震学异常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蔡静观 《地震研究》1997,20(1):13-20
本通过丽江大震前地震学各项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长-中-短-临异常伴随大震孕育、发生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强震的缺震、强震的重复、中强震密集、诱发地震、相关地震等多项长期异常的背景上,出现了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频繁、复发周期降低、震源深度加深和震级差增大、地震序列h值下降等同步的中期异常,而1995年中小地震活跃后的平静、低复发周期的回升、震源深度为25公里和震级差在1.0-1.1级的地震次  相似文献   

4.
土壤氡气异常特征与台湾南投7.6级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依再 《地震研究》2001,24(4):321-325
总结了10年来长乐筹东土壤氡气(土氡)观测点所测得的9个3.6级以上地震的土氡前兆异常特征,表明土氡异常具有预报意义。同时着重分析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Ms7.6级地震前该测点4-6月间的土氡异常特征,据此在1999年的半年度会商中提出预报意见。并介绍了7月后该测点的土氡变化特征,认为7-9月间测值的变化是由于降雨过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大震前地震活动平静异常的模糊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淳  冯德益 《中国地震》1989,5(3):18-25
本文利用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分析识别了大震前可能出现的中期和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建立了地震活动平静异常的从属函数 μ=(1 ak/T)_(-1),根据从属函数曲线μ(t),利用模糊模式识别中的阈值原则及最大隶属原则,可以识别出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平静异常,并分析其时间特性。 若把时间单元取成年(或月),就可以识别出大震前数年(或月)内出现的中期(或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 本文探讨了我国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大震前出现的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及华北地区较大地震前出现的短期地震活动平静异常。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静观  张喜玲 《地震研究》1997,20(4):357-364
通过地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惟性,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叶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  相似文献   

7.
石绍先  邓志辉 《地震》1997,17(3):277-282
该文提供1996年2月丽江7.0级大震前滇西北地震活动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十分显著的异常图像;这些异常是在大震孕震区形成,应变释放加速阶段之后出现的,恰好揭示了源区、近源区大释放前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这与196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8组大震前地震分形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分形异常对地震孕育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共和地震前兆起伏加剧的层次性与大震的跟踪预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大震前前兆起伏加剧具有普适性的特征,本文研究了1990年共和Ms7.0地震前地震频次、小震调制比、地下水中氧含量及泉水流量等异常起伏加剧的多层次性。结果表明,各台大多数前兆异常可分出3个层次。综合分析各台前兆异常的起伏加剧现象,可以发现,该次地震前异常群体的演变过程可分为4个层次,本文结合孕震过程对4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根据大震前兆起伏加剧的多层次性可以对大震进行跟踪预报。  相似文献   

9.
刘蒲雄  陈兆恩 《地震》1997,17(2):113-125
通过多震例分析,表明大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具有类似的演变形式,即空段-背景空区-增强活动-条带-平静,地震平静可以看作是中期短期过渡的地震活动性标志,从图像演变角有助于识别异常平静,并有可能把震前平静的时间尺度缩短至几个月量级。  相似文献   

10.
大震前后尾波Q值变化的又一震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庭 《地震研究》1994,17(4):330-339
本文根据Aki的尾波散射理论,利用澜沧-耿马7.6、7.2级大震前后近12年的时间,对大震区域及外围的7个地震台3000多张地震记录图的尾波进行了测量,计算出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澜沧、耿马大震前有3~5年左右的低Q值异常;在大震前一年左右,Q值处于回升阶段;大震后多数台Q值明显增大。在对两次大震震中和两次强震震中的不同距离的台站测出的Q值,确定存在主震前低Q值或高Q值,主震后高Q值或低  相似文献   

11.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分形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绍先  邓志辉 《地震研究》1997,20(1):132-137
本提供了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北地震活动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十分显的异常图像;这些异常是在大震孕震区形成、应变释放加速阶段之后出现的,恰好揭示了源区、近源区大释放前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这与196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8组大震前地震分形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分形异常对地震孕育的短临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地震前的“震情三分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泽皋  郭妍 《内陆地震》1989,3(3):220-229
本文主要根据地震学理论和六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多震区Ms≥6.0级大震前小震活动频度增高异常的震兆图象,分析研究了其涨落峰、谷间的时间分布特点与大震发生时间的关系,提出了大震前的“震情三分律”方法。并进行了回顾性预报应用检验,同时还指出“前兆三分律”现象。  相似文献   

13.
应用EIS3000分析软件,对深圳台重力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7.6级强震前,深圳重力出现了明显的震前短期异常,在对上述异常分析的基础上,对产生重力异常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刘仲全 《地震研究》1997,20(3):273-277
丽江7.0级地震前,永胜台定点形变出现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东西向的变化较南北向的变化更显。展示了在源区附近7级大震前定点形变突出变化的一个典型震例。此震例对于今后研究观测点附近大震前的异常特征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贤仁  卢艳清 《地震研究》1994,17(2):157-163
本文分析了弥渡,永胜,楚雄台FSQ型浮子水管仪原始记录图,发现澜沧-耿马大震前,出现短临形变异常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粘滑,慢地震。粘滑,慢地震,小震活动是大震前震源体直接传播出来的孕震过程的主要信息。及时分析定点形变台站观测中的这些震兆信息,可能是探索短临地震预报的一种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1969年渤海7.4级大震前后的区域地震活动图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与总结了1969年渤海M7.4大震前后地震活动图象特征,包括大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及前兆地震活动图象特征、大震等距迁移、主要间隔缩短、共轭断层蠕滑、小震成带、诱发前震现象,地震触发响应系数异常十分显著。指出地震相互作用和自组织性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宁波ZK-03井1979-1987年的水氡观测资料,发现该井水氡正常动态平稳,但在南黄海6.2级地震,舟山3.9级地震和台湾花莲7.6级地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负异常显示,文中还对异常形成和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波特征的时空演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喜玲  张爱玲 《地震研究》1997,20(1):108-116
本论述了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前洱源、腾冲两个地震台的多项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异常及滇西北多台波速比异常的特征,探讨了其时空演化的动态变化过程。得出:在时间进程上,多项地震波突变特征均在震前一年左右的时间出现。其中,波速比在大震前的单点突变异常幅度为中强震的5倍之多;振幅比突变异常幅度约为中强震的3-5倍;尾波持续时间比则是在震前一年左右出现持续性的低值,时间尺度约为中强震异常时间的  相似文献   

19.
福建水氡台网对台湾强震的异常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飞  朱继承  张清秀 《地震》2001,21(1):103-106
系统研究了福建水氡台网对台湾地区5个Ms≥7.0地震的震前异常,发现其映震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映震特征并在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Ms7.6地震中作了一定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四川西部发生7级大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强震多发地区之一。1976年松潘7.2有大震后至今已近20年无大震发生,超过本世纪发生7级大震 最长间隔时间,加之川滇7级大震有对迁特点,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大震后,四川发生大震的危险更为增大。另外,结合其它条件分析,认为四川西部地区,尤其是马边与冕宁二地未来1-3年内有发震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