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有益菌与大型藻类净化集约化养殖废水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其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国外大多采用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池,生物滤池,机械过滤装置等方法处理,但造价太高,不适合我国国情。微生态制剂和大型藻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作用机理,介绍了目前在处理养殖废水中江蓠等大型藻类的应用,并分别对有益菌之间,有益菌与江蓠之间的协同作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采用SKW-3型微量检压装置(瓦氏呼吸仪)测定了温度、体长以及性别对南京丰年虫(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耗氧率与呼吸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京丰年虫随着个体体长的增加,条件温度下降,耗氧率均呈下降趋势.丰年虫耗氧率与体表面积(体长的平方)呈正相关.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耗氧率相对于雌性个体要小.南京丰年虫的呼吸系数(RQ)一般在0.71~1.00之间,无节幼体因为体内富含脂肪而RQ值较小.南京丰年虫作为淡水养殖鲜活饵料生物,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的特点.研究其耗氧率和呼吸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呼吸代谢的强度,为计算丰年虫的合理养殖密度、有效利用水体空间、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循环率对水质因子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次/天(低循环率)、8次/天(中循环率)、12次/天(高循环率)三个流量下,养殖桶和生物过滤桶两部分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黑鲷循环水养殖中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流量的升高可增加系统的细菌多样性,且高循环率过滤桶中具有净化水质降低营养盐功能的有益菌属更为多样化及丰度更高,同时,其系统去氨氮和总氮效果更好,去除率分别是49.5%和22.3%,氨氮去除率是低循环率组的2.9倍和中循环率的3.6倍,总氮去除率是低循环率组的8.2倍和中循环率组的20.5倍。PCoA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养殖桶与生物过滤桶中细菌群落组成有着明显的差异,中、高循环率组过滤桶菌落结构与低循环率的有明显的差异。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污损生物不仅附着在养殖网笼上,而且也大量附着在养殖生物的贝壳上。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与养殖生物竞争食物,氧气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死亡率提高。本实验以大亚湾养殖网笼里的珍珠贝及附着的污损生物为对象,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珍珠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在滤食,耗氧及排泄上的差异,同时对网笼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优势种的滤食,呼吸及排泄也进行了测定,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滤食,耗氧和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在滤食率,耗氧率和氮磷排泄率上存在明显差异,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的滤食率,NH4-N和PO4-P的排泄率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同时在网笼上附着的优势污损生物的滤食,耗氧和排泄也不容忽视,他们对食物的滤食,溶氧的消耗及氮磷排泄的贡献也很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还是附着在网笼上的污损生物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及氧气的竞争,污损生物对水中氮、磷浓度的提高贡献也很大,因此在养殖中,污损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海洋作为地球上尚未充分开发的重要疆域而备受重视。中国以海水养殖业为基础的“蓝色农业”在缓解人口增长对陆地农业的压力,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海水微生物流行性和暴发性病害相继发生,严重制约了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相建海,2003)。为了防治细菌性病害,大量的抗生素药类被应用于养殖过程的各个阶段,巨大的选择压力导致了海水养殖水域耐药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的显著增加,养殖生物耐药病原菌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微生物病害防治的难度越来越大。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样培养的水产养殖品往往携带耐药细菌,通过食物链传递,将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构成威胁(Sorum et al.,2002)。一些海产生物病原菌本身也是人类病原菌,如一些海洋弧菌(French et al.,1989;Wong et al.,2000),这些水陆两栖人畜共患病原菌耐药性的获得及这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另外,由于大多耐药因子的可传播性,海水养殖环境中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Sorum et al.,2002)。大多数抗性决定子(耐药基因)是在可移动和传递的遗传载体,如质粒或接合转座子上,可在不同菌株甚至是不同种属细菌间相互传递(Ferber,1998;OBrien,2002)。再加上养殖水体的半封闭性(池养中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换水)或全开放性(滩涂或近海的网箱或筏式养殖),耐药细菌有可能被潮汐和海流带入近岸的非养殖区及海滨旅游区,通过菌间遗传物质的传递,耐药基因有可能被传入环境中的人体病原菌,大大增加了人体耐药病原菌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Miranda et al.,2001;Thayumanavan et al.,2003)。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还改变了养殖海域及临近自然海区细菌群落的结构及种类和功能多样性,破坏了生态平衡和海洋正常的生命过程(Chelossi et al.,2003)。养殖水域作为可能的抗药因子的孳生地、储藏库和扩散源(Miranda et al.,2002;Rhodes et al.,2000),已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世界上一些水产养殖国家相继开展了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调查研究,并有一些国家已对养殖中抗生素的种类、使用方法、使用剂量、残存量及检测标准进行了行政化的规范和管理(李爱华,2002)。目前我国对海水养殖水体细菌耐药危害的认识明显不足,许多需要进行的研究尚未开展,为更有效地防治耐药细菌病害,避免耐药基因在海洋环境中的广泛传播扩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资源,提高养殖产品卫生质量,保护海滨旅游环境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我国开展海水养殖环境耐药细菌及其抗性机理的调查研究已是刻不容缓,这项工作的重点应在于查清耐药因子的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治理的科学办法,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20世纪滥采乱捕导致的近海渔业资源的严重衰竭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希望这种急功近利、涸泽而渔的状况不会再度在海产养殖业中出现。我们应该把海洋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提升到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的高度来对待,避免海洋成为耐药因子孳生、繁衍、传播和扩散的潘多拉魔盒。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深水网箱养殖年限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对大钦岛海域养殖3、8、13、18 a网箱以及非养殖区(DZ)表层沉积物(0~2 cm)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长年网箱养殖(13、18 a)区域沉积物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短期网箱养殖(3、8a)区域(P<0.05)。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网箱沉积物优势菌门变化显著(P<0.05),短期网箱养殖(3、8 a)和非养殖区(DZ)沉积物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长年网箱养殖(13、18 a)沉积物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影响网箱养殖沉积物菌群结构的主导环境因子为Hg、Cd、有机碳以及石油类。冰鲜野杂鱼的投喂可能是大钦岛长年网箱养殖区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推广绿色环保型配合饲料的使用,并采用微生物(以厌氧不产氧光合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大型生物(刺参及大型藻类)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手段进行污染沉积物修复,推进深水网箱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臭氧处理水技术原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从1785年发现臭氧以来,臭氧作为氧化剂、消毒剂、催化剂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利用臭氧消毒技术进行饮用水的处理;用于水产养殖用水上,既起杀菌作用,又达到增氧效果,为水产高密度养殖创造有利条件;用于环境消毒、食品保鲜(特别海产品)、储藏、去色、去味、防霉,海水淡化等方面(1、2、3、4、5),由于臭氧处理水法,克服因使用氯和其他化学药品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并造成二次污染,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臭氧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水是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生物成活与否,特别水产动物的苗种生产对…  相似文献   

8.
大型藻类对海水鱼类养殖水体的生态调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方面 ,养殖环境的好坏是关系到养殖产量和养殖生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 ,养殖活动又会影响水域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随着渔业自然资源的衰退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 ,关于鱼类养殖对海区污染情况的报道日渐增多 ,海水鱼类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产生的大量有机和无机废物 ,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养殖废物控制在水体的容纳量内 ,其中一条途径是运用生态学原理 ,发展生态型养殖技术 ,人为干预调控养殖系统 ,使养殖种类内部呈现互为目的的良性循环 ,协调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 [1]。大…  相似文献   

9.
双斑东方鲀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建兴 《海洋科学》2003,27(9):8-12
报道了双斑东方纯(Fugu bimaculatus)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外部形态特征、对环境适应力、食性、生长、繁殖、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咸鱼养殖及病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大亚湾大鹏澳养殖网箱水体无机氮的生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1998年8-10月个月每月一次对大鹏澳海区养殖网箱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统计了各网箱NO3-N,NO2-N和NH4-N周日变化范围和平等值,分析了三氮的周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三氮的热力学平衡及三氮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并估算了各网箱水体的氮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各网箱水体三氮的周日变化除9月份外,基本无无规律性,(2)网箱水体无机氮之间的转化是不完全的,养殖时间愈长其转化愈不完全,无机氮化合物这间远未达到热力学平衡,(3)峙箱水体无机氮主要来源于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的化学和生物需氧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影响三氮变化的主要因子,8.9月份是化学过程,10月份是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光激发的臭氧是使用波长低于180nm的光量子激发氧分子(O2)而产生的,与常规的地臭氧的区别是:光臭氧为呈碱性负离子状态的气流,它的氧化电势为2.60V,不呈现氮氧化物,在水中的半衰期超过2h,是极强的氧化剂,其杀菌消毒效果远高于常用消毒剂。它可以一次同时完成杀菌消毒、净化水质和增氧三大任务,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当前水产养殖中水质消毒净化的理想物质具有极其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漂白粉消毒是凡纳滨对虾养殖源水常见的管控措施, 可有效控制病原菌传播; 然而,消毒会强烈扰动水体微生物群落,但源水细菌群落对漂白粉消毒的响应特征尚未阐明。在室内条件下, 设置高浓度(60 mg/L)和低浓度(20 mg/L)漂白粉消毒源水, 通过高通量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消毒后源水细菌群落、病原菌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动态响应规律。结果显示, 消毒后, 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丰度上升, 高浓度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显著降低; 至第3天, 两组源水的细菌群落组成趋于一致。此外, 漂白粉消毒显著改变了源水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共现网络的复杂性。在控制水体病原菌方面, 消毒后病原菌的总丰度降低, 但种类增加, 高浓度漂白粉消毒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漂白粉消毒对ARGs的去除具有选择性, 仅对sul1、floR、cfrtetQ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且高、低浓度对ARGs的去除无差异。综上, 60 mg/L可以作为漂白粉消毒养殖源水的更好浓度选择。研究结果从微生物生态视角评价了不同浓度漂白粉的消毒作用, 可为对虾养殖生产中的源水管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示范性循环水养殖厂产生的废水为监测分析对象,采用在线连续监测和水样采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测了该养殖厂废水的化学特征,分析了影响水质的关键污染因子并探讨了其主要来源,同时对当前循环水养殖技术进一步发展亟需改进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与所养殖鱼的生长阶段相关;废水化学耗氧量变化受到其中悬浮物的影响,但化学耗氧量主要来源是水体中的溶解态物质;废水中的氮、磷污染物主要以溶解态存在,特别是无机形态。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对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进行了亲鱼的驯养、促熟产卵及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活的鲻鱼苗可用于牙鲆亲鱼的诱食;当水温达到16.2~19.5℃时,牙鲆可自然产卵,产卵盛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份受精率高达86%.在驯养过程中亲鱼未发生死亡.本实验共用受精卵约153万粒,孵出仔鱼140.8万尾,孵化率达92%.经63d培育,育出全长3.8~5.5cm幼鱼53.4万尾,成活率37.9%.育苗水温为20~24℃,海水盐度为26~31.  相似文献   

15.
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生物承载量为45t、养殖密度为45kg/m3的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养殖半滑舌鳎8个月的水处理效果进行测定和分析。循环水系统设计主要参数为:养殖半滑舌鳎3万余尾,补水量53m3/d,补水率约5%,供氧量7.4kg/h,循环量1 281m3/h,循环次数为20次/d,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106m3。经系统处理后,养殖池内水温为18~21℃,pH=7.0~8.0,DO≥6.6mg/L,养殖池进水氨氮0.017~0.178mg/L,亚硝酸氮0.012~0.064mg/L,细菌0~220个/mL,弧菌0~30个/mL。系统的水处理效果达到了养殖鱼对水质的要求。试验期间,共投喂饵料34 511kg,饵料系数1.1。试验结束时,生产半滑舌鳎成鱼41 469kg,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提高了养殖产量。本系统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潘瑞珍  李利明  曾丽莉 《台湾海峡》2001,20(Z1):138-141
概述大蒜素抑菌防治鱼病的药理及其诱食、促生长,提高罗非鱼和缓长型欧鳗饲料效率的研究成果.推理提示大蒜素刺激增强欧鳗胃肠道蠕动与增进雌激素作用的综合生理效应可能是提高缓长型欧鳗饲料效率的因素之一.建议在海水鱼OMP饲料中添加大蒜素与硫胺素防止海水养殖鱼类的B1缺乏症.大蒜素推荐用量为(80~300)×10  相似文献   

17.
Model experiments of a floating fish cage subjected to waves and current have been performed. The objective was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fish cage model in waves and current. The fish cage model was composed of a model net, a flexible floating collar of the circular plastic type and a weight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wave periods in which cancellation of the wave-induced forces on the model occur. These cancellation wave period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dimensioning wave periods commonly used for testing of fish farm structures and hence are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Large deformations of the net under realistic wave and current conditions were observed, where contact between the net and other parts of the structure were identified. This may cause damages to the net due to abrasion.  相似文献   

18.
为获知不同时期封闭式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质因子、浮游植物和细菌群落结构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体内土腥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于2018—2019年4次采集封闭式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样和大西洋鲑。测定水体的氨氮、亚硝氮、硝氮、活性磷酸盐等指标,分析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通过16S高通量测序测定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通过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D-SPME-GC-MS)方法,分析大西洋鲑背肌中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ethylisoborneol,MIB)的含量。研究发现:测定水质指标中温度、溶解氧、盐度、pH、氨氮、亚硝氮、硝氮、活性磷酸盐、总氮、总磷、总悬浮物和溶解性总有机碳在不同时期差异显著。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3目、26属,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为优势门;不同时期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但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水质差异引起的。在不同时期,鱼体MIB含量均高于GSM含量,MIB为鱼体中主要的土腥味物质,在7和10月MIB含量较高。鱼体土腥味物质含量受浮游植物和细菌群落影响,而水质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浮游植物和细菌群落的结构,来影响养殖鱼体内土腥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A manipulative cag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wild fish and motile epibenthic invertebrates on the benthic system influenced by an open water fish farm.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sediment were measured as indicators of the ecological benthic status. The combination of wild fish and currents notably lowered aquaculture waste sedimentation below the fish farm. The limited waste sedimentation rate could have limited the scavenger and predation activity of wild fish on the benthos, whose role may be taken over by motile epibenthic invertebrat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motile epibenthic invertebrates with the sediment differed from that observed with fish. The motile epibenthic invertebrates led to more reduced conditions with lower redox valu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macrofaunal benthic assemblages and significantly modified macrofaunal benthic assemblages. Therefore, epibenthic invertebrates do not seem to have an ameliorative effect on the benthic status produced by fish farming. Since the effects of epibenthic species on the benthic system can greatly vary according to their identity, further experiments should be perform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rivers that influence the epibenthic species identity that modulate the benthic system affected by fish farming.  相似文献   

20.
吴彬  彭淇  陈斌  孙晓锋  冯健 《海洋与湖沼》2013,44(4):1050-1055
采用含有25%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蔗糖糖蜜、糊精、小麦淀粉等不同糖源的6组等氮、等能量半纯合实验日粮, 研究了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 葡萄糖组、麦芽糖组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鱼体总能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肝脏脂肪、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组鱼血糖浓度与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组和麦芽糖组鱼肝组织中己糖激酶(HK)显著高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本实验结果认为, 日粮中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的差异主要与调控鱼体内糖代谢的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对不同糖源的糖分子结构不同活性有关, 与糖的分子大小无关。在罗非鱼稚鱼饲料中添加蔗糖糖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